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571阅读:2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游戏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吹泡泡的装置。
吹泡泡是儿童喜爱的是一种游戏,同时泡泡也用于布置一些文艺演出的场景。现在在儿童玩具中所使用的吹泡泡装置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它主要包括一个装泡泡液的壳体,和一个蘸取泡泡液并产生薄膜的环状体和手柄。每吹完一次后要重新蘸取,不能连续操作,吹出的泡泡也比较小,所产生的娱乐效果较差。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产生具有良好效果的泡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连续的吹出泡泡、产生的泡泡大、操作方便的泡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壳体中有一个将壳体分成储液腔与储压腔的中间隔板,它还包括一根横穿两个腔体的转动轴,在转动轴的储压腔端安装叶轮,在转动轴的储液腔端安装蘸液机构,储压腔上带有进气口,储压腔与蘸液机构之间有出气口,壳体的出液腔上有泡泡出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如下结构特征1、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有套筒。
2、所述的蘸液机构为格栅,格栅与转动轴垂直安装,出气口位于中间隔板的中上部并与中间隔板呈仰角。
3、所述的蘸液机构为筛网滚筒,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的套筒与储压腔相通,出气口位于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的套筒上并与转动轴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壳体用中间隔板分割成储压腔与储液腔,在储压腔与储液腔中分别设置叶轮与蘸液机构,并且叶轮与蘸液机构安装与同一转动轴上,用气源带动叶轮转动,并同时带动蘸液机构转动,储压腔中会产生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同时在出气口有压缩气体吹出,将蘸在蘸液机构上的泡泡液薄膜吹出产生泡泡。本泡泡机可以连续长时间输出泡泡,吹出的泡泡数量多、个头大,具有更好的观赏性与娱乐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儿童玩具,也可以作为一种专业的吹泡泡装置使用。其气源即可以是人工吹气,也可以用吹风机、气泵、压缩气瓶等机械装置吹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结合
图1和图2。泡泡机的组成包括壳体2。壳体中有一个将壳体分成储液腔5与储压腔6的中间隔板7。储液腔的侧壁上带有出泡口15。它还包括一根横穿两个腔体的转动轴8。在转动轴的储压腔一端安装叶轮1。在转动轴的储液腔端安装蘸液机构,该蘸液机构为格栅3,格栅与转动轴垂直安装。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有套筒10。储压腔上带有进气口9。储压腔与蘸液机构之间的出气口4位于中间隔板的中上部并与中间隔板呈仰角,仰角的角度为0-35°。当用嘴或者是鼓风机、压缩空气瓶等设备向进气口中吹气,气体带动叶轮转动,同时带动格栅转动,格栅上蘸有泡泡液,泡泡液在格栅上的孔处形成薄膜,同时气体从出气口朝薄膜处吹去,产生泡泡。
结合图3和图4。它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其蘸液机构为为网状滚筒13,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的套筒与储压腔相通,储压腔与蘸液机构之间有出气口14位于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的套筒上并与转动轴垂直。出泡口16位于储液腔的上部。
权利要求1.一种泡泡机,它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中有一个将壳体分成储液腔与储压腔的中间隔板,它还包括一根横穿两个腔体的转动轴,在转动轴的储压腔端安装叶轮,在转动轴的储液腔端安装蘸液机构,储压腔上带有进气口,储压腔与蘸液机构之间有出气口,壳体的出液腔上有泡泡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泡机,其特征是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有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泡泡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蘸液机构为格栅,格栅与转动轴垂直安装,出气口位于中间隔板的中上部并与中间隔板呈仰角。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泡泡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蘸液机构为筛网滚筒,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的套筒与储压腔相通,出气口位于储液腔内的转动轴外的套筒上并与转动轴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泡泡机。它包括壳体,壳体中有一个将壳体分成储液腔与储压腔的中间隔板,它还包括一根横穿两个腔体的转动轴,在转动轴的储压腔端安装叶轮,在转动轴的储液腔端安装蘸液机构,储压腔上带有进气口,储压腔与蘸液机构之间有出气口,壳体的出液腔上有泡泡出口。它具有可以连续的吹出泡泡、产生的泡泡大、操作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3H33/28GK2485018SQ0124145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奇志 申请人:李奇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