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卫生毛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45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卫生毛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毛巾,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卫生巾。
毛巾的使用极为广泛,由其习惯性又不能以一次性卫生纸巾来代替。而在饮食、饭店、宾馆、按摩等行业大量使用的过程中,毛巾被各种人用来擦洗、直接与身体各种部位接触而最易带上病毒。虽然从业者尽可能地去做到对毛巾回收后严格地消毒处理,但就目前条件及状况而知,仍是无法做到完整无菌的回收处理,大量存在的偶而疏忽即可致毛巾带病毒而使用造成病毒传染。更何况用者存在的它被别人使用过的心理障碍是无法消除的。尤其是部分毛巾用品经外包装处理,给使用者带来看似清洁可用,随之失去戒备心理而放心大胆地去使用,这样为害更大。正因为上述种种因素,使得即使高档宾馆等虽备有毛巾用品,但仍有出门就宿人自备毛巾的现象。在中国专利89215514.0中介绍了一种卫生撕裂毛巾,其方法是在毛巾上预制撕裂线,而籍助该撕裂线之保留完整或被施力成撕开状态,使用者在用前即可知是否为首次使用。但其存在着严重不足之处该撕裂线的撕开状态,是使用者用后靠自觉性地去做对其施力撕裂造成无法回收;而用者因素质、道德、情绪、环境、气氛等千差万别,就存在着许多毛巾使用后仍不会被人们去撕裂它,使它仍为完整原状,这就不能完全有效地杜绝其回收处理再次被别人用于同一用途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辅以当今生活环境及经济的考虑,提供一种经济性、更安全卫生的一次性卫生毛巾。它具有如下优点毛巾只要被首次使用,就必须由用者亲手来破坏它原来的形状,这即完全排除了因人而异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毛巾用后均即自然被损坏,它类似众所周知的一次性卫生筷的使用方法,失去了回收再用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毛巾经一次或多次折叠后,在其边角或中间处,由工业生产预制撕离线形成一个或多个可以被独立撕离且小而易见的区域,在该小区域内经缝制使毛巾各层间连接,并在其外表面印制明显的撕离标示;从而构成相对独立一体又可从毛巾体被撕离下来的撕离标示区。由于折叠后毛巾可使用面积过小不便使用,用时使用者则按习惯去撕拉开毛巾,仅比常规毛巾略增加施力而已,这一过程即导致撕离标示区从毛巾体分离开来,并在毛巾体的撕离线处留下损伤的毛边;而原毛巾仅是少了少许面积、不会影响正常使用;但它却已失去了原来的形状,使人易于判断出已被使用、是非首次使用品,而拟抗拒再用。若想回收处理恢复其原来形状则已不符合经济利益,从而达到有效地杜绝其再被做同一用途的可能,实现了毛巾一次性卫生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卫生毛巾实施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卫生毛巾另一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卫生毛巾使用时撕拉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卫生毛巾撕拉后毛巾体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毛巾经一次或多次折叠后成如附
图1所示,(1)为毛巾体,再由适宜的工业生产工艺方法(不同的质料如棉、无纺布等生产方法亦不同)预制直型撕离线(11)至毛巾的边角处,或由曲线型撕离线(14)于图2所示毛巾的中间位置。接着用缝纫线按
图1中(12)或图2中(15)使该区域内毛巾各层连接一体,并均予以明显的标示箭头记号(13)以示此区域之部位及可被施力而分离,形成特定的可被撕离的撕离标示区。因毛巾折叠后面积过小不便于使用,用者会按习惯参见附图3所示去撕(拉)开毛巾,(16)为施力方向示意,此时因撕离标示区内是被连接一体的,自然需增加施力,结果因撕离线的作用致使该小区域从毛巾体上分离下来,使毛巾体变成图4所示。而适当的撕离线制造工艺方法又使毛巾体上的撕离线边端出现了经撕拉后造成的毛边(17)。从图4可知少了小而明显的撕离标示区,使用者自然能简便地判断出毛巾失去了原型,得知是非首次使用品,业者想回收处理就得设法再把原失去的小区域再恢复到毛巾体原处,显然已失去经济效益所企。这就有效地杜绝了拟回收处理再做同一用途的可能,从而达到毛巾一次性使用效果,实现了其卫生所需之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虽构造简单,但其需先以适当地损坏毛巾后,才能被使用的创新之举,实为解决毛巾的一次性卫生使用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途径。
权利要求一种一次性卫生毛巾,其特征是毛巾经一次或一次以上折叠后、在其边角或中间部位预制好撕离线,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区域,在该区域内各层之间是被连接一体的、并在其外表面印有明显标示,由此构成可从毛巾体撕离下来的撕离标示区,通过施力导致撕离标示区与毛巾体分开、并在毛巾体的原撕离线处留下毛边,从而使毛巾体失去了原来的形状,由此可在未使用前由外观检查即知撕离标示区的完整性。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卫生毛巾,是指毛巾经一次或多次折叠后,在其边角或中间处,预制出撕离线形成适当小的一个或多个可被独立撕离的小区域、并在其内制成层间连接和印制明显的撕离标示。使用时因毛巾折叠后面积小而必须撕拉开,因此导致其整体与上述标示区的分离,并在撕离线处留下损伤的毛边,而毛巾仅少了小块面积不影响使用。但它却失去了原来的形状,使人们易于判断已被用过,杜绝了回收再作同一用途的可能,避免了毛巾带来的病毒传染。
文档编号A47K10/02GK2292509SQ9620932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5日
发明者钟非 申请人:钟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