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流体式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32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颖的流体式锅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颖的流体式锅盖。
一般家庭所使用的烹调锅或炒菜锅,一直保持其传统原有的形状、构造。虽其每日必须使用,以提供适量的熟食;然而,人们的习惯较注重味觉,而忽略卫生、营养与烹调方式,往往会因饮食不当而引起许多疾病。传统所使用的烹调锅皆有锅盖,而锅盖的主要用途,在于闷或炖煮食物,经若干时间后方可完成该食物的烹煮,于该段烹煮时间内,锅内食物所加入的佐料、油水,加热后将产生汽化现象;汽化的油水上升为锅盖阻止,无法继续向外扩散而凝聚于锅盖内侧,遇冷则液化,一旦凝聚多量后即顺锅盖内侧流入锅内;于是,一段时间的烹煮,将使油水在汽化与液化之间变换。而多数食物不适于此方式,或许产生微量的有毒物质,虽该有毒物质不致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但长时期食用之下将对身体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再者,锅盖于长期使用下易疏于清洗,故锅盖内侧容易聚焦油垢;于是油水不断汽化、液化,并将聚积且变质的油垢循环带入正值烹煮的锅内,使烹煮的食物不够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流体式锅盖,使外界的冷空气与锅内烹煮汽化的油水产生对流,而将汽化的油水凝聚成液态的油水,并使之导入盖缘处设置的盛环的盛环空间中收集,避免已汽化的油水不断循环至锅内烹煮的食物中,确保食物的原味与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流体式锅盖,将可盛油水的盛环设计为一阶梯面,使得油垢得以聚集,方便日后清洁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新颖的流体式锅盖,包括盖体,在盖体上没有握把,该盖体上端设有一出气口,于出气口及盖缘处结合所述的握把;在盖缘处设有盛环,该盛环内部设为阶梯面状,并通过固定片将该盛环卡固在盖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新颖的流体式锅盖,所述固定片可为一体成形的弯曲的具有弹性的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是利用盛环内部与锅盖的盖缘结合产生的进气间隙,使外界的冷空气与锅内烹煮汽化的油水产生对流,而将汽化的油水凝聚成液态的油水,并使之导入盛环的盛环空间中收集,避免已汽化的油水不断循环至锅内烹煮的食物中,确保食物的原味与卫生,提供一种健康的饮食烹煮方式,并且使油垢聚集在盛环内,便于日后清洁处理。
以下藉由一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图式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设在盛环30的锅盖10,该锅盖10的盖体101上端设有一出气口104,于出气口104及盖缘102结合有一握把103;而该盛环30内部设为阶梯面301状,于该阶梯面301可组合三只固定片20,请参阅图2和图3,该固定片20为一体冲压成形,利用冲压产生具有间隙201的卡片202,再将该固定片20(包含卡片202)作一适当弯曲,而使该卡片202具有一弹性,再将该锅盖10与盛环30结合,即以固定片20将盛环30卡固在该锅盖10的盖缘102上,而完成锅盖10与盛环30的组合。
请参阅图4和图5,如图所示主要是利用空气冷凝的方式收集汽化的油水,图式中得知锅内烹煮所产生的汽化油水,部份经由出气口104而排出外界;部份则留置于盖体内侧105,外界的冷空气经由进气空隙50,顺盖体内侧105流通而将汽化的油水转变为液态,而该等液化的油水即顺盖体内侧105往盛环30的方向流动,并流入盛环30的盛环空间302内收集,使该油水无法再进入烹煮的食物中,确实为一具有卫生、营养与健康功效的新颖的流体式锅盖。
权利要求1.一种新颖的流体式锅盖,包括盖体,在盖体上设有握把,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上端设有一出气口,于出气口及盖缘处结合所述的握把;在盖缘处设有盛环,该盛环内部设为阶梯面状,并通过固定片将该盛环卡固在盖缘上。
2.按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新颖的流体式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为一体成形的弯曲的具有弹性的固定片。
专利摘要一种新颖的流体式锅盖,包括盖体和卡固在其下部盖缘处的盛环,利用盛环内部与锅盖盖缘结合产生的进气间隙,使外界冷空气与锅内烹煮汽化的油水产生对流,而将汽化油水凝聚成液态油水,并使之导入盛环的盛环空间中收集,避免已汽化的油水不断循环至锅内烹煮的食物中,确保食物的原味与卫生,以提供一种健康的饮食的烹煮方式。
文档编号A47J36/00GK2152481SQ93207509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0日
发明者汪国寿 申请人:汪国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