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压安全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71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压安全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烹饪炊具,特别是一种能用以取代现有厨房压力锅的安全型微压烹饪锅。
现有的压力烹饪锅因其烹饪食物时间短、速度快而得以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因锅子本身制造工艺、材质及使用时间、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常有爆锅等安全事故见诸极端,给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及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压力锅所存在的上述弊端,对此结构做大的改进,设计一种既具压力锅优点,又能克服其压力大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不足的微压安全烹饪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种微压安全锅,具体锅体和锅盖,锅体上设有搬动手柄和钩耳,锅盖与锅体间设密封圈,锅盖上设限压阀组件;在锅盖之盖体上方设一横担,在横担与盖体间设中心压簧,并在横担上设盖手柄,在横担两端设开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限压阀重量设计成使锅内压力不超过0.07kg/cm2,当锅内压力达到其设定的压力值时,首先蒸汽压力将限压阀托起,排出锅内蒸汽而达到卸压目的。若限压阀之阀座被堵塞,则当锅内蒸汽压力达到0.07kg/cm2时,盖体的压力将中心压簧压缩,使盖体托起,此时锅内蒸汽通过盖体边缘排出而达到卸压目的,从而达到了微压与安全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
及其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附图为微压安全锅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锅体1和锅盖2两部分组成,在锅体1上设搬动手柄13和钩耳14,锅体1本身由锅底11和锅身12组成,锅身17可做成单层或夹层式保温结构,夹层结构主要由内层121、保温层122及外层123组成,锅盖2与锅体1间设密封圈3,锅盖2上设限压阀组件21,所述的限压阀组件21包括限压阀211和阀座212,在锅盖2之盖体27上方设一横担23,在横担23与盖体27间设中心压簧24,限压阀组件21之阀座212可穿越盖体27及横担23中央,并在横担23上之限压阀周边设盖手柄22,在横担23两端设开盖装置26及隔热套28。
本实用新型的开盖装置26包括起盖按钮261、压盖扣262、活动连接销263及复位簧片25,压盖扣25下端与锅体1上所设之钩耳14扣合,其上端上侧面与起盖按钮261接触,下侧面受复位簧片25之端部抵顶。
当需开盖或合盖时,只需用手按压起盖按钮,此时起盖按钮即压下压盖扣262之上端,根据杠杆原理,压盖扣262之下部即脱离钩耳14,从而使锅盖2与锅体1脱离扣合状态而将盖揭开。合盖方法与开盖方法相同,不再赘叙。
权利要求1.一种微压安全锅,具有锅体和锅盖,锅体上设有搬动手柄及钩耳,锅盖与锅体间设密封圈,锅盖上设限压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在锅盖[2]之盖体[27]上方设一横担[23],在横担[23]与盖体[27]间设中心压簧[24];并在横担[23]上设盖手柄[22],在横担[23]两端设开盖装置[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安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盖装置[26]包括起盖按钮[261]、压盖扣[262]、活动连接销[263]及复位簧片[25],压盖扣[262]下端与锅体[1]上所设之钩耳[14]扣合,其上端上侧面与起盖按钮[261]接触,下侧面受复位簧片[25]之端部抵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压安全锅,其特征在于在横担[23]两端设隔热套[28]。
专利摘要一种微压安全锅,由锅体与锅盖组成,其主要特征是在锅盖之盖体上方设一横担,在横担与盖体之间设一中心压簧,利用限压阀与中心压簧来双重限定锅内蒸汽压力,从而克服现有压力锅安全性能不高的缺陷,是现有压力烹饪锅的替代产品。
文档编号A47J27/08GK2337909SQ9823148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寿民 申请人:李寿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