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53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
现有的滑板车一般由踏板、车轮、车把、折叠机构、刹车装置构成。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包括轴套、支撑杆、定位架等部件。轴套与支撑杆、定位架与踏板之间均采用焊接工艺加工,使得折叠结构加工工序复杂,不但影响其外观而且加工速度也较慢。另一种折叠机构则包括轴套、上下两折叠杆等部件,但此种折叠机构在使用时,要将卡点按出定位孔,折叠杆才可转动,由于卡点较小,将卡点按出定位孔较不方便,使得折叠机构的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方便的滑板车折叠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滑板车轴套上端与上折叠杆铰接,下端与踏板前端相铰接,下折叠杆铰接于踏板上;下折叠杆与上折叠杆通过一共同支点相铰接;两折叠杆铰接处设有定位滑道,定位滑道两端部宽度大于定位滑道宽度;在折叠杆中设有与定位滑道相应定位锁杆;锁杆与下折叠杆内壁间设有弹簧,锁杆颈部直径与滑道宽度相应,锁杆中部直径与滑道两端宽度相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两折叠杆铰接处设有定位滑道,折叠杆中设有与定位滑道相应定位锁杆;锁杆与折叠杆侧壁间设有弹簧,锁杆颈部直径与滑道宽度相应,锁杆中部直径与滑道两端宽度相应;使得折叠或打开滑板车都十分方便。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杆部示意图(定位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杆部示意图(折收过程中)。

图1、图2所示滑板车轴套1上端与上折叠杆2铰接,下端与踏板3前端相铰接,下折叠杆4铰接于踏板3上;下折叠杆4与上折叠杆2通过一共同支点5相铰接。在折叠杆铰接处设有定位滑道6,定位滑道两端部7宽度大于定位滑道宽度;在折叠杆中设有与定位滑道相应定位锁杆8;锁杆8与下折叠杆4内壁间设有弹簧9,锁杆颈部10直径与滑道宽度相应,锁杆中部11直径与滑道两端宽度相应。
如图3所示,当滑板车处于定位状态时,锁杆中部11在弹簧9的作用下卡入定位滑道端头部。此时,由于锁杆中部直径大于滑道宽度,使得折叠杆被锁定于定位滑道的端头部。
如图4所示,当需要改变滑板车的折叠或打开状态时,按动锁杆8,此时锁杆颈部进入滑道,此时便可折叠或打开滑板车。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滑板车轴套上端与上折叠杆铰接,下端与踏板前端相铰接,下折叠杆铰接于踏板上;下折叠杆与上折叠杆通过一共同支点相铰接;两折叠杆铰接处设有定位滑道,定位滑道两端部宽度大于定位滑道宽度;在折叠杆中设有与定位滑道相应定位锁杆;锁杆与下折叠杆内壁间设有弹簧,锁杆颈部直径与滑道宽度相应,锁杆中部直径与滑道两端宽度相应。
专利摘要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滑板车轴套上端与上折叠杆铰接,下端与踏板前端相铰接,下折叠杆铰接于踏板上;下折叠杆与上折叠杆通过一共同支点相铰接;两折叠杆铰接处设有定位滑道,定位滑道两端部宽度大于定位滑道宽度;在折叠杆中设有与定位滑道相应定位锁杆;锁杆与下折叠杆内壁间设有弹簧,锁杆颈部直径与滑道宽度相应,锁杆中部直径与滑道两端宽度相应;使得折叠或打开滑板车都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A63C17/00GK2445769SQ0021895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4日
发明者姚湘江 申请人:姚湘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