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35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面图片(或照片)展示功能的立体透明方块组,其可作为相框、观赏用装饰品、桌面文镇及笔筒、文具盒使用。
一般大众喜欢将相片置于相框内并放置于显眼处,以作为观赏装饰用,但缺点在于一个相框只能展示一张照片,而且体积大占空间。另在直立放置时,是以背面的脚架来支撑相框,因此稳定性不高,易在碰撞倒下时使镜面破裂,故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型独特、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多、使用方便的透明方块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由一透光本体及围绕在透光本体四周边的透光板共同组成,在透光本体的四周壁面至少设有二个小孔,且小孔内嵌入有小磁块;另在四块透光板的内壁面也至少设有二个小孔,这些小孔并与前述透光本体四周壁面小孔相互对称设置,且小孔内也嵌入有小磁块。当透光本体与四个透光板面对接触后,可借小磁块与小磁块之间的吸磁作用而使透光本体与四透光板稳固结合;另在透光本体与四透光板的接触面间可置入图片(或相片),而使本实用新型现出四张图片的视觉观赏功能。
透光本体可由二个矩块相互叠合而成,两矩块的接触面设有若干对称的小孔,于小孔内嵌入有小磁块。当上、下两矩块面对面接触时,可借由小磁块与小磁块之间的相互吸磁而稳固结合;另在两矩块接触面间可置入正反二张图片,而使本实用新型现出六张图片的视觉观赏功能。
四个透光板的两侧端可制成斜向导角,由导角与导角的配合而使四透光板结合成为一方形体。
透光本体的两矩块接触面分别设有对称的浅槽,在两浅槽内置入一个钱币或纪念币。供作为观赏钱币之用。
透光本体的两矩块接触面分别设有对称的储槽,储槽的上方设有缺口,缺口能以其中一板块将其封盖。借此能达到观赏图片与储钱双重使用功能。
透光本体的两个矩块各具一凹槽,两凹槽可上下对合。
仅保留下方矩块与四块透光板的组合。
上方矩块可悬空吸固在四块透光板上方。
上方矩块可悬空吸固二或三块透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各接触面放置相片后,依视觉角度的不同,最多可同时看到三张图片的图案。
2、造型与视觉突出,具有装饰或摆饰效果。
3、造型稳固,易于折卸、组装,使用方便。
4、可作为桌面上的文镇、文具盒、笔筒等使用。
5、可将本体接触面中央开挖凹槽置放钱币,则可兼作为纪念币或钱币展示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分解图图2为
图1立体透明方块组的组合图图3为
图1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全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种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分解图图5为图4立体透明方块组的组合图图6为图4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全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分解图图8为图7立体透明方块组的组合图图9为图7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分解图
图11为
图10立体透明方块组的组合图
图12为
图10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全剖视图
图13为
图10立体透明方块组取出上方矩块后的组合图
图14为
图13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全剖视图
图15为
图10立体透明方块组提升上方矩块后的组合图
图16为
图15立体透明方块组的全剖视图
图17为
图15立体透明方块组的二透光板取离后的组合图
图18为
图17立体透明方块组取出上方矩块后的组合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以二片透光板组合图片的实施例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以一片透光板夹合图片的实施例图如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揭示出一立体透明方块组20的分解构造,该立体方块组20包括由二个透明矩块1、2组成的透光本体10及四个固定在透光本体10四周的透光板3、4、5、6共同组成。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上述中,透光本体10设在中央,而四个透光板3、4、5、6分别固定在本体10的四周,为使四个透光板3、4、5、6的两侧端能紧密结合,可将板块两侧制成45度的导角31-61,借导角与导角的配合而使四板块3、4、5、6能结合成一方形体。
前述透光本体10由两相同形状的矩块1、2上下叠合而成(或二矩块一体成型为一方块),当以两矩块1、2实施时,两者的接触面设有若干上下对称的小孔11、21(至少设置二个小孔为较佳),于小孔内嵌入有小磁块7、当上、下两矩块1、2面对面接触时,可借上、下小磁块7,当上、下两矩块1、2面对面接触时,可借上、下小磁块7之同性相吸而稳固结合,如图3所示。
其次,在矩块1、2的四壁面至少设有一个小孔12、22,且小孔内嵌入有小磁块7;另在四个透光板3、4、5、6的内壁面也至少设有二个小孔32-62,该些小孔并与前述小孔12、22相互对称设置,且小孔内也嵌入有小磁块7。当透光本体10与四个透光板3-6面对面接触时,可借小磁块7与小磁块7之间的相互吸磁而使透光本体10与四透光板3-6稳固结合,如图2、图3所示。
前述中,矩块1与矩块2之间可置放二张正反叠合的图片8(或相片),而透光本体10四周壁面与透光板3、4、5、6之间可置放一张图片9(或相片)。在前述透明方块组20稳固结合后,可由不同角度看见透明方块组20每面的图片8、9,因此透明方块组20可呈现出六面图片的视觉效果。
如果透光本体10是一体成型的方块实施(由二个矩块一体组合为一),则本实用新型能呈现出四张图片9的视觉效果。
如图4揭示出本实用新型另种立体分解图。本图与
图1的构造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处在于矩块1与矩块2之接触面分别设有对称的浅槽13、23,在两凹槽未闭合之前可先置入一或二个钱币30(或纪念币),在方块20组合完成后即如图5、图6所示,可供作为观赏之用。由本实用新型实施,可呈现出四张图片9与一或二个钱币30的观赏功能。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立体分解图,本图与
图1构造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矩块1与矩块2是采左右叠合,且接触面分别设有对称的储槽14、24,储槽的上方设有缺口15、25。当透明方块组20在组合完成后即如图8、图9所示,此时可将钱币30由透光本体10的缺口15、25中投入,另再以其中一板块3、4、5、6将缺口15、25封盖,即能使钱币30不从缺口中胶落。借此达到观赏与储钱的双重使用功能。

图10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立体分解图,本图与
图1不同之处在于二个矩块1、2各具一凹槽16、17,两凹槽可上下对合,在透明方块组20组合完成后即如
图11、
图12所示,其内部凹槽空间可作为小型文具收纳用,而透光本体10四周可夹置四张图片9以供欣赏。
如果我们将上方的矩块1取出,保留下方的矩块2,则可形成如
图13所示的型态,此时透明方块组20可作为笔筒如
图14所示或盒体使用。
此外,我们也能将上方的矩块1上升如
图15所示,并借矩块1四周小磁块7与四透光板3、4、5、6内面上方的小磁块7相互吸磁后,而保持悬空固定的状态如
图16,此时的矩块1可作为小文具置放用,同时透光本体10四周可夹置四张图片9以供欣赏。
如果将前述组合体的其中二块透光板4、6(或3、5)取离(如
图17所示),则能清楚看见上方矩块1的悬空型态,而且也能以此实施。再者,若将上方矩块1取离如
图18所示,则成为一筒单的盒体使用。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透光板3、4、5、6更能以双片夹合一图片9(如
图19所示)的方式成为一筒单的相框,并可置于桌面上置放。另外,透光板3、4、5、6还能以单片方式夹合图片9而吸固在铁杆(如图20所示)或铁板上等,进而成为一阳春型相框。
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衍生出多种变化,以提供使用者多种用途,故不失为一种变化多、用途多的立体透明方块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由一透光本体及围绕在透光本体四周边的透光板共同组成,在透光本体的四周壁面至少设有二个小孔,且小孔内嵌入有小磁块;另在四块透光板的内壁面也至少设有二个小孔,这些小孔并与前述透光本体四周壁面小孔相互对称设置,且小孔内也嵌入有小磁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透光本体可由二个矩块相互叠合而成,两矩块的接触面设有若干对称的小孔,于小孔内嵌入有小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四个透光板的两侧端可制成斜向导角,由导角与导角的配合而使四透光板结合成为一方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透光本体的两矩块接触面分别设有对称的浅槽,在两浅槽内置入一个钱币或纪念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透光本体的两矩块接触面分别设有对称的储槽,储槽的上方设有缺口,缺口能以其中一板块将其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透光本体的两个矩块各具一凹槽,两凹槽可上下对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仅保留下方矩块与四块透光板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上方矩块可悬空吸固在四块透光板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特征在于上方矩块可悬空吸固二或三块透光板。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多面图片展示功能的透明方块组,其由一透光本体及围绕在透光本体四周边的透光板共同组成,在透光本体的四周壁面及四块透光板的内壁面设有小孔,在这些小孔内设置有小磁块。当透光本体与四个透光板面对接触后,可借小磁块与小磁块之间的吸磁作用而使透光本体与四透光板稳固结合;另在透光本体与四透光板的接触面间可置入图片,在透明状态下看见图片图案,达到多面展示功能,还可兼具笔筒、文具盒使用。
文档编号A47G1/06GK2389566SQ9921697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6日
发明者叶斯应 申请人:叶斯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