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8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球网固定架体结构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具更稳定且组装便捷的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
<二>背景技术随着现今社会的忙碌,现代人的压力日益增大,一般人都愈来愈重视户外休闲活动,但户外游戏设备除提供娱乐外,更因注重设施本身的安全性,尤其在主结构部位必须加强其结构强度设计,否则便可能造成安全危机。
请参阅图1所示之习用结构,固定脚块40系为一钢钉材质所铸造而成,在使用时需藉以外力(如铁锤)等重物加以重击使之固定在地面上后,于固定脚块40上端再套设一空心管体20,空心管体20上端再与球网50固设之,整体组合后即如图2所示,如此即可提供排球的简易架构,此习用结构一般均常见于组合式的排球设备上,当整体排球设备于不使用时即可将各元件进行拆解收存于一大袋中方,便于携带,当于使用时再简易固设于砂地上进行排球比赛,但此习用之球网固定结构仍具下述缺失一般之球网固定架结构大部分架设于学校的运动场上或海边的沙滩上(俗称之沙滩排球),其主要构件系为一固定脚块40,固定脚块40皆为一钢性材质钢钉或钢角铁所构成,当欲使之固设时,需利用一铁锤或较坚硬的石块对固定脚块40施以重力,使之固设在地面或沙滩等地,但以此重撞之方式固设时,常因使用者的不慎而误伤自己的手,易造成使用上的危险性。
此结构的另一缺失即为固定脚块40的表面系为平滑的结构,因此当利用铁锤固设于地面上时,固定脚块40于地面的抓地力仅限于固定脚块40的表面与地表的磨擦力,此即利用固定脚块40与地面的磨擦力,一般而言均稍嫌不足,进行排球比赛时即常因排球撞击球网50的力量而将固定脚块40于地面上拉起,固定脚块40的抓地力不足即为习用球网固定结构之另一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抓地牢实稳固,使用方便的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主要包括有固定管体、空心管体及底座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管体于一端具一栓杆,栓杆的外缘系环设一螺旋部,并于另端的适当位置处形成一贯穿之穿孔;空心管体为一约略具二公尺高度的空心长管体,与固定管体可相套合;底座中心位置具一适当高度之贯穿斜孔,固定管体之螺旋部与栓杆穿伸于其内;藉此,当旋转固定管体的穿孔与底座的贯穿斜孔接近贴合状态时,即完成固定确实的动作。
其中,系将固定管体的螺旋部为一加大并呈平整面之设计。
其中,系将固定管体的螺旋部与栓杆整体为一螺旋体状,且于穿孔上直接凸伸一长杆体。
本实用新型其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之球网固定架体结构,其主要系利用固定管体10、空心管体20及底座30三构件所构成,于使用时系于固定管体10之穿孔14内穿伸一杆体构件,而对此杆体旋转作动之,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即向下位移往底座30之贯穿斜孔31内作动而钻入地面下,如此当旋动至固定管体10之穿孔14与底座30之贯穿斜孔31上端接近贴合状态时,即完成固定确实动作,亦即当固定管体10之穿孔14所穿伸之杆体旋动至底座30之贯穿斜孔31上端时,即可令使用者确定固定管体10已确定固设一定深度,于固设上亦更具安全性。
2、底座30具有一角度之贯穿斜孔31,固定管体10即因此角度固设于地表下,因此整体架设完成后,空心管体20与地面即具一特定角度,整体即更具支撑力。
3、当固定管体10固定于地表下时,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与地表下之土壤,因螺旋的抓地原理即具有较佳的抓地结构,固定管体10被拉起的机率即降至最低。
4、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抓地牢实稳固,使用方便,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四>
图1习用之网架构件分解图。
图2习用之网架立体组合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之动作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与网架组合立体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0固定管体 11螺旋部 13栓杆14穿孔 20空心管体30底座31贯穿斜孔 40固定脚块50球网<五>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其主要包含固定管体10于一端具一栓杆13,栓杆13之外缘系环设一螺旋部11,并于另端之适当位置处形成一贯穿之穿孔14;空心管体20为一约略具二公尺高度之空心长管体,系与固定管体10可相套合,且空心管体20之末端系与底座30之贯穿斜孔31相接合;底座30具一适当高度的贯穿斜孔31,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与栓杆13系穿伸其内。
请参阅图4所示,当使用时底座30系先置于地面上,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与栓杆13之头端系先穿伸于底座30的贯穿斜孔31内,再将固定管体10之穿孔14藉助穿伸一杆体而使固定管体10旋转作动,如此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因螺旋的原理即向下旋转位移作动,当旋转至固定管体10之穿孔14与底座30之贯穿斜孔31接近贴合状态时,即完成固定之动作,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及栓杆13即固设于地面下。
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系将空心管体20套设于固定管体10之外,如此即完成一完整的球网固定架体结构,图6系为二空心管体20上端与一球网50固定组合后之立体图,亦即为整体使用状态立体图。
请再参阅图7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系可将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为一加大并呈平整面之设计,此螺旋的设计亦具即向下旋转位移作动,整体亦具相同的功效。
请继续参阅图8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系将固定管体10之螺旋部11与栓杆13整体为一螺旋体状,且于穿孔14上直接凸伸一长杆体14,整体于实施时亦具相同的功效,此实施例于实施时可为塑胶射出成型结构,于射出成型时可先于模具内置入一铁质的物体,于射出后其内即具铁质物体,以增加整体的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主要包括有固定管体、空心管体及底座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管体于一端具一栓杆,栓杆的外缘环设有螺旋部,并于另端设有贯穿之穿孔;空心管体为一具二公尺高度的空心长管体,与固定管体可相套合;底座中心位置具有贯穿斜孔,固定管体之螺旋部与栓杆穿伸于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管体的螺旋部为一加大并呈平整面之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管体的螺旋部与栓杆系整体为一螺旋体状,且于穿孔上直接凸伸一长杆体。
专利摘要一种球网固定架体之结构,主要包括有固定管体、空心管体及底座所构成;固定管体于一端具一栓杆,栓杆的外缘系环设一螺旋部,并于另端的适当位置处形成一贯穿之穿孔;空心管体为一约略具二公尺高度的空心长管体,与固定管体可相套合;底座中心位置具一适当高度之贯穿斜孔,固定管体之螺旋部与栓杆穿伸于其内;藉此,当旋转固定管体的穿孔与底座的贯穿斜孔接近贴合状态时,即完成固定确实的动作。其中,将固定管体的螺旋部可设计成为一加大并呈平整面,或将固定管体的螺旋部与栓杆整体成为一螺旋体状,且于穿孔上直接凸伸一长杆体。
文档编号A63B61/00GK2581019SQ02285048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4日
发明者陈登癸 申请人:陈登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