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平躺的秋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070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平躺的秋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秋千,特别是有关一种可在一平躺状态和一倚靠状态间转换的秋千。
(2)背景技术以往秋千1在设计上大致如图1所示,包含一支撑座11、两左右间隔的悬挂单元12,以及一可前后摇摆的坐靠单元13,其中该支撑座11包括两个左右间隔并可稳固地置放在地面的脚架111、一横向架设在两脚架111顶端的悬挂杆112,以及两个各别斜撑在脚架111及悬挂杆112底端间的悬挂板113。而该悬挂单元12都包括一悬挂在该悬挂板113底端的弹性件121,以及两支顶端和弹性件121连接的吊杆122,该吊杆122的底端是相间隔地安装在坐靠单元13的两左右对应扶手架131间,前述坐靠单元13还包括一架设在两扶手架131间的坐部132,以及一固定地连结在坐部132后上方的靠部133。
此种坐部132和靠部133呈固定连结的秋千1,虽具有前后摆荡的功能,但就秋千1的使用机能而言,其只能供使用者倚靠地乘坐,并产生摆荡的动作,使用者无法让其静止不动,或者卧躺在该坐靠单元13上,也就是说,习知秋千1使用形式单一化,无法依使用者需要改变使用形式,在使用上不方便。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以改变使用的形式,以增进使用方便性的可平躺的秋千。
本实用新型秋千可在一倚靠状态和一平躺状态间转换,包含一支撑座、一可前后摆荡地垂挂在支撑座上的摆框,以及一安装在摆框上的坐靠单元,其中该摆框包括两左右间隔的侧架,以及衔接在两侧架间的一前靠杆、一后靠杆。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该坐靠单元包括一坐框及一靠框,而该秋千还包含左右对应地安装在摆框的两侧架上的两倾摆机构,每一倾摆机构都包括一固定在侧架上的固定件、一可前后摇摆地枢设在固定件前方的前摆件、一可前后摇摆地枢设在固定件后方的后摆件、一连结在前、后摆件间的连接件、一可枢摆地安装在前摆件上并供坐框安装的坐架连件、一可枢摆地安装在后摆件上并供靠框安装的靠架连件,以及一将坐架连件及靠架连件枢结的第一枢轴。
当秋千位于倚靠位置时,该坐框是靠抵在摆框的前靠杆上,且靠框和坐框间的夹角小于180度,而当秋千位于平躺位置时,该坐框及靠框各别地靠设在摆框的前靠杆及后靠杆上。
(4)
图1是一种以往秋千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秋千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立体分解图,显示该秋千的一摆框及一倾摆机构间的相对关系;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侧视图,图中显示当秋千位于一平躺状态时,该倾摆机构及坐靠单元的相对位置;5图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立体分解图,显示该秋千的一停摆机构的构造;图6是一类似图4的局部侧视图,图中显示当秋千将要由平躺状态转换到一倚靠状态;图7是一类似图4的局部侧视图,图中显示当秋千位于倚靠状态时,该倾摆机构及坐靠单元的相对位置;及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正视图,图中实线部份显示为该停摆机构位于一卡掣位置,而假想线部位是该停摆机构位于一非卡掣位置。
(5)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的秋千可在一倚靠状态和一平躺状态间转换,包含一支撑座2、一可前后摆荡地悬挂在支撑座2底端的摆框4、两左右间隔地安装在摆框4上的倾摆机构5、一架设在两倾摆机构5上的坐靠单元6,以及一可让摆框4停止前后摆荡的停摆机构7。
该支撑座2包括两左右间隔并可撑设在地面上的撑架21、一横向跨接在两撑架21顶端的悬挂架22,以及两个左右间隔地垂吊在悬挂架22底端的悬挂单元23。其中每一撑架21都具有一前脚杆211、一后脚杆212,以及一水平地衔接在前、后脚杆211、212间的衔连杆213。而该悬挂单元23都具有一垂吊在悬挂架22底端的环圈231、一垂挂在环圈231底端的垂挂件232,以及两支顶端钩挂在垂挂件232上的垂吊杆233。
该摆框4包括两左右间隔的侧架41,以及衔接在两侧架41间的一前靠杆42、一后靠杆43,每一侧架41都具有一前后向延伸的侧杆411,以及一和侧杆411固定地连结的扶手杆412,上述侧杆411是断面呈四方形的杆条,具有一朝上的顶壁413,以及一朝向内侧的直立安装壁414。
配合图4,该倾摆机构5是左右对应地各别固定在摆框4的侧杆411的安装壁414上,每一倾摆机构5都包括一固定件51、一前摆件52、一后摆件53、一连接在前、后摆件52、53间的弧形连接件54、一坐架连件55、一靠架连件56、一枢接两架连件55、56的第一枢轴57,以及一伸张弹簧58。其中该固定件51具有一段平直并固定地安装在安装壁414上的固定段511,以及一自该固定段511后端往内垂直弯绕的弹簧钩部512,而前摆件52具有上下间隔的一摆动端521、一支点端522,以及一位于两者间的弹簧钩部523,上述支点端522借一第二枢轴524以可枢摆方式枢设在固定件51的固定段511上靠前方的位置,而该后摆件53也具有上下间隔的一摆动端531及一支点端532,上述支点端532借一第三枢轴533枢设在固定件51的固定段511的靠后方。
而该连接件54是借一第四枢轴541及一第五枢轴542枢设在前、后摆件52、53间,枢设的位置并介于摆动端521、531及支点端522、532间,而该坐架连件55是一个截面为L形的板材,具有一直立的侧壁551,以及一和该侧壁551垂直且向内延伸的靠壁552,在该侧壁551大约中央的部位借一第六枢轴553和前摆件52的摆动端521以可旋摆的方式枢结,且侧壁551上具有一往后延伸的前轴枢部554,在靠壁552后端形成一止挡部555,而该靠架连件56的构造相同于坐架连件55,具有一直立的侧壁561及一靠壁562,其中该侧壁561借一第七枢轴563和后摆件53枢接,且侧壁561上具有一往前延伸并和前轴枢部554内外重叠的后轴枢部564,在靠壁562前端具有一止挡部565。而第一枢轴57就是枢设在内外重叠的轴枢部554、564间,使两架连件55、56间的夹角得以被调整。而该伸张弹簧58系钩设在固定件51及前摆件52的弹簧钩部512、523间,恒将前摆件52往后拉引。安装后该第四枢轴541到第六枢轴553间的距离59大于第五枢轴542到第七枢轴563间的距离50。
该坐靠单元6是架设在两倾摆机构5间,包括一位于前方的坐框61、一位于后方的靠框62、一套设在坐框61上的坐垫63,以及一套设在靠框62上的靠垫64,其中该坐框61具有两段左右间隔的侧杆段611,以及前后间隔地衔接在两侧杆段611前方及后方的衔连段612,该侧杆段611靠后方都是靠设在同侧的坐架连件55的靠壁552上,并借一前固定件65固定在该坐架连件55上,而该靠框62的构造相同于坐框61,具有两左右间隔的侧杆段621及两衔连段622,每一侧杆段621都利用两后固定件66固定在同侧的靠架连件56的靠壁562上。
参阅图2、5,该停摆机构7用以定位该摆框4,使其由一摆荡状态转换到一停摆状态,该停摆机构7包括一定位插件71、一轴枢件72,以及一停摆件73,其中该定位插件71具有一固定在摆框4的一侧杆411顶壁413上的固定部711,以及一自该固定部711往外延伸的插固部712,在插固部712上开设一直向的固定孔713。而该轴枢件72是固定地结合在支撑座2的衔接杆213顶面,具有一前后向设置的枢孔721,而该停摆件73是由一杆体折弯而成,并可在一卡掣位置及一非卡掣位置间转换。在卡掣位置时,该停摆件73具有一可旋转地插设在枢孔721内的轴枢段731、一自该轴枢段731前端往上垂直延伸的第一连段732、一自第一连段732往左垂直弯绕的第二连段733,以及一自该第二连段733末端往下垂直弯绕的卡合段734。
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的秋千位于平躺状态时,该坐框61的两侧杆段611抵靠在摆框4的前靠杆42上方,而靠框62的两侧杆段621靠抵在摆框4的后靠杆43上方,此时该倾摆机构5的坐架连件55及靠架连件56上的止挡部555、565相抵靠无法再张大角度,而该伸张弹簧58这时候呈伸张的状态。
参阅图2、6、7,当秋千要由平躺状态转换到倚靠状态时,将靠框62往上扳动,以缩小坐框61及靠框62间的夹角,在转换状态的过程中,伸张弹簧58会恒将前摆件53往后引拉,当和靠框62固定的靠架连件56往后上方斜伸,且坐框61靠设在摆框4的前靠杆42上时,整个秋千会由平躺状态转换到倚靠状态,此时伸张弹簧58成松弛状态。也就是说,在倚靠状态下,使用者可以倚靠在坐靠单元6上,而该坐框61及靠框62间的夹角趋近或略大于90度,当使用者赋予坐靠单元6前后摆荡的作用力时,该秋千可以发挥摆荡的功能。
参阅图2、5、8,本实用新型为了确保使用安全性,当秋千位于平躺状态时,最好让摆框4停止前后摆荡,为了达到前述目的,使用者可以利用垂挂在衔连杆213旁的停摆件73来进行停摆的操作,也就是说,首先让摆框4略往前或往后摆动,使定位插片71和停摆件73的卡合段734错位,然后让停摆件73往上枢摆到定位插片71的上方,之后使摆框4回到正常位置,再使停摆件73下摆,当该停摆件73的卡合段734插设在定位插件71的固定孔713时,整个摆框4及架设其上的倾摆机构5、坐靠单元6就无法前后摆荡,借此让使用者得以更安全的平躺在坐靠单元6上。
相同道理,当本实用新型的秋千要由倚靠状态恢复到平躺状态时,如图8假想线所示,先让停摆件73往上旋摆脱离卡掣,然后微移动该摆框4,使定位插件71往前或往后移位,以便让该定位插件71及停摆件73错位,此时该停摆件73就可以往下旋摆地靠在衔连杆213内侧,使摆框4恢复到非卡掣位置,然后再使坐框61及靠框62间的夹角张大,当坐靠单元6由图7恢复到图4时,该秋千就会会恢复到平躺状态。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秋千不仅保有可前后摆荡的功能,在必要时该坐靠单元6的坐框61和靠框62间的夹角也可以改变,使秋千能够在倚靠状态及平躺状态间转换,以供使用者卧躺,为了让坐靠单元6在平躺状态时不会前后摆荡,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利用停摆机构7让整个摆框4及安装其上的元件止动,因此,本实用新型该项设计不仅新颖,更具有可改变使用形式,以增进秋千使用方便性等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可平躺的秋千,该秋千可在一倚靠状态及一平躺状态间转换,包含一支撑座、一可前后摆荡地垂挂在支撑座上的摆框,以及一安装在摆框上的坐靠单元,其中该摆框包括两左右间隔的侧架,以及衔接在两侧架间的一前靠杆、一后靠杆;其特征在于该坐靠单元包括一坐框及一靠框,而该秋千还包含左右对应地安装在摆框的两侧架上的两倾摆机构,每一倾摆机构都包括一固定在侧架上的固定件、一可前后摇摆地枢设在固定件前方的前摆件、一可前后摇摆地枢设在固定件后方的后摆件、一连结在前、后摆件间的连接件、一可枢摆地安装在前摆件上并供坐框安装的坐架连件、一可枢摆地安装在后摆件上并供靠框安装的靠架连件,以及一将坐架连件及靠架连件枢结的第一枢轴;当秋千位于平躺位置时,该坐框及靠框各别地靠设在摆框的前靠杆及后靠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倾摆机构还包括一钩设在固定件及前摆件间,使该前摆件恒往后拉的伸张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摆框的侧架上具有一供倾摆机构的固定件架设的侧杆,而该固定件具有一固定在该侧杆上的固定段,以及一自该固定段后端往内弯绕的弹簧钩部,该前摆件则具有一位于上方供坐架连件安装的摆动端、一位于下方并借一第二枢轴枢设在固定件上的支点端,以及一介于该摆动端及支点端间的弹簧钩部,该伸张弹簧的前端及后端各别钩设在该固定件及前摆件的弹簧钩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后摆件具有一位于顶端供该靠架连件安装的摆动端,以及一借助一第三枢轴枢设在固定件的固定段靠后方的支点端,而该连接件是借一第四枢轴及一第五枢轴枢设在前、后摆件上位于枢摆端及支点端间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坐架连件具有一直立的侧壁,以及一自该侧壁底端向内弯绕以供坐框的一侧杆段抵靠定位的靠壁,其中该侧壁借一第六枢轴枢设在前摆件的摆动端上,而该靠架连件具有一直立的侧壁,以及一自该侧壁底端向内弯绕以供靠框的一侧杆段抵靠定位的靠壁,其中该侧壁借一第七枢轴枢设在后摆件的摆动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第四枢轴至第六枢轴间的距离大于第五枢轴至第七枢轴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坐架连件及靠架连件上各别设置一止挡部,当秋千位于平躺位置时两架连件的止挡部相抵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坐靠单元还包括一框设在坐框上的坐垫,以及一框设在靠框上的靠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安装在支撑座及摆框间的停摆机构,所述停摆机构可在一卡掣位置及一非卡掣位置间转换,当停摆机构位于卡掣位置时,该摆框无法前后摆荡,而当停摆机构位于非卡掣位置时,该摆框可自由地前后摆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可平躺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该摆框的侧架具有一侧杆,而该支撑座包括两左右间隔的撑架,每一撑架都具有一前脚杆、一后脚杆,以及一前后向连结在前、后脚杆间的衔连杆,而该停摆机构包括一固定地安装在侧杆上的定位插件、一固定地安装在衔连杆上的轴枢件,以及一可枢转地安装在轴枢件上的停摆件,其中该定位插件上具有一固定孔,而该停摆件具有一可插设在固定孔内或自该固定孔脱离的卡合段,当停摆机构位于卡掣位置时,该停摆件的卡合段是插设在定位插件的固定孔内,当停摆机构位于非卡掣位置时,该停摆件的卡合段是自该固定孔上脱离。
专利摘要一种可在一倚靠状态及一平躺状态间转换的秋千,包含一支撑座、一可前后摆荡的摆框,以及一安装在摆框上的坐靠单元,其中摆框包括两间隔的侧架、一前靠杆及一后靠杆。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坐靠单元包括一坐框及一靠框,而秋千还包含左右对应地安装在摆框的两侧架上并供坐框及靠框架设的两倾摆机构,该倾摆机构使坐框及靠框间的夹角可以被调整。当秋千位于平躺位置时,坐框的前端及靠框后端分别靠设在摆框的前、后靠杆上。
文档编号A63G9/00GK2609616SQ03202268
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0日
发明者曾春荣 申请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