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绣球舞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230阅读:1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绣球舞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间娱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舞龙装置。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舞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舞龙运动中,有布龙即龙头、龙身、龙尾用布连成一整体,还有断龙即龙头、龙身、龙尾各自独立,龙身分成多节,各节间也独立,舞者手持龙头、各节龙身、龙尾上设的手柄依舞蹈动作舞动等形式。以上舞龙在丰富民间娱乐活动,宏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点的同时,存在着形式单一,龙身变化少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独特的新型绣球舞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绣球舞龙,由按传统设计的龙头、龙尾、龙头手柄、龙尾手柄和新形龙身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分成多节,每节龙身由两个绣球和龙身手柄组成,所述的龙身手柄为一棍形,在棍形龙身手柄顶端设有轴向卡槽,在卡槽下部设有横向托架,横向托架与棍形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绣球的相邻外沿卡在龙身手柄的卡槽内,并两个绣球分别与所接触的托架部牢固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舞龙的结构形式,故结构新颖独特,在舞动过程中还可组成需要的简单汉字,为传统的中华舞龙又增添了新的形式。


图1为绣球舞龙示意图。
图2为绣球骨架雏形。
图3为绣球的空心球状结构。
图4为龙身手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绣球舞龙的龙头8、龙头手柄9、龙尾11、龙尾手柄12可采用现有的断龙的龙头、龙头手柄、龙尾、龙尾手柄的结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龙虽然是一个抽象的被中华民族神化了的动物,但它的头尾形式已在人们的头脑中有了大致形状。绣球舞龙的龙身分成多节,每节龙身由两个绣球10和龙身手柄7组成,龙身手柄7为一棍形,在棍形龙身手柄7的顶端设有轴向卡槽5,在卡槽5下部设有横向托架6,横向托架6与棍形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绣球10的相邻的外沿卡在龙身手柄7的卡槽5内,两个绣球10分别与所接触的托架6部牢固连接。所述的绣球10的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大的空心球状结构内包含着一个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大的空心球状结构与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外表面包裹有绘有各种图案的彩色包裹物及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一直径的两个端点设有固定绳4,用固定绳4固定在大的空心球状结构的直径的两个端点上。所述的空心球状结构是这样的由六个大圆环1组成绣球骨架雏形,每个大圆环1与其相邻的四个大圆环相切,切点2牢固连接。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近似于空心球形的骨架雏形。六个大圆环1上相邻的三个切点2组成了一近似三角形,该骨架雏形上共有八个这样的近似三角形,见附图2。再制做八个相等的小圆环3,小圆环3做成近似三角形的外接圆形,将小圆环3附在空心球形骨架上的近似三角形上,小圆环3与近似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牢固连接。所述的绣球10的外沿可以是大圆环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小圆环的一部分,最好取大圆环与小圆环的连接点。在舞动过程中,由于龙头、龙身、龙尾是分离的,龙身的每节间也是分离的,故舞动灵活,可组成简单的汉字。
权利要求1.一种绣球舞龙由按传统设计的龙头(8)、龙尾(11)、龙头手柄(9)、龙尾手柄(12)和新形龙身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分成多节,每节龙身由两个绣球(10)和龙身手柄(7)组成,所述的龙身手柄(7)为一棍形,在棍形龙身手柄(7)顶端设有轴向卡槽(5),在卡槽(5)下部设有横向托架(6),横向托架(6)与棍形龙身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绣球(10)的相邻外沿卡在龙身手柄(7)的卡槽(5)内,两个绣球(10)分别与所接触的托架(6)部牢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球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绣球(10)由一个大的空心球状结构内包含着一个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大的空心球状结构与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相似,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外表面包裹有绘有各种图案的彩色包裹物,略小的空心球状结构一直径的两个端点设有固定绳(4),固定绳(4)固定在大的空心球状结构的直径的两个端点上;所述的空心球状结构是由六个大圆环(1)组成绣球骨架雏形,每个大圆环与其相邻的四个大圆环相切,切点(2)牢固连接,六个大圆环(1)上相邻的三个切点组成了一近似三角形,该骨架雏形上共有八个这样的近似三角形,由八个相等的、近似三角形的外接圆形的小圆环(3)附在空心球形骨架上的近似三角形上,小圆环(3)与近似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牢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绣球舞龙,由按传统设计的龙头、龙尾、龙头手柄、龙尾手柄和新形龙身组成,所述的龙身分成多节,每节龙身由两个绣球和龙身手柄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舞龙的结构形式,故结构新颖独特,在舞动过程中还可组成需要的简单汉字,为传统的中华舞龙又增添了新的形式。
文档编号A63J99/00GK2456796SQ0026533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1日
发明者戎云鹏 申请人:戎云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