小型饺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03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饺子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包饺子的一种设备。
目前,国内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加工饺子的设备至今无理想的解决办法。中国北方传统加工饺子的方法是手工包饺子,这样既费力又浪费时间,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近年来,我国研制的几种机械包饺子设备,这些设备结构复杂,设备庞大,造价高,使用维修不便,不适于我国人们小型化家庭和饭店包饺子的实际需要,因此,研制一种小型饺子机一直是国内外人们生活中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重量轻、既省力又节省时间、使用维修方便、能广泛地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工饺子实际需要的小型饺子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整个装置由面斗、柱馅斗、造形床、拨皮摆、电动机和机架组成。面斗的大杆面轴中间部分为棱形,中杆面轴中间部分为三角形,轴两端固定在面斗两侧,柱馅斗中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底部螺栓上,另一端固定在柱馅轴上,用卡块卡住柱馅轴,造形床两边是两对半圆齿轮,中间是平面,且在平面上各有一个圆形槽。拨皮摆上端铰接固定在中杆面轴上,下端用连杆铰接固定在小杆面轴上,连杆一端连接在左造形床上,另一端连在大杆面轴上。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它的结构形式和传动方式。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是首先将搅拌均匀的面团放入面斗,靠大杆面轴的棱形面、中杆面轴的三角形面和小杆面轴的圆形面制成面皮,并从面斗底口落在拨皮摆上,拨皮摆靠中杆面轴和小杆面轴转动后连杆将其由面斗口移动到柱馅斗口,靠右造形床的旋转使卡块与柱馅轴分离,靠弹簧力将柱馅斗中饺馅由柱馅轴推入拨皮摆上的饺子面皮中,并通过拨皮摆中空口漏入造形床上的圆形饺模中,靠大杆面轴上的连杆使左造形床旋转,由造形床二边的齿轮使二个造形床旋转使饺子成型,漏在储饺板上,造形床旋转返回,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然后周而复始地加工饺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整个装置由面斗1、螺钉2、大杆面轴3、轴承4、皮带轮5、键6、中杆面轴7、三角带8、小杆面轴9、拨皮摆10、固定螺钉11、连杆12、柱馅斗13、柱馅轴14、筒15、螺栓16、螺母17、弹簧18、卡块19、连杆20、左造形床21、右造形床22、连杆23、滑动轴承24、轴25、螺栓26、储饺板27、机架28、电动机29、螺栓30、三角带31、皮带轮32。用螺钉2将面斗1固定在机架28上,大杆面轴3、中杆面轴7、小杆面轴9分别安装轴承4后装在面斗1两侧,用键6分别将皮带轮5固定在大杆面轴3、中杆面轴7、小杆面轴9的一端,拨皮摆10用固定螺钉11固定在中杆面轴7上,并用固定螺钉11将连杆12分别铰接固定在拨皮摆10和小杆面轴9上。柱馅斗13用螺钉2固定在机架28上,弹簧18两端分别用螺母17固定在柱馅轴14螺旋端和螺栓16上,装在筒15中,用螺钉2的筒15固定在柱馅斗13上。卡块19用螺钉2固定在柱馅斗13上。用固定螺钉11将卡块19与连杆20铰接在一起,连杆20另一端用固定螺钉11铰接固定在右造形床22上。连杆23一端与大杆面轴3用固定螺钉11铰接在一起,另一端用固定螺钉11铰接在左造形床21上,左造形床21、右造形床22分别装在二根轴25上后,再分别装在四个滑动轴承24上。电动机29用螺栓30固定在机架28上,用键6将皮带轮5固定在电动机29的轴上。
小型饺子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方便人们家庭生活,将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饺子机,它由面斗、柱馅斗、造形床、拨皮摆、电动机和机架组成,其特征是面斗的大杆面轴中间部分为棱形,中杆面轴中间部分为三角形,轴两端固定在面斗两侧,柱馅斗中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底部螺栓上,另一端固定在柱馅轴上,用卡块卡住柱馅轴,造形床两边是两对半圆齿轮,中间是平面,且在平面上各有一个圆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饺子机,其特征是拨皮摆上端铰接固定在中杆面轴上,下端用连杆铰接固定在小杆面轴上,连杆一端连接在左造形床上,另一端连在大杆面轴上。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型饺子机,它由面斗、注馅斗、造型床、拨皮摆、电动机和机架组成。面斗上装有三对大擀面轴、中擀面轴和小擀面轴,注馅斗装有注馅轴、弹簧、筒,整个机构都装于机架内。其特点是可自动加工饺子,用于小型化家庭和饭店。该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广泛用于人们日常生活。
文档编号A47J43/20GK2145510SQ92235720
公开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春喜 申请人:张春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