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棒球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6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制棒球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制棒球棒,尤其是一种胶合竹材的棒球棒。
背景技术
人们利用环保粘结剂把长的方竹片胶合起来形成胶合竹棒材,然后按国际标准要求用车床加工制得棒球棒。由于方竹片的尺寸大小不一,它的竹片横断面宽高之比一般都比较大,两者是数倍的关系。在胶合热挤压过程中,所得棒材的横断面出现二维的结构,纵向的相互平行的胶合线和横向的相互平行的胶合线。因此,从材料介质的角度看,这些纵横的胶合线代表了一种媒介,这些胶合线包围的物质即竹材也当然地属于另一种媒介。从击球过程看,球的动量改变取决于受棒作用的冲量;而球的动能变化则同样是由棒的作用力作功引起。理想的球棒,应当是一个弹性体,在与外界碰撞过程不损失能量。就是说,它不仅可以存储机械能,而且还能把所存储的机械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释放出来。正是依靠这种弹性性能,击球者才能如意地改变着棒球的动量和动能。众所周知,竹材是弹性性能优良的媒介,方竹片胶合竹棒材的横断面说明,这种优良弹性性能的媒介却被二维纵横胶合线所切割。胶合线内的物质是粘结剂,相比竹材来讲,它没有任何弹性,因而只起传递力的作用,并不存储机械能和释放机械能。显然,性能优良的棒球棒应当是所有的竹材皆参予机械能的存储和释放,否则仅在局部进行时就可能引起刚性的胶合线分裂,致使竹片剥离掉落。事实上,二维的纵横胶合线结构的棒球棒恰恰具有部分弹性体参予缺点。中国专利《竹制球棒》(专利申请号为01256691.8)公告了上述的结构,竖向的方竹片和横向的方竹片对于任一击球而言,只有一向的方竹片参与机械能的存储和释放,另一向的不可能参与,因而在实际中仍容易发生离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易离裂的竹制棒球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一种竹制棒球棒,它由竹条通过胶合组成,其特征是竹条的横断面为正三角形。
这些正三角形横断面的竹条通过胶合组成正六棱柱;然后经过车加工即可制得竹制棒球棒,所以本实用新型有着三维的胶合线结构。当球棒的外表面某点受到外力的作用时,通过这种三维胶线的刚性作用迅速把机械能量传递到各弹性区存储起来,从而再把所存储的机械能量释放出来,显现出更加理想的弹性性能。
从单条的竹片看,每条竹片只有三个同等面积的侧面和它相邻的竹片彼此胶合连接,比方形竹片四个侧面来讲少了一个侧面,在方形竹片的四个侧面里,两对面积间是不同大小的。因此,从击球看,本实用新型的力学性能有六个方向是相同的,比起方形竹片来,各向同性性能优越。这种同向性能对击球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球棒是一个几何旋转体,棒的表面任何点接受球击的概率是相同的,如果棒材各向力学性能不同,就会影响击球者的经验判断的利用使所击的棒球偏离目标。对应于角棱部分所占的面积,比起其客观存在整体部分的圆棒表面积来远远地小,这就使击球者在实践中总结击球经验能够在下一次下确地得到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击球者正确理论指导成功的实践效率。在方形竹片制作的球棒里,相向的两个方向的同向性能是相同的,但另一对相向的两个方向同向性能也是相同的。可是,竹片横断面宽高之比一般都比较大,两者是数倍的关系,反映到球棒的表面积上来,两者所占的面积都近乎是表面积的25%,就是说,竖直相向的两个25%的表面击球所总结的经验,当用水平相向的两个25%的表面去击下一次球时,因为力学性能不同必然导致击球者失败。本实用新型消灭了这种利用经验失败的可能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六棱形可分为六个正三角形的示意图。
图4是正三角形可恰好等分成众多更小的正三角形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球棒的直径一般是67mm,如果实际中的竹材厚度只有4mm,那么可做为正三角形的边长为4.62mm。直径为67mm的圆所外接的正六边形边长为38.68mm。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竹材的厚度确定三角竹条的边长,依照图4组成大的正三角形,进而再按图3将六个大的三角形组成正六棱形得到图2。最后再用车床加工成图1得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每一个大正三角形内共有81条正三角竹条,组成六棱形柱体时共有486条,所以强度高。弹性体被分割的十分的均匀,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各向性能好。实践证明,现代的胶接技术使相邻两竹条侧面间的结合的抗拉强度比竹条原材料内部还要高,细密的胶合线组成的网格又把球的作用传递到网格中间的众多弹性体上,使众多的弹性体竹条共同协同起来抗击外力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胶合得十分牢固而不会出现离裂。
权利要求1.一种竹制棒球棒,它由竹条通过胶合组成,其特征是竹条的横断面为正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制棒球棒,尤其是一种胶合竹材的棒球棒。它由竹条通过胶合组成,其特征是竹条的横断面为正三角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离裂的问题,具有对称性好、各向性能优良、弹性性能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A63B59/00GK2647372SQ0325456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1日
发明者吴依明, 吴承帮 申请人:南平市佳成竹材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