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三用冲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8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三用冲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三用冲泡机,尤指一种可将过量或多余热开水直接由储水槽导引回开水槽的自动三用冲泡机。
传统的冲泡机一般仅具有单一浸泡壶及滤壶,只能泡出一种口味的茶水而无法做多种选择。因此本创作者曾针对传统冲泡机的缺点而设计出一种自动三用冲泡机,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八五二0三九0八号“自动三用冲泡机”。该种冲泡机主要是将浸泡壶分隔成两个可以分别置滤壶的容置槽,且浸泡壶中间设有一上、下贯通的通水道,并于浸泡壶上方的机体顶面设有一顶座,该顶座内设有可分别与浸泡壶的通水道、滤壶相连通的开水入水口及冲泡入水口,且两冲泡入水口可以由控制盖的封阻块控制启闭;如此,当利用控制盖的封阻块分别封住两冲泡入水口或同时加以封住时,可以自由选用不同的浸泡壶进行冲泡,达到可选择多种口味的灵活性与实用效能。
上述结构虽然改进了传统的冲泡机,但在实施使用时仍存在若干缺憾。即该结构是直接在机体顶座的储水槽内部中间以向上突出的凸柱形成一开水入水口,当控制盖的封阻块同时封住两冲泡入水口时,储水槽内的开水会由开水入水口经通水道直接流入取用壶中。这样的设计会造成一些使用上的困扰,因为当使用者在热水加入完成,而等待浸泡壶内茶叶〔以茶叶为例〕冲泡出味时,开水槽内的余热会继续将开水由输水管送入顶座的储水槽中,这些过量多余的开水便会由开水入水口经通水道流入取用壶中。因此,使用者必须再将这些开水倒掉,从而造成开水浪费,再顾及茶叶的冲泡特性等因素,可见该设计有再度加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三用冲泡机,可以将多余或过量的热开水直接由储水槽导引回开水槽,达到提高使用便利性、避免热开水浪费,以及更适合于茶叶冲泡等诸多实用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三用冲泡机,该冲泡机的机体一侧设有开水槽,由开水槽顶部向旁侧延伸一具顶盖的顶座,且顶座与开水槽之间以输水管相连通,顶座内以围片形成一储水槽,并在储水槽底部两侧形成冲泡入水口,且各冲泡入水口的顶面是由控制盖底面的封阻块控制启闭,该控制盖自周缘延伸一拨杆,通过拨杆可操纵两封阻块完全封住两冲泡入水口或开启其中一个冲泡入水口,而顶座下方枢设一具有两容置槽的、可以分别盛接自顶座流出的开水的浸泡壶,而在浸泡壶底部设控制茶水是否自浸泡壶底部的出水口流出的阀体,其中顶座在储水槽周边的围片邻靠开水槽处开设一缺口,并有一排流道连通于该缺口与开水槽之间。
在前述的自动三用冲泡机中,其顶座围片的缺口与储水槽底面之间具有一段落差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自动三用冲泡机有效改进了原有结构设计未臻完善所导致的缺点,因此除了具有原有结构的功效之外,进一步提高了冲泡机的使用便利性并避免了浪费开水,而且更可加强冲泡机操作使用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于冲泡机顶座的储水槽与开水槽间形成一排流道的结构配置形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剖视图,用以进一步说明排流道的缺口与储水槽底面保持一段落差缘的结构形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自动三用冲泡机,其结构如
图1和2所示。该冲泡机主要包括一机体10,其一侧设有开水槽11,且开水槽11顶部向旁侧延伸有顶座12,并于顶座12内设有储水槽122、控制盖15、顶盖16等构造;一浸泡壶20,位于顶座12下方且内部隔设成两容置槽22以供容置滤壶24;一阀体30,设于浸泡壶20底部,可以经由控制转栓32的转动而控制浸泡壶20底面穿孔的启闭;一取用壶40,其是用以承装由浸泡壶20流出的茶水;利用前述构造组构成整个冲泡机的具体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有关机体10、浸泡壶20、阀体30及取用壶40等结构配置及功能都与原有自动冲泡机的结构相同,因此文中不再多加赘述,下面直接针对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结构特征部份加以说明。
请参看
图1和2所示,冲泡机机体10的开水槽11连设有一盖板112,且其顶部向旁侧延伸出具顶盖16的顶座12,该顶座12中间以环框形围片121围设成一开口朝上的储水槽122,且储水槽122与旁侧的开水槽11之间,以输水管13相连通,使得输水管13的出水口132卡制定位于围片121上。同时在距离出水口132适当距离的储水槽122内部突设一弧形挡板123,不仅可以避免热水由出水口132喷出,并会使得自出水口132流出的水可以沿着挡板123两侧流入储水槽122内。在开水槽122左、右两侧的板面上分别形成一冲泡入水口124,各冲泡入水口124恰对正于顶座12下方的浸泡壶20相对应的容置槽22,并可由控制盖15底面上的封阻块153控制启闭。
控制盖15组设于顶座12的储水槽122内,并以底面的嵌环片151嵌卡于围片121内缘而获得定位。其前端自周缘处延伸出一拨杆152,且拨杆152恰可以其卡槽156和155卡设顶盖16的限止槽162与顶座12的导片125。配合弧形引片154的导引,在通过拨动拨杆152而转动控制盖15时,控制盖15可以底部两侧的封阻块153封住或脱离储水槽122内部的相对应的冲泡入水口124,从而配合封阻块153底端胶质体的密封作用,有效控制开水是否流入顶座12下方的浸泡壶20中。
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在于顶座12的储水槽122与开水槽11之间设有一排流道14,并在储水槽122周边围片121邻靠开水槽11的适当处开设一缺口142,该缺口142恰与排流道14连通,且与储水槽122底面保持一段适当高度的落差缘144,以防止开水由输水管13流入储水槽122后,再直接由排流道14流回开水槽11。如此,构成一种可以妥善地将多余或过量的热开水直接由储水槽122导引回开水槽11的自动三用冲泡机。
现结合
图1和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用状态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生水注入开水槽11内加热煮沸,煮沸后的开水由输水管13流入顶座12的储水槽122内。此时可以将控制盖15的拨杆152拨向顶盖16的限止槽162的其中一侧,使得其中一封阻块153封住对正的冲泡入水口124,而另一封阻块153则脱离另一冲泡入水口124,让流入储水槽122内的开水自该未封闭的冲泡入水口124流入浸泡壶20对应的滤壶24内。通过透明浸泡壶20观察茶色及控制阀体30,就可以让茶水流到取用壶40内盛装饮用,达到双种选定冲泡的效能。
当控制盖15的拨杆152拨于顶盖16的限止槽162中央时,控制盖15的两封阻块153会同时封住储水槽122的两个冲泡入水口124,此时开水会在储水槽122内蓄积升高,一旦流入的开水高过落差缘144时,多余的开水便会由缺口142经排流道14直接流回开水槽11中。不仅有效提高冲泡机操作使用的便利性,并可避免浪费热开水,以及更适合于茶叶冲泡等实用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三用冲泡机,该冲泡机的机体一侧设有开水槽,由开水槽顶部向旁侧延伸一具顶盖的顶座,且顶座与开水槽之间以输水管相连通,顶座内以围片形成一储水槽,并在储水槽底部两侧形成冲泡入水口,且各冲泡入水口的顶面是由控制盖底面的封阻块控制启闭,该控制盖自周缘延伸一拨杆,通过拨杆可操纵两封阻块完全封住两冲泡入水口或开启其中一个冲泡入水口,而顶座下方枢设一具有两容置槽的、可以分别盛接自顶座流出的开水的浸泡壶,而在浸泡壶底部设控制茶水是否自浸泡壶底部的出水口流出的阀体,其特征在于顶座在储水槽周边的围片邻靠开水槽处开设一缺口,并有一排流道连通于该缺口与开水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三用冲泡机,其特征在于其顶座围片的缺口与储水槽底面之间具有一段落差缘。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三用冲泡机,该冲泡机在顶座以围片形成的储水槽底面两侧分别设有连通浸泡壶的冲泡入水口,并可利用控制盖底面的两封阻块控制两冲泡入水口的启闭。且在围片邻靠开水槽的适当处开设一缺口,一排流道连通于缺口与开水槽之间,配合缺口与储水槽底面间的落差缘设计,使得由输水管流入的多余或过量的热开水,可以直接由储水槽导引回开水槽。
文档编号A47G19/16GK2285995SQ9621057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7日
发明者廖禄堙 申请人:达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