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10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夹持食物的筷子,特别是一种带压花纹路的夹持部,以利于食物夹持的筷子。
筷子为中国传统的餐具,而邻近的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亦以筷子作为主要餐具,因此,筷子的改良,于近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日益进步,诸如具花纹色彩或以亮丽的美耐瓷或塑料制成,但不论其如何演进,结构总不离传统形式,而缺乏较大的变化。
由于中国菜风行全世界,且中国菜一般较为油腻,因此,于夹持食物过程中,常会掉落或屡夹不住,因而形成餐桌上出现尴尬的情况,且有失餐桌礼节,尤其西方人士大都对中国菜甚有好感,但筷子的使用,对西方人却产生不少困难且如果以西式餐具的刀、叉品尝中国菜,似乎总觉不对味,为了使用筷子夹持食物,而大费周章,相对失去品尝的兴趣,确实可惜。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筷子,主要由握持部及夹持部所组成,且夹持部套设于握持部底端,并设有相互交错的压花纹路,以供稳定地夹持食物,而避免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目的,在于握持部可供彩绘或加设适当花纹,使筷子形成美观的造型,而增进用餐的情趣。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1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筷子,其设有平滑的握持部10及具有相互交错压花的夹持部11,其中握持部10可供以彩绘(类似景泰蓝)或设以特定的花色、文字,以增加用餐的情趣及广告效果,其顶端所套设的饰套12,亦可使整双筷子造型更具美感,而夹持部11因相互交错的压花,而形成不平整状态以利于夹持食物。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握持部10呈尾端直径略小的长圆柱状,其顶端设有凹槽101,以供一底部设有一凸柱121的半圆体饰套12套设;该握持部10底端亦设有一凹槽102,以供一设有压花纹路且上方具有凸柱111的夹持部11套设,而构成一具美感且易于夹持的筷子。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以一般筷子的握持方式而握于握持部10,且因其底端的夹持部设有压花纹路,可顺利、稳定地夹持食物20,而不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具压花纹路形成利于夹持食物的夹持部,配合上方设有彩绘的握持部,而构成一具相当美感且易于夹持的筷子,改善了传统筷子较易滑落食物的缺点,为一实用性强的筷子。
权利要求1.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握持部,为具平滑表面的圆柱体,其尾端直径略小,顶端及底端分别设有凹槽;一饰套,为一半圆体,其底部设有一与握持部顶端相套接的凸柱;一夹持部,为细长圆柱体,其表面设有压花纹路,上方设有一与所述握持部相套接的凸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的平滑表面,供彩绘或设以能增加筷子美感的花纹、文字。
专利摘要一种筷子,主要由可供彩绘的握持部分及夹持部分所组成,其中握持部分的顶端及底端分别设有凹槽,以分别供一饰套及夹持部套设,且该夹持部设有交错的压花纹路。其为能稳定夹持食物的一种筷子。
文档编号A47G21/00GK2209913SQ9422004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5日
发明者吴秋香 申请人:吴秋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