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热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23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速热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调器的附件,特别涉及一种与煮水烹调器(例如锅、壶等)配合使用的速热盘。
现有烹调器如锅、壶等在烧开、热水时,一般是将适量水盛入锅、壶中直接置于热源(例如燃气、煤、柴、电炉灶等)上加热,烧水时间较长、耗能较多。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置于锅或壶中,可以有效节能的速热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速热盘,其特征是由一个有中心孔(2)的金属环形盘状体(1)构成,该环形盘状体(1)的中心孔(2)一端位置低于外周边一端,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可以为1°~15°。
本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环形盘状体(1)上从中心孔(2)一端向外沿径向分布有一组凹槽(3),以更利于水的循环对流。
本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一组凹槽(3)中,两两凹槽(3)之间还可以有凹坑(4)或/和凸钉(5)。以暂时聚集气体,加速水的循环流动。
还可以在环形盘状体(1)的外边沿设置一小孔并穿一金属丝,以便于盘的取放。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1)烹调器(锅、壶等)在烧开、热水时,将本实用新型速热盘置于盛有水的烹调器底部,烹调器的外底部受热,烹调器内底层水吸收热量后温度较高,沿速热盘底向四周扩散、再沿烹调器内四周向上移动,使较冷的水从速热盘的中心孔2流入烹调器底,如此较快速的循环对流,使热量损失较少、水温上升明显加快,试验证明,使用速热盘后,水烧开的时间可以缩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亦即可以节约能量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节能明显;(2)生产十分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有效延长烹调器的使用寿命。


图1是一种荷叶形速热盘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视图;图3是一种有多个树叶状凹槽的速热盘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磨盘状速热盘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速热盘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环形盘状体,2-中心孔,3-凹槽,4-凹坑,5-凸钉,6-锅,7-炉灶。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5、3。一种速热盘,由有中心孔2的金属环形盘状体1构成,该环形盘状体1上从中心孔2一端向外沿径向分布有一组6个凹槽3,每个凹槽3又有多个分支凹槽形成一相似于树叶形的凹槽。使用时,将该速热盘置于盛有水的锅6底中央受热位置,盘的外周边高于中心孔2一侧,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可以为1°~15°,使盘从中心向外周边与锅底距离逐渐增大,以利于水的对流,锅置于炉灶7上加热,烧水时间可以缩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内容均可实施,而不仅仅限于该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速热盘,其特征是由一个有中心孔(2)的金属环形盘状体(1)构成,该环形盘状体(1)的中心孔(2)一端位置低于外周边一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热盘,其特征是所述环形盘状体(1)上从中心孔(2)一端向外沿径向分布有一组凹槽(3)。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速热盘,其特征是所述一组凹槽(3)中,两两凹槽(3)之间还可以有凹坑(4)或/和凸钉(5)。
专利摘要一种速热盘,其特征是由一个有中心孔并沿径向分布有一组凹槽的金属环形盘状体构成,烧水时置于锅、壶等内底,可以节能50%以上。
文档编号A47J36/00GK2183716SQ9323956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徐天明 申请人:徐天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