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壶具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4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品茗壶具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品茗壶具,尤指上壶体冲泡茶叶后,能使茶汤流入下壶体内的构造。
基于社会财富创造及累积,另一方面则因世界潮流趋势影响,故人们在工作之余,非常注重生活环境及生活品质,其中除了热衷户外休闲活动外,也特别爱好泡茶、品茗,以陶冶身心性情,已经蔚为风尚。
按照常规,一般室内泡茶品茗须具备品茗壶、茶叶、茶盅、茶杯、茶盘、瓦斯炉(或电热炉)及其它茶具等;实际泡茶品茗时,将茶叶置入品茗壶内,再冲注入沸腾热开水进行冲泡,以蕴生出茶汤,再适时倾倒茶汤至茶盅(茶海)中暂存,以避免茶汤过浓。此项作法虽然能暂存大量的茶汤,并且防止茶汤过浓,但实际操作较为麻烦,而且茶汤容易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品茗壶具的茶壶与茶盅(茶海)本身构造及分开独立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品茗壶具改良构造,其主要采用组合式的上、下壶体,上壶体冲泡茶叶时,将出水孔与下壶体的进水孔相错开,转动上、下壶体将两者的壶耳对正钩扣,则茶汤经出水孔、进水孔流入下壶体内,使茶汤完全储存,以控制茶汤浓度,避免变质,并且提高保温性,整体使用简易,不占空间,不烫手,符合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下壶体的中上段处设计一圈向内下处倾斜的环阶面与数个小圆孔,使微量外泄的茶汤能导流入下壶体内。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品茗壶具改良构造,包括一上壶体1,其顶壁有一壶口,与该壶口相配合的为一壶盖11,上壶体底壁13上设有数组同一中心距离并等角度相隔的出水孔14;一下壶体2,其顶座23有一壶口,在顶座23上设有与上壶体1底壁13上的出水孔14相对应的进水孔24,下壶体2外周与顶座23之间形成一圈向内下处倾斜的环阶面28,该环阶面28上设有环列分布的小圆孔29,下壶体2侧面设有壶嘴21;上壶体1置放于下壶体2的顶座23上,并且上壶体1底壁13的外环凸缘15套靠下壶体2的顶座23外侧壁25。转动上壶体1,使出水孔14与进水孔24相对准,则上壶体1内的茶汤经出水孔13、进水孔14而流入下壶体2内。
该上、下壶体1、2的侧面各设有一往外突出的壶耳12、22,上壶体1的壶耳12底端延伸一弯钩17,下壶体2的壶耳22顶端延伸一与之相配合的弯钩27,使两壶耳12、22能够对正钩扣,并作为进、出水孔相对正的基准。
下壶体2内部中上段处形成往内的凸环26,以供放置一滤杯3。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通过一可行实施例并配以附图详述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
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
图1的组立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冲泡茶叶状态示意图。
图5图4的A-A剖视图。
图6图4中转为茶汤流出状态示意图。1-上壶体 11-壶盖 12-壶耳 13-底壁 14-出水孔15-外环凸缘 16-内环凸缘 17-弯钩 2-下壶体21-壶嘴 22-壶耳 23-顶座 24-进水孔 25-外侧壁26-凸环 27-弯钩 28-环阶面 29-小圆孔 3-滤杯31-滤网首先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品茗壶具在一实施例中由组合式的上壶体1、下壶体2所构成,该上壶体1顶壁设一壶口,以置放一壶盖11,上壶体1、下壶体2各侧设一往外突出的壶耳12、22,上壶体1的壶耳12底端延伸一弯钩17,而下壶体2的壶耳22顶端也延伸一相配合的弯钩27,使上、下壶体1、2的壶耳12、22能够对整钩扣。
请参阅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壶体1底壁13具有往下延伸的外环凸缘15、内环凸缘16,而底壁13的外、内环凸缘15、16之间设有数组同一中心距离并等角度相隔的出水孔14,以配合下壶体2顶座23表面的进水孔24,并使外环凸缘15套靠顶座23的外侧壁25,内环凸缘16置入顶座23的壶口。
下壶体2外周与顶座23之间形成一圈向内下处倾斜的环阶面28,进而在环阶面28上设有环列分布的小圆孔29。下壶体2内部中上段处形成往内的凸环26,以供放置固定一滤杯3(金属材质),滤杯3下半段为滤网31型式。
请参阅图4、5,本实用新型品茗壶具在实际使用时,首先转动上壶体1,使上、下壶体的壶耳12、22错开一角度,相对的上壶体1的出水孔14与下壶体2的进水孔24相错开,配合上、下壶体1、2两者密切接触面,因此能在上壶体1内置入茶叶,再冲注入沸腾热开水进行冲泡,以蕴生出茶汤。
请参阅图6,当使用者转动上壶体1,使上、下壶体1、2的壶耳12、22对正钩扣,相对的上壶体1的出水孔14与下壶体2的进水孔24相对准,则上壶体1内的茶汤经由出水孔14、进水孔24、滤杯3而流入下壶体2内,达到储置茶汤,防止茶汤过浓或变质,并且提高保温性等目的。再者,若有微量茶汤由下壶体2的顶座23外侧壁25往下流渗,则茶汤会流至环阶面28,进而由环列分布的小圆孔29流入下壶体2内。
本实施例中上、下壶体1、2的壶耳12、22对正钩扣,配合外、内环凸缘15、16与顶座23相套置,因此能够直接提起上、下壶体1、2,以倾倒下壶体2内的茶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品茗壶具改良构造的优点是,采用组合式上、下壶体设计,以上壶体冲泡茶叶,进而使茶汤流入下壶体内,达到储置茶汤,防止茶汤过浓、变质,并且提高保温性,使用简单方便,不占空间,不烫手,符合实际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品茗壶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壶具包括一上壶体(1),其顶壁有一壶口,与该壶口相配合的为一壶盖(11),上壶体底壁(13)上设有数组同一中心距离并等角度相隔的出水孔(14);一下壶体(2),其顶座(23)有一壶口,在顶座(23)上设有与上壶体(1)底壁(13)上的出水孔(14)相对应的进水孔(24),下壶体(2)外周与顶座(23)之间形成一圈向内下处倾斜的环阶面(28),该环阶面(28)上设有环列分布的小圆孔(29),下壶体(2)侧面设有壶嘴(21);上壶体(1)置放于下壶体(2)的顶座(23)上,并且上壶体(1)底壁(13)的外环凸缘(15)套靠下壶体(2)的顶座(23)外侧壁(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茗壶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上、下壶体(1)、(2)的侧面各设有一往外突出的壶耳(12)、(22),上壶体(1)的壶耳(12)底端延伸一弯钩(17),下壶体(2)的壶耳(22)顶端延伸一与之相配合的弯钩(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茗壶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下壶体(2)内部中上段处形成往内的凸环(26),置于凸环(26)上的为一滤杯(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品茗壶具改良构造,主要由可组卸的上、下壶体构成,上壶体顶壁设有壶口,在底壁设有数组同一中心距离并等角度相隔的山水孔,上壶体套置于下壶体预设相配合进水孔的顶座上,上壶体冲泡茶叶时,须使进、出水孔相错开,当转动上、下壶体将两者的壶耳对正钩扣,使进、出水孔相对正,则茶汤经出水孔、进水孔流入下壶体,以控制茶汤浓度,并能自壶嘴倾倒出茶汤。
文档编号A47G19/00GK2253935SQ96209219
公开日1997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9日
发明者潘镇胜 申请人:潘镇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