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28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和移动窗帘的窗帘轨。
凡窗帘轨均具有轨道、滚轮、挂件、轨道堵件和支承脚等主要构件,这些窗帘轨在使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滚轮容易从轨道中脱出;其次是轨道堵件和支承脚需要通过紧固件才能安装到轨道上,组装中欠方便;再者是支承脚设置在轨道的两端,两点支承的轨道,刚性较差,不宜用于跨距大的窗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可靠、组装方便、用途广泛的窗帘轨。
这种窗帘轨的轨道由下滚道、上滑道和设置在上滑道一侧的支承脚滑道组成,其中下滚道承托同挂件同轴安装在托架上的滚轮,上滑道供托架的上缘插入,支承脚滑道套装具有啣口和安装孔的支承脚,该啣口由上唇、下唇和后舌分别组成,其中上唇设有进入支承脚滑道内的滑块,下唇和后舌紧贴支承脚滑道的底部和侧壁,而轨道堵件则嵌装在上滑道同下滚道之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本实用新型侧向视图;图2滚轮同轨道的组装图;图3支承脚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窗帘轨由轨道1、滚轮2、挂件3、轨道堵件4和支承脚5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1由下滚道6、上滑道7和设置在上滑道7一侧的支承脚滑道8组成,其中下滚道6承托同挂件3同轴安装在托架9上的滚轮2,上滑道7供托架9的上缘插入,支承脚滑道8套装在具有啣口10和安装孔11的支承脚5,该啣口10由上唇12、下唇13和后舌14组成,其中上唇12设有进入支承脚滑道8内的滑块15,下唇13和后舌14分别紧贴支承脚滑道8的底部和侧壁,而轨道堵件4则嵌装在上滑道7同下滚道6之间,并设置在轨道1的两端。支承脚5根据窗帘轨的安装位置有不同的结构型式,
图1中描述的角铁型的支承脚5供墙壁安装,图3中描述的支承脚5供顶层安装。轨道堵件4同上滑道7和下滚道6之间应有嵌装紧度,以防从轨道1中脱出,本实施例将轨道堵件4设计成具有撑开力的弧形簧片,由开口方向相反的大弧簧16和小弧簧17组成,且小弧簧17同伸在轨道1外部的挂件3连接,该挂件3是随轨道堵件4固定在轨道1上的,而同滚轮2同轴安装在托架9上的挂件3则是随滚轮2在轨道1上移动的。托架上设有嵌槽18,挂件3插装在嵌槽18中。
上述结构的窗帘轨中,滚轮、挂件、轨道堵件和支承脚等构件均通过活动嵌装或固定嵌装结构组装在轨道上,而且滚轮及其托架分别嵌入下滚道和上滑道,支承脚还可多只套装,因此,这种窗帘轨滚轮防脱,使用可靠,组装方便,还特别适宜于大跨距窗户采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由轨道、滚轮、挂件、轨道堵件和支承脚组成的窗帘轨,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1)由下滚道(6)、上滑道(7)和设置在上滑道(7)一侧的支承脚滑道(8)组成,其中下滚道(6)承托同挂件(3)同轴安装在托架(9)上的滚轮(2),上滑道(7)供托架(9)的上缘插入,支承脚滑道(8)套装具有口卸口(10)和安装孔(11)的支承脚(5),该口卸口(10)由上唇(12)、下唇(13)和后舌(14)组成,其中上唇(12)设有进入支承脚滑道(8)内的滑块(15),下唇(13)和后舌(14)分别紧贴支承脚滑道(8)的底部和侧壁,而轨道堵件(4)则嵌装在上滑道(7)同下滚道(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轨,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堵件(4)由开口方向相反的大弧簧(16)和小弧簧(17)组成,且小弧簧(17)同伸在轨道(1)外部的挂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帘轨,其特征是所述的托架(9)上设有嵌槽(18),挂件(3)插装在嵌槽(18)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帘轨的特点是滚轮、挂件、轨道堵件和支承脚等主要构件均通过活动嵌装或固定嵌装结构组装在由下滚道、上滑道和支承脚滑道组成的轨道上,因为滚轮及其托架分别嵌入下滚道和上滑道,使得滚轮不可能脱轨,支承脚又是通过其所设的卸口套装在支承脚滑槽上,且可多只套装后安装,使得轨道刚性增加,因此,这种窗帘轨使用可靠,组装方便,特别适宜用在大跨距的窗户上。
文档编号A47H1/00GK2215873SQ9422338
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2日
发明者陈长桂 申请人:温州太平洋轻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