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冲浪助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86阅读:1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冲浪助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冲浪助浴器。目前国内市场没有同类型产品可供比较,仅在冲浪浴缸这一领域有点近类似,但冲浪浴缸成本高,安装复杂,占用场地大,受到环境条件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成本低,维护保养方便,实用可靠,安全的便携式冲浪助浴器。能使人们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冲浪、按摩浴,并能助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冲浪助浴器它包括一塑料马鞍型外壳,一个电机,一个加热热风系统,一个漏电保护器,一个定时器,一套传动系统,一个水汽混合泵,二个气道,二个水道,一个螺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外壳成马鞍形,可骑在浴缸直壁上通过固定螺杆可任意将发生器固定在浴缸直壁上。使马鞍形带水汽混合泵的一端伸入浴缸内,使水浸没泵件,另一端置于浴缸外,电源线连接漏电保护器插头,当插头插通电源,整机都在漏电保护器保护之下安全工作,电源线另一端接通定时器,由定时器确定助浴器工作时间,开启电机,加热开关供需不需要加热选择,电机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给水汽混合泵,使混合泵工作,混合泵吸入口吸入浴缸中水,通过水道到混合腔与空气(或热风,当加热器打开时空气通过电热丝加热成热风)混合,由混合泵二个成90度夹角的出口送出,由于二股水流成90度夹角,在浴盆中产生旋涡,因送出的水流带有大量空气(或热风),使浴盆中有大量细微汽泡,产生冲浪。实现普通家庭浴缸中冲浪、按摩、助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共附图
给出。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三是所述水气混合泵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一、图二、图三,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冲浪助浴器的工作实施。
该冲浪发生器外形由图一所示,其内部结构由图二所示,它包括一马鞍形外壳1,在马鞍形中间有一椭园形手柄2,在手柄2中间设一加热热风系统3,并插入二根气道4,气道与水气混合泵5相通,外壳内一端装有一电机6,电机与定时器7用导线连接,定时器连接漏电保护插头8,定时器同时控制加热系统,二者之间有一独立开关9供使用选择,电机通过传动系统10,将动力传给水汽混合泵,在水汽混合泵中有一螺旋线叶轮5-1,叶轮转动将水流从吸入口5-2吸入水流,水流在叶轮作用下送至水气混合腔5-3,通过混合腔进入出水口5-4,在混合泵吸入口底部有一水流调节阀片5-5,调节水流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当冲浪助浴器在浴缸相应位置按放后,即用固定螺杆定位,插上带漏电插头,接通电源,在浴缸中放上相应量的水,使水浸没混合泵,打开定时器开关设置相应时间,并选择要否加热,将加热开关设定在所需位置,冲浪助浴器即开始工作,叶轮转动,吸入口吸入水流,冲向混合腔,在电机风叶作用下和水流流动负压作用下,混合腔通过汽道吸入空气(或热风)并在混合腔内混合冲向成90度直角的出水口,在浴缸内形成二股带有大量微汽泡的水柱流,当水柱流流经人身时,微汽泡会一部分吸附人身表面,水柱流沿浴缸形状作环流。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冲浪助浴器,它包括一个外壳,一个电机,一个加热热风系统,一个漏电保护器,一个定时器,一套传动系统,一个水汽混合泵,二个气道,二个水道,一个螺杆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成马鞍形状,由塑料材料组成,顶部中央有一椭园形手柄,手柄内可插入二根汽道,二根汽道与水汽混合泵接通,马鞍形壳体内一端装有一电机,另一端装有传动系统,两者之间用传动带通过带轮相连接,将动力传给水汽混合泵,安装电机一端的下部设有一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冲浪助浴器,其特征在于外壳手柄中安装有一个加热热风系统,该系统由电热原件组成并带有温控原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冲浪助浴器,其特征在于马鞍形外壳安装传动系统一端的底部,有一水汽混合泵,该泵全部由塑料制成,泵壳底部为水流吸入口,叶轮带螺旋线叶片,二个水道回绕泵体成90度夹角形成二个出水口,水流混合腔在泵壳顶部、水泵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与3所述助浴器,其特征在于水汽混合泵底部水流吸入口有一调节水流大小的调节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浪助浴器,通过电源线与漏电保护器相连,并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电源线插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冲浪助浴器。该冲浪助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外壳成马鞍形,其中间部位有一椭圆形手柄,手柄内有加热系统,并插入二根汽道,通向马鞍形外壳一端底部的汽水混合泵,汽水混合泵内有一螺旋线形叶轮,泵壳上部设有汽水混合腔,出水口有二个互成90度直角,马鞍形外壳的内部还装有电机、传动系统和定时器,整机在电源线插头内装有漏电保护器,外壳上还装有一螺杆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全面适用于家庭浴缸与旅馆服务业浴缸上。
文档编号A47K3/10GK2266975SQ96230929
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3日
发明者丁训华 申请人:丁训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