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两用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40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热两用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热两用热水瓶,该热水瓶藉助双层空间的设计,使一热水瓶内同时存放热水及温水,以供出外时运用。
一般婴儿喝牛奶时,须先在奶瓶内添加适当温度的温水,而後再加入奶粉,待摇匀後,即可供婴儿饮用,而利用适当温度的温水来冲泡奶粉的目的,除了利於婴儿吸吮外,也防止利用热水冲泡导致将牛奶内所含的营养遭高温破坏;因此在一般家庭中便会准备一热水瓶,以贮存热水,当欲冲泡牛奶时,仅须藉热水瓶内的热水,再添加适当的冷水即可。
但若带婴儿外出较长时间时,为便於冲泡牛奶给婴儿饮用,一般均会随身携带热水瓶,藉热水瓶内的热水来冲泡牛奶;但是目前所见的热水瓶仅能存放同一种温度的水,因此外出时若於热水瓶装入温度较高的水,则冲泡後的牛奶不仅无法供婴儿即时饮用,且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而倘若装入温度较适中的水,则会因为热水瓶的保温效果有限,在外出一段时间後,水温即会下降至过低的程度,而若利用低温的水来冲泡奶粉而供婴儿饮用,则会有泻肚的顾虑,因此由上述可知,目前所见的热水瓶仅能容置单一温度的水,易产生上述的困难。
或许有人考虑除了携带盛装热水的热水瓶外,再携带另一容器来盛装温度较低的水,以便在需要时与热水混合以获得温水,但此方式虽可解决上述的问题,但对父母而言,带婴儿出门时所须携带的物品并不仅仅是热水瓶,奶瓶、奶粉等饮食物品,同时亦须预备几套衣服、尿裤,以供婴儿将衣服弄脏、弄湿时更换,因此在须携带物品已极多的情况下,再多携带一个盛水容器更造成困难,故此种方式并不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种温热两用热水瓶,该热水瓶内部具有双层空间,而於上下空间之间设有一通道,又在热水胆及温水胆之间设一控制开关,当须用水时可将控制开关开启至适当处,如此按压压缩体时,即可自出口处获得热水或温水,而形成一具有温、热开水的热水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种温热两用热水瓶,其中热水胆及温水胆间的控制开关是由一凸轮及设於其两侧的双向阀体所组成,藉由转动凸轮以同时控制两侧阀体的开、关,进而决定由热水胆或温水胆释出热水或温水。
本实用新型的温热两用热水瓶采取下述结构该热水瓶的盖体上设有压缩体,一侧设有出水口,瓶底端设有旋盖;热水瓶内部具有上下双层空间,上层为热水胆,下层为温水胆,热水胆及温水胆以管路经由控制开关与出水口相通,热水胆与温水胆间设有一通道。所述通道可衔接在热水胆底面与温水胆之间。
设置在热水胆及温水胆之间的控制开关可由凸轮及分置於其两侧的温、热水阀组成,其中凸轮为一呈长圆弧形的偏心轮,自一表面偏心处延伸一控制杆,而与控制杆方向垂直的凸轮周缘面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温、热水阀均由操控部、盖体及座体组成,操控部为半圆柱体,於圆弧面上设一与其相切与平面平行的操控杆,而平面与圆弧面相接处形成顶持端,座体一端设有温、热水入口,於座体一侧设有一与温、热水入口略垂直的温、热水出口,而座体内依序置有软质套塞、结合杆及弹簧,其中结合杆一端设有紧配合於软质套塞内的柱塞,结合杆另一端套设弹簧,凸伸於盖体之外的端头结合有操控部,盖体结合在座体一侧;所述通道中段衔接於热水阀的热水入口,在热水阀热水出口与温水阀的温水出口间设置一导管,於该导管中段向上延伸一出水口,在温水阀的温水入口与温水胆间连接一温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由于采用双层空间的设计,可使热水瓶同时携带热水及温水,需要时,如冲泡牛奶,可直接藉助温水冲泡,而若温水的温度较低时,则可再混合热水,以获得温度适当的温水;使用时操作简便,当温水胆内的温水缺少时,热水会自动补充进入温水胆内,本热水瓶实用性强。
由上述可知,藉助本实用新型的热水瓶确实可解决现有热水瓶仅可容置单一温度的水的缺欠。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控制开关中呈关闭状态的阀体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控制开关中呈开启状态的阀体平面动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控制开关较佳实施例配合温、热水胆的组合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控制开关未启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控制开关使用温水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控制开关使用热水的状态示意图。

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所示的热水瓶1底部设有旋盖15,该旋盖15通至热水瓶1内部空间,当旋盖15打开时即可使内部的水流出,以便于清洗热水瓶1内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在於热水瓶1内部形成上、下双层空间,即是在上方设置一热水胆40,在该热水胆40周缘设有保温层(由於保温层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图中未绘出),另於下方设置一温水胆30,热水胆40及温水胆30间以通道20连通,使热水胆40的水可流向温水胆30,又於热水胆40与温水胆30间设置有控制开关10,而可由控制开关10选择控制温水胆30或热水胆40通至出水口22,而可便於选择温水或热水的出水。
当欲将热水自热水瓶1盖体处加入时,是由热水瓶1上方将热水注入,此时需将控制开关10开启至温水胆30与出水口22连通的位置,此时热水即会经由通道20注入温水胆30中,待温水胆30中注满後,注入的热水即会留存在热水胆40内,而因热水胆40设有保温层,温水胆30未设有保温层,故经过一段时间後,热水胆40内的水仍能保持一定温度,但温水胆30内的水则会逐渐降温。
当需用热水时,可将控制开关10旋至热水处,而使热水胆40与出水口22相连通,并将热水胆40上方的压缩体101往下压制,即可藉助压缩体101压缩所产生的压力,使热水胆40内的热水通过控制开关10而由出水口22流出;同理,需要温水时,可将控制开关10旋至温水处,使温水胆30与出水口22相连通,并压制压缩体101,此时因热水管52与出水口22已不相通,故加於热水胆40内的压力,便会使热水胆40内的热水经由通道20而至温水胆30内,同时推动温水胆30内位於温水管21旁的温水,自温水管21、控制开关10、出水口22而送出,如此便可获得温水。
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10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的控制开关10主要由凸轮11及分置於其两侧的温、热水阀12、14所组成,其中凸轮11为一呈长圆弧形的偏心轮,并自一表面偏心处延伸一控制杆110,而与控制杆110方向垂直的凸轮11周缘面上设有一环形凹槽111,以抵制两侧的温、热水阀12、14。
温水阀12及热水阀14的构造相同,以温水阀12为例,主要由操控部122、盖体120及座体129所组成,座体129上凸伸两内外相通的温水出口130及温水入口131,温水出、入口130、131略成垂直状,座体129与盖体120藉螺纹结合,於座体129内依序置入软质套塞128、结合杆126及弹簧125,其中结合杆126一端设两环柱塞127,以紧配合於软质套塞128内,而结合杆126另一端套设弹簧125後,端头凸伸於盖体120外侧并插入操控部122後藉插销结合;操控部122为一半圆柱体,即其表面是由一圆弧面及一平面所连接而成,於圆弧面上设一与其相切而与平面平行的操控杆123,而平面与圆弧面相接处形成顶持端124。
如图3所示,由於套塞128一端为封闭状,组成後的温水阀12由於弹簧125两端分别顶制於盖体120内侧,及结合杆126的柱塞127,迫使套塞128以其封闭端恰抵住温水入口131,使来自温水入口131的温水无法由温水出口130流出。
如图4所示,当施压於操控部122的操控杆123时,操控部122的顶持端124将顶住盖体120的端面,而使操控部122翘起,连带地与其结合的结合杆126亦产生位移向外伸出,同时与结合杆126端的柱塞127紧密配合的软质套塞128亦产生变形,同时被带离温水入口131,使温水出口130与温水入口131呈相通状态,当压动操控杆123的压力解除後,藉弹簧125弹力使套塞128回复至原位置。
如图5、6所示,由凸轮11及温、热水阀12、14所组成的控制开关10是置於热水胆40及温水胆30间,以架体将其固定於温水胆30顶面上,设一通道20两端分别接於热水胆40及温水胆30,该通道20中段接於热水阀14的热水入口141,另自热水出口142设一导管23与温水阀12的温水出口130相通,并自该导管23中段向上延伸一出水口22;且在温水阀12末端的温水入口131设一温水管21衔接於温水胆30的顶面。
控制开关10在凸轮11未偏转时,温水阀12及热水阀14皆呈关闭状,即热水瓶为锁定无法供水状态,而此时若温水胆30内尚未充满,热水胆40中的热水将经由通道20进入温水胆30内。
如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控制开关10使用温水的状态示意图,当欲使用温水时,将凸轮11转至温水阀12的方向,则操控部122上的操控杆123将受制於凸轮11端缘面上的凹槽111,同时受到来自偏心凸轮11的压力,而使温水阀12的温水入口131及温水出口130呈相通状态,而热水阀14则呈封闭状态;此时按压热水胆40顶端的压缩体101,压力将使热水自热水胆40经由通道20进入温水胆30,再推动温水胆30内的温水进入温水管21,而由温水入口131流入温水阀12,而自温水出口130流出,经导管23至出水口22流出。
当需要热水时,如图8所示,将凸轮11转向热水阀14,而使热水阀14的热水入口141及热水出口142呈相通状,温水阀12则呈封闭状态,此时按压热水胆40顶端的压缩体101使热水经由通道20及热水入口141进入热水阀14,而自末端的热水出口142流出,再经导管23由出水口22释出。
依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单由转动凸轮11即可依所需得到温、热水或锁定,操作简便,且当温水胆30内的温水未充满时,热水会自动补充进入温水胆30内,其在操作上相当简便。
权利要求1.一种温热两用热水瓶,该热水瓶的盖体上设有压缩体,一侧设有出水口,瓶底端设有旋盖,其特征在於热水瓶内部具有上、下双层空间,上层为热水胆,下层为温水胆,热水胆及温水胆以管路经由控制开关与出水口相通,热水胆与温水胆间设有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两用热水瓶,其特征在於所述通道衔接在热水胆底面与温水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两用热水瓶,其特征在於设置在热水胆及温水胆之间的控制开关由凸轮及分置於其两侧的温、热水阀组成,其中凸轮为一呈长圆弧形的偏心轮,自一表面偏心处延伸一控制杆,而与控制杆方向垂直的凸轮周缘面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温、热水阀均由操控部、盖体及座体组成,操控部为半圆柱体,於圆弧面上设一与其相切与平面平行的操控杆,而平面与圆弧面相接处形成顶持端,座体一端设有温、热水入口,於座体一侧设有一与温、热水入口略垂直的温、热水出口,而座体内依序置有软质套塞、结合杆及弹簧,其中结合杆一端设有紧配合於软质套塞内的柱塞,结合杆另一端套设弹簧,凸伸於盖体之外的端头结合有操控部,盖体结合在座体一侧;所述通道中段衔接於热水阀的热水入口,在热水阀热水出口与温水阀的温水出口间设置一导管,於该导管中段向上延伸一出水口,在温水阀的温水入口与温水胆间连接一温水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温热两用热水瓶适于存放温水及热水,该水瓶内部具有双层空间,而在两空间中分别设置有温水胆及热水胆,于温、热水胆之间设有一通道,又在温、热水胆之间设一控制开关,当须用水时可将控制开关开启至适当处,如此按压压缩体时,即可自出水口处获得热水或温水,而形成一具有温热开水的热水瓶。
文档编号A47J41/00GK2159738SQ9320922
公开日1994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9日
发明者蔡德万 申请人:蔡德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