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351154阅读:1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烛芯的特殊制造方法,以稳定蜡烛燃烧时的吸油稳定性,提高与空气的溶合性及燃烧面积,达到无烟的燃烧效果。
以传统的蜡烛而言,主要采用由棉绳制成的烛芯,外缘包覆适当直径的烛条(蜡条)所组成。该棉绳烛芯的吸油性特佳,但却因为密度小、表面粗糙、线径小等因素,以致在燃烧时会吸收过多的蜡油,且无法提供足够的面积来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因而无法完全燃烧,相对会产生过多的黑烟。另外,该棉绳在捻纱时,因捻股缠绕不实或不均匀,会使线径大小不一(即表面凹凸粗糙不平),以致于在吸油与燃烧时,会发生忽大忽小、忽明忽暗的不稳定现象。
有业内人士研究及申请台湾发明专利并获准授权,专利号第85114382号“一种少烟及烛焰稳定之蜡烛制造法”,其制法如

图1所示,将竹条经泡水、滚粉、风干、进蜡、冷却、等径处理等过程,将该竹条制成前后等径的烛芯;同时利用模具将蜡油灌制成一蜡条,蜡条的中心预留有一芯孔,提供烛芯穿置组合成一蜡烛。但类此的烛芯制造方法,虽然可以改善前述烛芯表面凹凸粗糙不平的问题,但却因为它是利用竹条泡水后再滚沾木质混合粉末,使其不但具有密度低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在于它在滚沾木质混合粉末后,要先经过风干,再经模具做等径处理,虽能使表面平整,却无法改善内部低密度及密度不均所造成吸油不稳定的问题,以致于在燃烧时会产生过量的黑烟,同时也增加制造上的不便,皆是其最大的问题。
有鉴于前述已有技术制成的烛芯,因密度低及不均匀而造成吸油性不稳定,导致制成的蜡烛在燃烧时会有不稳定现象及产生不同程度的黑烟;特别是在因制造方法不当所造成不易制造及燃烧时不稳定、过量黑烟等问题。因此,改变烛芯构造来增加蜡烛助燃性,有效抑止黑烟产生等,皆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得到的烛芯质地密实、表面平整,改善传统蜡烛燃烧不稳定及产生黑烟等问题,并使烛芯更容易制造、且燃烧更为稳定及无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为先制出烛芯,同时配合灌模制成具有芯孔的蜡条,再将烛芯穿置于蜡条的芯孔内组合成一无烟蜡烛;其特征在于烛芯的制作主要包括搅拌、揉团、射出成型、干燥、浸蜡过程,其中,搅拌操作是将多种粉末原料搅拌均匀混合,该粉末原料主要是木质粉末和粘粉以10∶2的重量份数比混合;揉团是将已混合均匀的粉末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团状原料,该粉末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2;而射出成型则是先将该团状原料置于射出成型机内,再将竹条插置于射出成型机的模具预留的小孔内,利用射出成型机将该团状原料高压射出包覆于竹条表面,令竹条表面均匀披覆极密实、直径一致且平整光滑的可燃性材料,制成烛芯素胚。
其中,该射出成型机的射出头可设为圆形、十字形或梅花形。
将烛芯素胚再浸泡于蜡油中,使其表面再披覆一层蜡油,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无烟烛芯。
图1为本发明之前已有技术的制造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制成无烟蜡烛成品的实施例图。
以下接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功效做一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所示的本发明制造流程图,本发明主要利用竹条作为烛芯的骨干,再于该竹条表面均匀披覆一层表面平整光滑的可燃性原料。其制造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搅拌将多种粉末原料搅拌均匀混合,该粉末原料主要是以木质粉末和粘粉依10∶2的重量份数比混合得到;
揉团将已混合均匀的粉末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团状原料,该粉末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2;射出成型先将该团状原料置于射出成型机内,截取适当长度与直径的竹条作为骨干插置于射出成型机的模具预留小孔内,利用射出成型机将团状原料高压射出包覆于竹条表面,于竹条表面均匀披覆极密实、直径一致且平整光滑的可燃性材料,制成烛芯素胚;其中,该射出成型机的射出头可设为圆形、十字形或梅花形。
干燥、浸蜡将烛芯素胚再浸泡于蜡油中,使其表面再披覆一层蜡油,即可得到一种无烟烛芯;灌模利用模具将蜡油灌制成预留有芯孔的蜡条;组装将烛芯插置入蜡条所预留之芯孔内,共同组成一无烟蜡烛。如图3所示的组成结构,其中,该烛芯3插置入蜡条4所预留的芯孔41内后,该烛芯3的底端可螺锁固定在一底座2的螺帽21,而该底座2设置于一杯状的承座1里。
配合前述的说明得知,本发明与一般蜡烛或前述在先技术在针对烛芯制造上最大区别,在于本发明是将粉末原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揉合成团状原料,最后利用射出成型机将原料加压披覆于竹条表面。因而在提供产业实际应用制造,以及制成的无烟蜡烛供消费者使用上,可获得如下之显著增益或功效。
(1)缩短制程,节省工时、人力与相对成本。利用射出成型机将原料加压披覆于竹条表面,可解决上述技术必须先将竹条浸水沾湿后再滚沾粉末所造成烛芯表面不平整的现象,以及必须再做等径处理之缺点。
(2)烛芯表面均匀且密实披覆可燃性原料,尤其形成表面平整光滑及一致的直径。是以,完全可解决在先技术因竹条滚沾粉末所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以及质地密度低的缺点。
(3)燃烧使用时,可以抑止黑烟并可增加燃烧稳定性。因本发明质地均匀且表面平整,可以稳定吸油,使蜡烛能以一致的面积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溶合,达到稳定燃烧,使火焰明亮且能有效抑止产生黑烟。相对可解决因质地密度不均匀及表面粗糙不平整,所造成吸油燃烧火焰不稳定及产生过量黑烟之缺点。
虽本发明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即凡依本发明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应为本发明的范围所涵盖,其界定应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为先制出烛芯,同时配合灌模制成具有芯孔的蜡条,再将烛芯穿置于蜡条的芯孔内组合成一无烟蜡烛;其特征在于烛芯的制作主要包括搅拌、揉团、射出成型、干燥、浸蜡过程,其中,搅拌操作是将多种粉末原料搅拌均匀混合,该粉末原料主要是木质粉末和粘粉以10∶2的重量份数比混合;揉团是将已混合均匀的粉末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团状原料,该粉末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2;而射出成型则是先将该团状原料置于射出成型机内,再将竹条插置于射出成型机的模具预留的小孔内,利用射出成型机将该团状原料高压射出包覆于竹条表面,令竹条表面均匀披覆极密实、直径一致且平整光滑的可燃性材料,制成烛芯素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射出成型机的射出头可设为圆形、十字形或梅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烛芯素胚再浸泡于蜡油中,使其表面再披覆一层蜡油,得到无烟烛芯。
全文摘要
一种无烟烛芯及无烟蜡烛制造方法,将木质粉末和粘粉均匀混合后,加入适量水予以揉合成软硬适中的团状原料,置入射出成型机内;另将竹条插置于射出成型机的模具所预留小孔内,利用射出成型机将团状原料高压射出包覆于竹条表面,经干燥、浸蜡等过程制成烛芯;同时配合灌模制成具有芯孔的蜡条,再将烛芯穿置于蜡条的芯孔内组合成一具有高密度、表面平整光滑的烛芯的蜡烛,在燃烧时可以获得无烟的燃烧效果。
文档编号C11C5/00GK1269396SQ99105439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6日
发明者刘朝居 申请人:刘朝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