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装置和采用扣合装置的清洁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06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合装置和采用扣合装置的清洁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扣合装置和采用该扣合装置的清洁用具。
目前市面上十分流行一种清洁用具,它是利用类似纸类制品的不织布作为清洁元件,如


图1所示,包括一结合有一弹性垫体11的本体10,于本体10的顶面靠四个角落设有四裂开槽14,每一裂开槽14的周围由弹性片13构成,因此,可将一不织布12的清洁元件12包覆住弹性垫体11与该本体10,并将不织布12压塞入裂开槽14内,而藉弹性片13将不织布12固定,于是塞压的动作与结合方式很容易使该不织布12破损,而且只能适用于较薄型的不织布或纸类制品,对于稍微有点厚度的材料例如编织的抹布等就完全无法适用,而其他一般的此类产品大多数也都是采用塞压的结合方式,因而通常都会发生穿透刺破清洁元件,或是只能适用于单种纸类制品或不织布等较薄型的清洁元件的情况,虽说一次性使用的清洁元件用完即丢,相当方便,并且使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如果能够采用重复洗净的清洁元件诸如编织的抹布布料则可更符合环保要求并且有很好的经济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清洁用具上的扣合装置,它搭配经改进的清洁元件以使清洁元件可重置外并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使清洁元件的清洗可更加轻松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用于将一清洁元件结合于清洁用具上,它包括一结合于该清洁用具上的开合装置,用于完成与该清洁用具张开与闭合的动作;一设置于该开合装置的一第一位置上的第一契合装置;以及一设置于清洁件与所述第一位置处相对位置上的第二契合装置,用于与第一契合装置相互契合;其中,第一契合装置和第二契合装置还与清洁元件相互契合以使该清洁元件固定于清洁用具上,并且可使清洁元件不致因第一契合装置和第二契合装置相契合而受破损。
所述扣合装置的进一步特点是所述开合装置为一可挠性本体,其上的一第二位置处结合于清洁用具上,藉助于所述可挠性本体的挠曲以使可挠性本体以所述第二位置处为定点完成与该清洁用具张开与扣合的动作;所述清洁用具包括有一长形板体,所述可挠性本体由二长条的可挠性本体组成,所述第二位置处处于长条形可挠性本体中段,而所述第一位置处于长条形可挠性本体的两端部上,以使所述长条形可挠性本体的两端部可自由活动;所述第一位置处于靠近所述长形板体顶面的四个角落上,用于使清洁元件以包覆的形式结合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契合装置为四个第一扣座,所述第二契合装置为四个第二扣座,其中,每一个第一扣座包括一朝所述长形板体凸出的圆柱形凸起物,每一个第二扣座则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其中空部分可与所述圆柱形凸起物契合;所述清洁元件具有四个圆孔,它们在包覆长形板体时位于清洁元件的所述四个中空圆柱体处,且可套在四个中空的圆柱体外,藉助所述四个圆柱形凸起物与四个中空圆柱体的契合,而使固定的清洁元件的厚度增加;所述长形板体上分布有多个通孔,用于将清洁剂添加于清洁元件的背面而为清洁元件所吸收;在所述四个中空的圆柱体中,每一中空圆柱体的顶面具有一延伸出的防滑缘,所述防滑缘用于使清洁元件上的四个圆孔套合于四个中空圆柱体,而所述四个圆柱形凸起物尚未契合于四个中空圆柱体时可防止清洁元件滑脱;所述清洁元件包括一用于包覆住所述长形板体的基底,所述基底靠近四个角落具有四圆孔;以及一凸出于该基底的编织物,它们分布连接于基底的所述四圆孔以内的区域上,而于所述基底包覆住所述长形板体时,所述的凸出于基底的编织物位于长形板体之下,用于以长形板体为衬垫而进行清洁擦拭;该基底的厚度配合所述中空圆柱体的高度,所述基底的材质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布料以吸收脏污;所述长形板体的顶面中央设置有一握把,以利使用者握持。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清洁用具,它包括一一体成形的衬垫装置,衬垫装置的底面用作一清洁元件的衬垫,以使清洁元件进行清洁擦试;以及一设置于衬垫装置的顶面上的扣合装置,用于将清洁元件扣合于衬垫装置的顶面上,以使清洁元件以包覆的形式固定于衬垫装置上。
所述衬垫装置为一一体成形的长形板体,其上分布有数个贯通该长形板体顶面与底面的通孔,用于使使用者于操作清洁用具时,直接通过长形板体的顶面添加清洁剂,而由该清洁元件于长形板体的底面上吸收,以利于操作。
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长形板体顶面中央具有一握把,用于供使用者握持;所述长形板体的顶面周缘还包括有一向上延伸的抵缘,用于使长形板体的顶面形成凹槽状,以便于添加清洁剂时可将清洁剂承接于该底缘以内所形成的凹槽中,而不致侧漏;所述长形板体的底面附设有一软质垫体,用于衬垫于该长形板体与该清洁元件之间,且数个通孔也穿设至所述软质垫体上,以使清洁元件吸收添加于长形板体顶面的清洁剂。
以下通过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目的。
图1是习用的清洁用具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应用于一清洁用具上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扣合装置的放大图;图4为图2的扣合装置与它所搭配的清洁元件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2,一清洁用具20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21,所述扣合装置21包括有一开合装置211、一第一契合装置212、以及一第二契合装置213,其中,开合装置211为用弹性材料制成的一可挠性本体,而清洁用具20为一长形板体20,该长形板体20通过一体成形而制成,长形板体20的顶面中央具有一握把23,以利使用者握持操作;所述可挠性本体211于本实施例中为二长条形可挠性本体,其于位于中段的一第二位置处214与所述长形板体20相结合,而使长条形可挠性本体211位于两端部之一第一位置处215可活动,藉助可挠性本体211的挠曲,而使可挠性本体211的两端部215可以第二位置处214为定点完成与该长形板体20张开与扣合的动作;而于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两个长条形的可挠性本体211,当然亦可只用一个与长形板体20大小相同的可挠性本体,也是中央部分固定但周围可活动,它与本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功能,在此省略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契合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扣座212,所述第二契合装置为四个第二扣座213,每一个第一扣座212包括有一圆柱形凸起物212,它设置在靠近可挠性本体211的两端处215(亦即为第一位置处215)上,而向所述长形板体20凸出,而每一个第二扣座213为一中空的圆柱体213,设置于长形板体20上对应于第一扣座212扣合的位置处,其中空部分216可与圆柱形凸起物212契合,而当第一扣座212与第二扣座213相互扣合时,可将一清洁元件22固定(如图4所示);与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21相配的一清洁元件22,如图4所示,它主要包括一基底221与一凸出于所述基底221的编织物222,所述基底221包覆住长形板体20而固定于长形板体20的顶面,基底221于相对于该四个第二扣座213处具有四个圆孔223,用以套合于第二扣座213的中空圆柱体213外,再将圆柱形凸起物212扣上,则即可固定该清洁元件22,同时,所述四个中空圆柱体213中,每一中空圆柱体213的顶面具有一延伸出的防滑缘216,该防滑缘216用于使四个圆孔223套合于四个中空圆柱体213而四个圆柱形凸起212物尚未契合于四个中空圆柱体213时,可防止清洁元件22滑脱;另外,为提高清洁的效果而设置毛较长的凸出于基底221的编织物222,所述编织物222分布连接于基底221上该四圆孔223以内的区域上,而于基底221包覆住该长形板体20时,编织物222位于长形板体20之下,以将长形板体20作为衬垫进行清洁擦拭,同时,长形板体20上分布有数个通孔201,用于在一边操作的同时将清洁剂直接添加于该清洁元件22的背面上而被清洁元件22吸收,于长形板体20的顶面周缘还包括一向上延伸的抵缘202,用于使长形板体20的顶面形成凹槽状,以便在添加清洁剂时可将清洁剂承接于所述抵缘202以内所形成的凹槽中以不致侧漏,从而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此外,于长形板体20的底面上还附设一软质垫体203,用以衬垫在长形板体20与清洁元件22的基底221之间,这有助于防止基底221的滑动,并且数个通孔202穿设至软质垫体203上,从而使清洁元件22可吸收到添加在长形板体20顶面上的清洁剂。
综上所述,可看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方便和可节约材料的优点,并且基底221的厚度与中空圆柱体213的高度相配合,可使基底221的材质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布料,从而可吸收脏污,而且,如图4的整个清洁元件是用布料制成,则在需清洁时可如同一般衣物那样手洗或丢入洗衣机洗皆可,从而可重复使用而不致受到破坏。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上述实施例予以说明的,但熟悉本技术的人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种种的变型,但这些变型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扣合装置,用于将一清洁元件结合于清洁用具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结合于所述清洁用具上的开合装置,用于完成与清洁用具张开与闭合的动作;一设置于所述开合装置的一第一位置上的第一契合装置;以及一设置于清洁元件与所述第一位置处相对的位置上的第二契合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契合装置相互契合;所述第一契合装置和第二契合装置还与清洁元件相互契合以使该清洁元件固定于清洁用具上,并且使该清洁元件不致因第一契合装置和第二契合装置相契合而受损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为一可挠性本体,其上的一第二位置处结合于清洁用具上,藉助所述可挠性本体的挠曲以使所述可挠性本体以所述第二位置处为定点完成与清洁用具张开与扣合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用具包括一长形板体,所述可挠性本体由二长条形的可挠性本体组成,所述第二位置处处于长条形可挠性本体中段上,所述第一位置处于长条形可挠性本体的两端部上,以使所述长条形可挠性本体的两端部可自由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处为靠近长形板体顶面的四个角落,用于将所述清洁元件以包覆的形式结合于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契合装置为四个第一扣座,所述第二契合装置为四个第二扣座,其中,每一个第一扣座包括一向所述长形板体凸出的圆柱形凸起物,每一个第二扣座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其中空部分可与所述圆柱形凸起物契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上具有四个圆孔,它们位于清洁元件包覆长形板体时所述四个中空的圆柱体处,且可套在四个中空的圆柱体外,藉助所述四个圆柱形凸起物与四个中空圆柱体的契合,而使固定的清洁元件的厚度增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板体上分布有数个通孔,用于将清洁剂添加于所述清洁元件的背面而为该清洁元件所吸收;所述四个中空圆柱体的每一个的顶面具有一延伸出的防滑缘,所述防滑缘用于使清洁元件上的四个圆孔套合于四个中空圆柱体,而所述四个圆柱形凸起物尚未契合于四个中空圆柱体时可防止该清洁元件滑脱;所述清洁元件包括一用于以包覆住所述长形板体的基底,所述基底靠近四个角落具有四圆孔;以及一凸出于所述基底的编织物,它们分布连接于基底的所述四圆孔以内的区域上,而于所述基底包覆住所述长形板体时,所述凸出于基底的编织物位于长形板体之下,用于以长形板体为衬垫而进行清洁擦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厚度配合所述中空圆柱体的高度,所述基底的材质可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布料,以吸收脏污;所述长形板体的顶面中央系设置有一握把,以利使用者握持。
8.一种清洁用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一体成形的衬垫装置,衬垫装置的底面用作一清洁元件的衬垫,以使清洁元件进行清洁擦拭;以及一设置于所述衬垫装置的顶面上的扣合装置,用于将清洁元件扣合于该衬垫装置的顶面上,以使清洁元件以包覆的形式固定于该衬垫装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装置为一一体成形的长形板体,其上分布有数个贯通长形板体顶面与底面的通孔,用于使使用者于操作该清洁用具时直接通过所述长形板体的顶面添加清洁剂,而由该清洁元件于该长形板体的底面上吸收,以利于操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板体顶面中央具有一握把,用于供使用者握持,所述长形板体的顶面周缘还包括有一向上延伸的抵缘,用于使长形板体的顶面形成凹槽状,以便添加清洁剂时可将清洁剂承接于底缘以内所形成的凹槽中,而不致侧漏;所述长形板体的底面附设有一软质垫体,用于衬垫于长形板体与该清洁元件之间,且数个通孔也穿设至该软质垫体上,以使该清洁元件吸收添加于长形板体顶面的清洁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扣合装置,它用于将一清洁元件结合于一清洁用具上,所述扣合装置系包括:一结合于清洁用具上的开合装置,用于完成与该清洁用具张开与闭合的动作;一设置于该开合装置的一第一位置上的第一契合装置;以及一设置于清洁元件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的位置上的第二契合装置,用于与第一契合装置相互契合;其中,第一契合装置和第二契合装置还与清洁元件相互契合以使清洁元件固定于清洁用具上,并且可使清洁元件不致因第一契合装置和第二契合装置相契合而受损坏。
文档编号A47L13/10GK2289513SQ97204640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9日
发明者王尧伦 申请人:花仙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