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91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器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家庭卫生间的便器附件,尤其是覆盖于便器之上的便器盖。
在使用家庭卫生间时,常因不慎将物品(如肥皂等)掉入蹲式大便器(下称便器)。由于现家庭卫生间的使用面积本来就较小,而设于其内的便器,对于在卫生间进行除使用便器之外的其它个人清洁活动来说,意味着进一步限制了卫生间的有效使用面积,例如,当洗澡时,就会因便器的“凹坑”而深感不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器盖,它能够有效地遮掩便器并让人们更方便地使用卫生间。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器盖,尤其是用于家庭卫生间的便器盖,其区别是包括盖板,在盖板的受力方向上,具有增强其承重能力的加强筋,该加强筋位于盖板的底面。
而且,加强筋呈纵横状布置并可与盖板成一体,加强筋具有以便器池口为基准的定位端面,该端面位于加强筋四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处,沿各该定位端面向实体内预留有备切槽。
而且,盖板的正面可具有把手和防滑面。
而且,沿盖板周边可分布有排水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面的立体图。
图2是另一种方案的底面立体图。
图3是底面的示意图。
图4是
图1“I”处的放大图。
图5~图7是正面的示意图。
参照
图1~图3,本便器盖包括盖板1,在盖板1的受力方向上,具有增强其承重能力的加强筋2,该加强筋2位于盖板1的底面3,即从底面3隆起。
而且,便器盖最好采用塑料制成,呈纵横状布置的加强筋2与盖板1可成一体,即一次注塑成形,也可以分别制做后再将二者连接成一体,加强筋2具有以便器池口为基准的定位端面5,该端面5位于加强筋2四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处,而且,最好有4或6个定位端面5,即前后各1个,左右各1或2个。这样,在使用时,通过各端面5与便器池口边沿之间的定位作用,使盖板1平稳地嵌放于便器之上,以便当人踩踏在盖板1上时,盖板1不会窜动,或仅有较小的窜动,而使人不会有滑移感。
为使盖板1下的加强筋2能较准确地嵌放于不同尺寸的便器池口内,建议沿各该定位端面5向实体内预设有备切槽6(见图4)。以便用户可按自家便器池口尺寸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备切槽6并顺槽口切去多余的部分,直到各相关定位端面5之间的尺寸能让加强筋2正好嵌入便器的池口内。
在盖板1的正面可具有把手7和防滑面8。该防滑面8可以是种粗糙表面,也可以是图5~图7所示的波形9、斜格形10或格形11凸凹纹路。所述的把手7最好是适于手指捏拿的凹槽。
为了便于排出滞水,可以沿盖板1周边分布有排水槽4。它可以是连续或分段布置的波形槽。
从上述构成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防止物品掉入便池,而且还具有隔臭、承重和防滑等多种功能。由于盖板能有效地遮掩便器的“凹坑”,即盖板的正面与卫生间地面形成一个整体平面,当不使用便器而进行其他个人清洁活动时,不会因“凹坑”而感到不便,其实际效果等于是保证了卫生间面积的有效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器盖,尤其是用于家庭卫生间的便器盖,其特征是包括盖板[1],在盖板[1]的受力方向上,具有增强其承重能力的加强筋[2],该加强筋[2]位于盖板[1]的底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盖,其特征是加强筋[2]呈纵横状布置并与盖板[1]成一体,加强筋[2]具有以便器池口为基准的定位端面[5],该端面[5]位于加强筋[2]四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处,沿各该定位端面[5]向实体内预留有备切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器盖,其特征是盖板[1]的正面具有把手[7]和防滑面[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器盖,其特征是沿盖板[1]周边分布有排水槽[4]。
专利摘要一种便器盖,尤其是用于家庭卫生间的便器盖,其要点是包括盖板,在盖板的受力方向上,具有增强其承重能力的加强筋,该加强筋位于盖板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隔臭、承重和防滑等多种功能,而且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卫生间的有效面积。
文档编号A47K13/14GK2244905SQ9521878
公开日1997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6日
发明者张剑波 申请人:张剑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