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用隔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4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用隔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皿的辅助器具。
当前,各类食品烹饪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锅,由于食物与锅底直接接触,所以经常发生食品粘糊锅底的现象。现有的克服这种现象的方法是在新制造的锅内涂以特殊涂层,这种锅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使用、保养要求苛刻,且不完全符合我国传统食品烹饪习惯。另外,目前已在民间大量使用的各种锅已无法采用此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现有各种锅本体不做任何改造,即可直接使用的,有效地防止粘糊锅底现象的锅用隔盘。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前视局部剖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可调支脚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
图1,主隔盘3、副隔盘5均为圆形盘。主隔盘3上沿半径放射线均布若干网孔11,孔径小于等于10mm,大于等于3mm,主隔盘3外缘周边向内占1/4半径的环带内不开网孔。副隔盘5覆盖在主隔盘3的带孔盘面上,副隔盘5的半径大于或等于主隔盘3的3/4半径,其为金属丝网,网孔孔径小于等于2mm。主隔盘3的不开孔环带上等分别设有3个螺套插孔7。如图2,螺套插孔7内套装并固定螺套2,螺套2的内螺纹连接可调支脚1。螺套2与主隔盘3之间设有可旋转的定位卡4,定位卡4为绕螺套2转动的梯形折板。如图3,可调支脚1的上部设有提耳8,中部设有限位块9,其下部设有螺杆10。
图1中的6为主、副隔盘网孔剖视对比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为圆形主隔盘及与主隔盘配套使用的可拆卸丝网副隔盘构成,主隔盘上开有若干孔,边缘设有带提耳的高度可调节的支脚。依据所加工食品固体个体大小及种类,确定在主隔盘上是否加装副隔盘。烹饪前先将支脚的高度调整合适将上述装置置于锅内,然后将待加工的食物及调料放在盘上,锅内加入适量水。此时在隔盘与锅底间形成水浴加热层,从而将传统烹饪过程中锅底部分的导热模式由高温火焰加热锅底锅底与部分食物接触(易出现局部过热炭化粘糊锅底)过程变为高温火焰加热锅底水浴加热层均匀加热隔盘上的食物过程。从而可彻底避免粘糊锅底现象的发生,并完整地保留了我国传统食品烹饪加工工艺。
实施例当烹饪个体较大的食物时,移去主隔盘上的副隔盘,定位卡旋至主隔盘的边缘,直接将主隔盘等组件放入锅内,转动提耳旋转可调支脚至适合高度及平稳后,即可将食物放入,开始加工程序。当烹饪个体较小食物时,如豆、米等,先将副隔盘放在主隔盘上,旋转定位卡将副隔盘卡定后,再将支脚高度调整适合后即可。所述实施方法使被加工食物与锅底之间通过隔盘形成一层高温浴层,既防止了食物与高温锅底直接接触造成局部粘糊又保证了食物可浸在汁液中均匀全面受热,充分满足传统食品加工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从造成粘糊现象的根本原因入手,用高温浴层隔离食物与锅底,从而解决食物因局部过热而粘锅底的问题。2.既不废弃市场上的和正在使用的各种类型、材质的锅,也无须对锅的本体做任何改动,便可方便地直接使用。3.能满足传统食品烹饪过程的需要。4.使用方便、灵活、简捷。特别是调高支脚隔盘可做篦子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锅用隔盘,包括孔盘、丝网、螺栓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主隔盘(3)、副隔盘(5)均为圆形盘;主隔盘(3)上沿半径放射线均布若干网孔(11),主隔盘(3)外缘周边向内占1/4半径的环带内不开网孔;副隔盘(5)覆盖在主隔盘(3)的带孔盘面上;主隔盘(3)的不开孔环带上等分别设有3个螺套插孔(7);螺套插孔(7)内套装并固定螺套(2),螺套(2)的内螺纹连接可调支脚(1);螺套(2)与主隔盘(3)之间设有可旋转的定位卡(4);可调支脚(1)的上部设有提耳(8),中部设有限位块(9),其下部设有螺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用隔盘,其特征在于主隔盘(3)上均布若干网孔(11),孔径小于等于10mm,大于等于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用隔盘,其特征在于副隔盘(5)的半径大于或等于主隔盘(3)的3/4半径,副隔盘(5)为金属丝网,网孔孔径小于等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用隔盘,其特征在于定位卡(4)为梯形折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用隔盘,该隔盘可在食品烹饪过程中防止食品粘糊锅底。设计有可组合使用的主隔盘、丝风副隔盘、定位卡和可调支脚,使用方便、灵活、简捷。其可保证传统食品加工工艺过程的需要。
文档编号A47J37/04GK2330285SQ9820732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涛 申请人:张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