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空气净化功能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29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空气净化功能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桶装水式饮水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空气净化功能的饮水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用桶装水已走进千家万户和办公场所,但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桶装水式饮水机的补充空气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由大气补充至桶装水内部,因此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飞虫等可能对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造成纯净水不净的情况,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未经处理的空气进入现有桶装水式饮水机内部的饮用水的途径有一是从支承座与饮水机机体连接处的空隙进入,二是从支承座底部两侧面开的排水孔进入,排水孔的作用本来是将人们在更换桶装水时,顺着进气管管壁流至支承座内的饮用水排至饮水机内而防止支承座内积水的现象,但是同时也导致了饮用水与大气直接相通。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7209961介绍了一种水瓶式饮水机用空气过滤器,但是它仅是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装置,而对于饮水机上能导致大气与饮用水直接相通的有关结构未作改进,因而实际上不能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使进入饮水机内的补充空气能得到净化的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饮水机机体、位于饮水机机体顶部的桶装水支承座、安装于支承座底部的进气管、聪明盖和出水管,在前述支承座底部两侧不设排水孔,在进气管外壁上套有O型密封圈,在支承座与饮水机机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在支承座顶面上开有多个小孔,在小孔内装有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进气管管壁上加装了O型密封圈,这样能防止更换桶装水时饮用水顺着进气管管壁流下造成支承座内积水的现象,因而本实用新型同时取消了排水孔,堵住了未经处理的空气直接进入饮水机内部的途径之一;2.本实用新型在支承座与饮水机机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使支承座与饮水机机体间无间隙,堵住了未经处理的空气直接进入饮水机内部的另一条途径;3.本实用新型在支承座顶部面上开有多个小孔,在小孔内装有空气过滤器,这样饮水机需要的补充空气经小孔过滤后再进入饮水机内。这样,本实用新型可完全杜绝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和飞虫进入饮用水内,且不改变原饮水机主体结构和使用方法,更改简便,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桶装水式饮水机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饮水机机体,这一部分结构与
图1所示现有的桶装水式饮水机的机体1相同,在饮水机机体的顶部为桶装水支承座2,支承座2与饮水机机体相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可防止空气直接由连接处的空隙进入饮水机内部,在支承座2顶面上开有多个小孔4,在小孔4内装有空气过滤器5,饮水机所需的补充空气可由这些小孔4经过滤后进入饮水机内部,在支承座2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6、聪明盖7和出水管8,进气管6、聪明盖7和出水管8的结构也与
图1所示现有饮水机相同,只是在进气管6外壁上套有两圈O型密封圈9,以防止更换桶装水11时饮用水顺进气管6管壁流下至支承座2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支承座2的底部两侧不再设有如
图1所示的排水孔10。从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杜绝了未经处理的空气直接与饮水机内部相通,所有进入饮水机内部的补充空气均是由支承座2顶面的小孔4经过滤后再进入饮水机内部,防止了补充空气对饮用水的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具空气净化功能的饮水机,包括饮水机机体、位于饮水机机体顶部的桶装水支承座(2)、安装于支承座(2)底部的进气管(6)、聪明盖(7)和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座(2)的底部两侧不设排水孔(10),在进气管(6)外壁上套有O型密封圈(9);在支承座(2)与饮水机机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在支承座(2)顶面上开有多个小孔(4),在小孔(4)内装有空气过滤器(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空气净化功能的饮水机,包括饮水机机体、位于饮水机机体顶部的桶装水支承座、安装于支承座底部的进气管、聪明盖和出水管,在前述支承座底部两侧不设排水孔,在进气管外壁上套有O型密封圈,在支承座与饮水机机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在支承座顶部面上开有多个小孔,在小孔内装有空气过滤器。本实用新型可杜绝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和飞虫进入饮用水内,且不改变原饮水机主体结构和使用方便,更改简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47J31/00GK2383446SQ99216240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日
发明者李国平 申请人:李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