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洗式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85阅读:2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免洗式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洗式拖把,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更方便、拆卸速度更快及拖地更有功效的免洗式拖把。
一般家庭常用之拖把大略可分为三种,一为传统之布拖把、一为由高密度泡绵为材质之强力吸水拖把以及最新式之免洗式拖把,其中,该传统之布拖把主要是在一细长圆杆状之把杆一端固设一拖把布,藉以将拖把布沾水拧干再以手握把杆来擦拭地板;然其所吸附之污渍、灰尘之吸量有限,故其每擦一小面积就必须再行冲水洗濯一次,相对地就必须再拧干一次,非常麻烦,尤其这种费力拧干拖把布之动作对较瘦小的家庭主妇而言实在是苦不堪言,且这种布拖把使用起来也较伤手(脏且不卫生),故已逐渐地被淘汰。
而针对此种传统布拖把之缺点,于是有业者生产出一种具有高密度泡绵为材质之强力吸水拖把取而代之;请参阅图1,一种强力吸水拖把10,其主要是由一手柄11、一压杆组12、一拉柄13及一泡绵14所组成,其中,该手柄11之一端接设一压杆组12,而该压杆组12主要是由一压杆座121、两长圆杆122所组成,其中,该两圆杆122枢设于压杆座121前端之枢接孔123中,且于两圆杆122中另枢设两滚杆124;另外,该手柄11之身部另枢接一拉柄13,且该拉柄13之两侧另枢设有两导片131,并令该两导片131沿手柄11至压杆组12之中心两侧部位再以螺丝15螺锁之方式螺固泡绵14顶端之铁片141。
据此,藉由上述之强力吸水拖把10结构,当使用者使用时,是以泡绵14与地面接触而进行拖地工作,当泡绵14因拖地而沾染脏污至一定程度时,再将整个泡绵14以清水直冲或浸入水桶中加以清洗,然后将拉柄13往后拉动,以迫使两导片131带动泡棉14往内缩,此时泡绵14受压杆组12之圆杆122及滚杆124抵顶挤压进而挤出泡绵14内所吸收之水分,以完成拖地之工作。
故由上述可知,该强力吸水拖把10虽具有令使用者不必用手去拧干而不沾脏污之优点,然其本身却具有下列之缺点1.由于其泡绵14本身之擦拭面积较小,因此,在大面积之室内空间下拖地会显得非常费力而不实用。
2.由于其泡绵14本身之吸附脏污能力并不佳,因此,于擦拭之过程中,每擦拭一两次便会感到非常脏乱,而需要经常冲水清洗,非常麻烦、费力且降低工作效率。
3.该强力吸水拖把10本身之挤压效果不佳,导致泡绵14本身所吸之水份无法完全挤干,而造成泡绵14无法充份发挥实际上具有之吸水效果。
4.该泡绵14与手柄11间系呈固定状,而无法以其他之角度去清洗死角或较难清洁的地方,因此使用上较不顺手,所以其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只适于较无障碍之地板。
5.该泡绵14是由一铁片141夹紧于其顶部,而固设于两导片131之底端,因此长时间使用下会产生泡绵14自铁片141处断裂损坏之情形,所以其耐用之程度明显不佳,且若欲更换泡绵时,又得将整个拆除再重新装置而非常费时、费力。
再请参阅图2,并配合参阅图3-4,该图所示者是另一种常用之免洗式及水拖把20,其主要是由一主体21、四夹合座22及一握杆23所组成,其中,该主体21之顶面两两相对位置处螺设有四夹合座22(如图4所示);另外,该握杆23之一端是枢接于主体21之顶面,使其握杆23得以与主体21之顶面间呈一任意之角度活动;最后,再设一不织布24,该不织布24系自主体21之底面往顶面上包覆,并使其两端分别夹设于四夹合座22内(如图3所示);据此,再请参阅图3,当使用者在拖地时,是以手持握杆23而使其主体21底面与地面接触拖动,且得以方便之角度完成拖地动作;再者,该免洗式吸水拖把20本身具有较大之擦拭面积,而不织布24本身之成本低且具有吸水性、吸附脏污能力佳等特点,因此可以用完即丢之方式而不需要冲水清洗,以节省时间并避免沾污双手,然其整体而言却具有下列缺点1.由于该不织布24是夹合于四个夹合座22内,因此使用者必须先将夹合座22用力撑开后,再置放不织布24于其内,因此整个装置动作非常费时、费力而显得非常麻烦;同理,当使用者欲拆除不织布24时,也亦同样费时费力。
2.由于该免洗吸水拖把20之夹合座22系以向外夹合之方式夹住不织布24,因此当使用者拖动拖把时,其是以前后移动之方式拖地,所以该不织布24很容易因地面3磨擦力之拉扯(如箭头N所示)而往主体前、后两端松掉脱落,其耐用性较差因而降低其拖地之功效。
3.该免洗式吸水拖把20之夹合座22是以螺锁之方式,使螺丝25经由各夹合座22上方预留之穿孔221而置入主体21之顶面并螺固之(如图4所示);因此,整体组装之速度缓慢而导致产量无法有效提高且人工成本也相对提高,所以整体而言较不符合经济效益。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抓卸速度更快及拖地更有功效的免洗式拖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洗式拖把,其主要具有一主体,该主体顶面之中心位置处枢设一握把,并使其握把与主体之顶面间可呈一任意方向之角度活动,另外,主体底面另固定贴设一泡绵体;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之顶面分布穿设有数穿孔,且各穿孔内各套设有一夹合体,该夹合体属于软性塑料材质且其顶面预留有夹合缝。
借助上述构造,使其自主体之底面往上包覆并抵紧伸入夹合体之夹合缝内;据此,使用者即可于简单之动作中快速完成拆卸工作,且不织布经夹合体顶面之夹合缝夹紧后,不致轻易脱落因而可提升其整体拖地之功效。
为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深入了解,兹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如后图1是一种常用拖把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另一种常用者的立体图;图3-4是图2常用者之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实施例部分构件的立体放大图;图7是图5实施例之组合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图5实施例之实施状态图。
请参阅图5-6,该实施例之免洗式拖把30主要包含有一主体31,该主体31系约呈一四方之扁平状体,其顶面中心位置具有一万向接头311,且分布于顶面之四个角落处穿设有四穿孔312,而该穿孔312之内壁面具有一凸环313,另于该凸环313之中央位置处凸设一凸片314,最后于该主体31之底面粘设一层泡绵体315;一握把32,该握把32之一端系枢接于主体31顶面之万向接头311处,另端则套设一护套;四夹合体33,该等夹合体33系约呈一底面透空之盖体状,其顶缘向外凸设有凸环331,且其外侧壁亦凸设一凸环332,且相对于穿孔312之凸片314位置处凹设一缺口333;另外,于该夹合体33之顶面处设一约呈锯齿状之夹合缝334;而该等夹合体33系套设于主体31之穿孔312内,使穿孔312之凸环313掣置于夹合体33之顶缘凸环331与外壁凸环332间,并令穿孔312之凸片314卡掣于夹合体33之缺口333内,藉以固定夹合体33于穿孔312上。
再请参阅图7-8,藉以上述免洗式拖把构造30之改良,当使用者在使用时,是先将夹合体33置入穿孔312中,此时,由于夹合体33属于软性材质,因此其外侧壁之凸环332即可用力抵入于穿孔312内壁面之凸环313底端,而夹合体33顶面之凸环331则抵于凸环313之顶面,同时,该穿孔312内之凸片314恰抵于夹合体33之缺口333,因此,使夹合体33与主体31呈紧密接合状,并令两者之顶面恰呈一平直面;最后,另设一不织布34,该不织布34系自主体31之底面往顶面包覆,并自夹合体33顶面之夹合缝334处抵入(如图7所示);据此,该不织布34即被紧紧地夹合于各夹合体33中,且与夹合缝334系呈一垂直咬合状,因此,当使用者将该免洗式拖把构造30往前后移动拖地时,其底面之不织布34会受一地面磨擦之力而前后拉扯,然由于不织布34系受夹合缝334之垂直咬合,所以与地面之磨擦力呈一直角关系,所以较不受地面磨擦力之影响而能紧紧地将不织布34固定住,而不致轻易脱落。
另外,本实用新型之握把32可以螺锁之方式增加其握把32长度,而利于较高且大范围之清洁工作(如图5所示)。
综上所述,归纳本实用新型之优点如下所述1.由于不织布34本身具有较强之吸水性及吸附脏污之能力且其成本低廉,因此可以用完即丢之方式令使用者不沾污双手之情况下,即能作好拖地之清洁工作。
2.当使用者欲替换不织布34时,只需自夹缝334之上方轻轻一拉即可轻易拉出旧的不织布34,再以上述之步骤抵入另一张全新之不织布34即可完成替换工作,因此整体而言,其替换之过程简单方便且速度较快。
3.由于该夹合体33巧妙之设计使其可直接组装入主体31之穿孔312内,因此可降低其产品之成本,且可增加其生产速度并降低其人工组装成本,所以该产品整体之生产成本得以降低,以嘉惠消费在众。
权利要求1.一种免洗式拖把,其主要具有一主体,该主体顶面之中心位置处枢设一握把,并使其握把与主体之顶面间可呈一任意方向之角度活动,另外,主体底面另固定贴设一泡绵体;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之顶面分布穿设有数穿孔,且各穿孔内各套设有一夹合体,该夹合体属于软性塑料材质且其顶面预留有夹合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式拖把,其特征在于,该些位于主体顶面之穿孔内壁面具有一凸环,且于该凸环之中央位置处凸设一凸片,另外,该些夹合体是呈一底面透空之盖体状,其顶缘向外凸设有顶缘凸环,且其外侧壁也凸设一外壁凸环,并在外壁凸环上相对于穿孔凸片位置处凹设一缺口;该些夹合体套设于主体之穿孔内,使穿孔之凸环掣置于夹合体之顶缘凸环与外壁凸环间,并使穿孔之凸片卡掣于夹合体之缺口内,以固定夹合体于穿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式拖把,其特征在于,该夹合体顶面处所设的夹合缝呈锯齿状。
专利摘要一种免洗式拖把,是由一主体、一握把及数夹合体所组成。该主体之顶面分布穿设有数穿孔,且该主体之中心位置枢设一握把,并使其握把与主体之顶面间可呈一任意方向之角度活动;另外,于主体顶之穿孔处套设有数夹合体,属软性材质且顶面预留有夹合缝。再设一不织布,使其自主体之底面往上包覆并抵紧伸入夹合体之夹合缝内。使用者即可于简单之动作中快速完成拆卸工作,且不织布经夹合体顶面之夹合缝夹紧后,不致轻易脱落因而可提升其整体拖地之功效。
文档编号A47L13/20GK2268484SQ9621056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0日
发明者林大诚 申请人:林大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