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58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物品,具体为一种节能热水壶。
现有以燃气和燃煤为热源的家庭烧开水用热水壶,一般都由带有壶嘴的桶形壶体、壶盖和提手构成。烧开水时,火焰在壶底部燃烧,将热量通过壶的底面传递给壶体内腔中的冷水,使其升温,直至煮沸。这种热水壶,由于传热面积仅限于壶底面,传热面积小,而且火焰经壶底只能被吸收部分热量,尚带有大量未被吸收的余热经壶底面阻挡后向壶的四周散去,不仅造成热能的浪费,而且水温上升速度慢,一般煮沸4公斤15℃的冷水需30分钟左右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热面积大,余热损失少,节约能源,水温上升快,煮沸时间短的热水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壶,其要点在于,在壶体内腔中设置多根两端管口分别焊接在壶体底面和壶体顶面的火管。
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1为其立体图,图2为火管管口在壶底面的分布图,图3为火管管口在壶顶面的分布图,图4为壶底座正面视图,图5为沿图4A-A剖视图。
结合
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壶的详细结构为壶体(1)的内腔中设有21根火管(3),为使这些火管在不影响火焰通过的前提下尽量增加长度,可使这些火管在壶腔中成旋状分布,即使火管下端管口按图3中虚线所示划分成三部分,每部分的7根火管分别用a、b、c、d、e、f、g,a′、b′、c′、d′、e′、f′、g′和a″、b″、c″、d″、e″、f″、g″表示之,火管的上端管口分布按图4所示位置对应。为避免水壶放置在台面上时磕碰底面,可沿壶底四周焊接一个纵截面成L形的垫圈(7);另外,还可通过一组支架(8)将一个圆形拢火圈(9)与垫圈(7)焊在一起。图中2为壶嘴,4为火管上管口,5为提手,6为壶盖。本热水壶可用钢材制做,火管根据壶的大小可选φ6-φ10mm薄壁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壶,火焰在壶底燃烧,壶底面先吸热传给壶腔中的水,带有余热的烟火从壶底管口进入火管,由壶顶管口排出,余热大部分通过管壁被水吸收,传热面积增大几倍,热能利用率明显提高。试验证明,用该热水壶烧开4公斤15℃冷水仅用不到10分钟时间,较现有技术所说的热水壶节能50%以上,且煮沸水时间缩短三分之二。
权利要求1.一种由壶体(1)、壶嘴(2)、壶盖(6)和提手(5)构成的热水壶,其特征在于,在所说壶体(1)的内腔中设有多根两端管口分别焊接在壶体底面和壶体顶面的火管(3)。
专利摘要一种由壶体、壶嘴、壶盖和提手构成的热水壶,其特点是在壶体内腔中设有多根两端管口分别焊接在壶体底面和壶体顶面的火管。在煮开水时,火焰从底面穿过火管由壶顶部排出,具有传热面积大,余热损失少,节约能源,煮沸开水时间短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J27/02GK2193109SQ94229008
公开日1995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8日
发明者李瑞祥 申请人:李瑞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