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正背两面有不同标示的中国象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95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正背两面有不同标示的中国象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传统中国象棋的基础上改进的象棋。这种象棋的棋子中的车、马、炮三种棋子具有新的构造,其构造特征是棋子的正、背两面的标示不同。在这基础上给正、背两面规定不同的走法,对局时,这三种棋子的正、背两面可按照对局双方的约定选择一面和其它棋子搭配使用,目的是增加象棋的复杂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目前的传统中国象棋,红、黑方各有两组走法及威力完全相同的车、马、炮,对局时,棋盘上就有四车、四马、四炮威力完全相同。欲求和者,往往可以寻机大量兑子使局面简化而迅速成和,娱乐性和观赏性大打折扣。
本实用新型除了棋子中的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构造外,其它棋子的构造及棋盘都与传统中国象棋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构造与传统中国象棋中的这三种棋子的构造的区别在于,传统中国象棋的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正面分别标有“车”、“马”、“炮”,背面没有标示,或者背面的标示与正面完全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正、背两面都分别标有“车”、“马”、“炮”,但采用了不同的标示法,正、背两面能明显区分。具有这一构造特征(正、背两面有区别)的标示法有很多形式,只要其中一面带有圆圈、方形框、某种花纹等标记以示区别就可以。


图1就是其中一例(对局双方的这三种棋子的标示法相同,用红、黑色相区别)正面分别标有“车”、“马”、“炮”,背面也分别标有“车”、“马”、“炮”,但比正面字体小,带有一同色圆圈使其与正面明显区分。
本实用新型的车、马、炮三种棋子在棋盘上,可选择使用正面,也可选择使用背面。但使用正面和使用背面的走法不相同。当使用正面时,这三种棋子的走法与传统中国象棋中的车、马、炮的走法完全相同。当使用背面时,车、炮两种棋子的威力范围以棋盘界河的本方河沿为分界线,在本方河沿的任何一边的走法都与传统中国象棋中的车、炮的走法相同,但如欲调车、炮到本方河沿的另一边去实现攻防,必须行经本方河沿。如在图2中(在棋图图2、图3、图4中,白底黑字的阳字代表红方棋子,黑底白字的阴字代表黑方棋子)红八路车可直接吃黑2路车,但黑2路车不能直接吃红八路车,黑2路车如欲邀兑红八路车,需走车2进4;红一路车如欲进到黑方底线叫将,需先走车一进三至本方河沿,再才能走车一进五叫将;黑6路炮如欲退回士位防守,需先走炮6退3至本方河沿,再才能走炮6退4回士位;马使用背面时的走法也是走“日”,但允许走“绊腿”。如在图2中,黑方马4进2、马4进3或马4退5都是允许走法。
本实用新型比较典型的对局如图3所示,图中红、黑方各有一组车、马、炮用正面,另一组车、马、炮用背面。图4是让子局的一个例子,可认为是红方让半车。
在图3中,由于每方的六颗主力棋子的走法各不相同,威力也各有差异,所以对局时的局面比传统中国象棋更为复杂,因大量兑子而迅速入和的局面会更少见,大大增强了象棋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在一些古代的著名棋谱中,如《梅花谱》、《桔中秘》等,所列棋局皆以炮局为多,多数的棋手亦喜用炮,这是因为炮比较机动灵活,攻击力也较强,而马在开局、中局阶段,由于棋盘上棋子较多,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往往难以发挥较强的攻击效能,所以马局一般都是防守型的布局,如屏风马、反宫马等。但在图3中,对局双方各有一马无“绊腿”,因而马在开局、中局阶段的进攻价值大大提高,相应地,对局双方的攻防战术也会更加丰富。与传统中国象棋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可布出形式多样的让子局。如果本实用新型的车、马、炮都使用正面,则是一副没有任何改变的传统中国象棋,易于广大传统象棋爱好者接受。
权利要求1.一种在传绕中国象棋的基础上改进的象棋,其特征在于棋子中的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构造,这种构造特征就是棋子的正、背两面的标示有区别。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马、炮三种棋子,正面分别标有“车”、“马”、“炮”,背面也分别标有“车”、“马”、“炮”,但采用不同的标示法,正、背两面在棋盘上能明显区分。
专利摘要车马炮三种棋子的正背两面有不同标示的中国象棋是一种在传统中国象棋的基础上改进的象棋。这种象棋的棋子中的车、马、炮三种棋子具有新的构造,其构造特征是棋子的正、背两面的标示不同。在棋盘上能明显区分。如图(也可采用具有这一构造特征的其它标示法)。在这基础上给正、背两面规定不同的走法,对局时,这三种棋子的正、背两面可按照对局双方的约定选择一面和其它棋子搭配使用,目的是增加象棋的复杂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文档编号A63F3/02GK2617441SQ0022988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9日
发明者黎高桦 申请人:黎高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