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055阅读:2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力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力镖,特别是指一种采用高缓冲性的优异特性材质所做成的回力镖。
背景技术
回力镖(Boomerang)为飞出后会持续转弯直至折回飞行的一种玩具和运动。尽管目前市面上的回力镖在外形的设计上各有许多特别与新颖的形状,但基本上回力镖回旋臂的外形剖面形状近似飞机机翼剖面,使回力镖与空气作相对运动时能产生一作用在回力镖旋臂上的浮力,于回力镖向前旋转和运动的同时,能依据白努利原理透过空气运动产生浮力,使之持续转弯终至折回。
但是,回力镖在作持续转弯折回的回旋飞行其安全性仍有下列诸多缺失,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1)由于回力镖大部分的材质是由木材或塑胶所制造,采用木材或塑胶制造能使回力镖的回旋臂具有足够的厚度和重量,使该回旋臂能透过空气运动产生浮力,但使用坚硬材质制造的回力镖其安全性堪为担心,使用的年龄需有一定限制。
(2)公知发泡回力镖是如美国专利第5,490,678号专利案(下称引证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一回力镖从中央部分以辐射状扩展伸出的多个镖臂,该镖臂的各自辐射状轴夹角是沿对称的分布在每一个镖臂里,如图3、图4所示;而其构成上的主要缺点为该引证案镖臂中心线垂直的断面形状,均与镖臂中心线对称,此种断面形状的设计,于引证案的回力镖向前旋转和运动的同时,其透过空气运动产生的浮力会使引证案的回力镖于爬升转弯时爬升高度较高,其持续转弯折回的回旋飞回半径较大,不易飞回投掷点。
由此可见,上述公知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实用新型发明人鉴于上述公知回力镖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回力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回力镖,是采用一低比重以及高缓冲性的发泡塑胶作为回力镖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回力镖,是在提供一柔而不坚硬,通过选用中心线夹角以制作出各式回旋路径高低不同与回旋半径不同的回力镖。
可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回力镖,包括有一扁薄发泡本体,其为包含有一中心部及三旋臂且重心转轴和本体质心相互重合的扁薄发泡本体;该旋臂则具有一根臂段及一翼臂段,该根臂段是由该中心部周围呈放射状且等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该翼臂段是由根臂段尾端呈一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至翼梢,该翼臂段和该根臂段的中心线呈一中心线夹角,且该翼臂段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位于回力镖底部是从翼臂段前缘延伸至翼梢前缘。
该翼臂段的延伸位置为从本体二分之一半径处同时延伸中心线夹角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其翼臂段的主要几何参数为一中心线夹角以及一斜面,而该翼臂段的外形剖面分别为前缘、翼平面及后缘所组成,这样,通过选用中心线夹角可制作出各式飞行高度不同的回力镖,同时再透过斜面的设计又可增加回力镖底部的浮力,以使该回力镖获得较小的飞行回圈。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力镖的中心线夹角示意图;图2为该回力镖的俯视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回力镖的A-A断面视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回力镖的B-B断面视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回力镖的C-C断面视图;图3为公知回力镖的示意图;图4为公知回力镖其镖臂中心线与断面位置示意图;图4(A)为公知回力镖的A-A断面视图;图4(B)为公知回力镖的B-B断面视图;图4(C)为公知回力镖的C-C断面视图;以及图4(D)为公知回力镖的D-D断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回力镖,主要包括有一扁薄发泡本体1,是包含有一中心部11及三旋臂12且重心转轴和本体中心相互重合的扁薄发泡本体1;该扁薄发泡本体1的旋臂12则具有一根臂段121及一翼臂段122,该根臂段121是由该中心部11周围呈放射状且等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该翼臂段122是由根臂段121尾端呈一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至翼梢123,其翼臂段122的主要几何参数为一中心线夹角θ1以及一斜面14,该斜面14位于回力镖底部是从翼臂段122前缘131延伸至翼梢123前缘131。
请参阅图2(A)~(C),该翼臂段122的翼剖面分别为前缘131、翼平面132及后缘133所组成,此外还有以下一些重要的名词①翼弦宽(W)为翼臂段122的前缘131到后缘133,其宽度约为70mm以下;②翼厚度(H)翼臂段122的厚度,约为8mm~20mm;③翼梢123翼臂段122向外延伸的最外点。
而回力镖共分为右手镖及左手镖两种,不论那一种,握持时略有弧度的一面一定是向内(朝使用者),而平面部分向外,而本实用新型的回力镖先以右手镖作为一说明,当回力镖出手刹那,扁薄发泡本体1的镖面角度必须接近垂直线(该镖面角度会随风速大小及回力镖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于丢掷后该根臂段121与翼臂段122的特殊翼剖面(剖面近似飞机机翼形状)与中心线夹角θ1,会使气流对根臂段121与翼臂段122一侧形成推力,并于另一侧则转变成浮力,其浮力的方向是由丢掷者观看方向是由右至左。且由于根臂段121与翼臂段122在重心上方速度较高(前飞加回转)产生的浮力较大,在重心下方速度较低(前飞减回转)产生的浮力较小,此浮力差异会形成力矩作用于扁薄发泡本体1,促使扁薄发泡本体1往左转弯,然本实用新型的根臂段121与翼臂段122的中心线夹角θ1设计为12度至30度,当中心线夹角θ1较小时,扁薄发泡本体1易于爬升,并以高角度飞回;当中心线夹角θ1较大时,则扁薄发泡本体1的飞行路径较低平,是以低角度飞回。
同时各根臂段121与翼臂段122也会因为在重心前方与重心后方产生扰流,而导致浮力的差别;一般而言,重心在前方时浮力较大,重心在后方时浮力较小,因前、后方的差异所形成的力矩会促使扁薄发泡本体1逐渐往右翻平,而本实用新型的回力镖其根臂段121与翼臂段122的中心线夹角θ1设计为12度至30度,此设计能获得较低平的飞行路径,并以夹角θ1的大小获得飞行路径高低有别的各型产品。因此,当扁薄发泡本体1于回旋转弯的同时也会因逐渐往右翻平而爬升,当爬升至最高点后,该扁薄发泡本体1会以剩余的回转惯量飘回,因此,该扁薄发泡本体1的飞行回转半径会与回转惯量成一正比,并与浮力成一反比。而本实用新型的斜面14,该斜面14位于回力镖底部是从翼臂段122前缘131延伸至翼梢123前缘131,该斜面14的设计可帮助回力镖底部浮力的增加,进而改变回旋飞回路径与回旋半径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回力镖,与前述引证案及其他公知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软质发泡制成一扁薄发泡本体,以替代一般木材或塑胶材质的回力镖,于制作时只要将原料加热,使其像爆米花般的发泡填满于塑模内,使其膨胀而熔合成一体的软质回力镖,不仅重量轻,且击中人体也不会造成伤害。
2.本实用新型的根臂段与翼臂段的中心线夹角设计为12度至30度,再搭配本实用新型低比重的软性发泡材质,当中心线夹角较小时,扁薄发泡本体易于爬升,并以高角度飞回;当中心线夹角较大时,则扁薄发泡本体的飞行路径较低平,是以低角度飞回。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都应包含在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回力镖,包含有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扁薄发泡本体,其包含有一中心部,于本体的中心点具有一重心转轴;以及三旋臂,每一旋臂具有根臂段及翼臂段,该根臂段是由该中心部周围呈放射状且等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该翼臂段是由根臂段尾端呈一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至翼梢,该翼臂段和该根臂段的中心线呈一中心线夹角,且该翼臂段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位于回力镖底部是从翼臂段前缘延伸至翼梢前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力镖,其特征在于该翼臂段的延伸位置为从扁薄发泡本体二分之一半径处同时延伸一12度至30度的中心线夹角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力镖,该回力镖为包含有一中心部及三旋臂且重心转轴和本体中心相互重合的一扁薄发泡本体;每一旋臂则具有一根臂段及一翼臂段,该根臂段是由该中心部周围呈放射状且等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该翼臂段是由根臂段尾端呈一角度同体向外延伸至翼梢,其翼臂段的主要几何参数为一中心线夹角以及一斜面,该斜面位于回力镖底部是从翼臂段前缘延伸至翼梢前缘,而该翼臂段的外形剖面分别为前缘、翼平面及后缘所组成,这样,通过选用中心线夹角以获得回力镖不同的飞行高度,同时再透过斜面又可增加空气运动时所产生的浮力,藉此改变回力镖的回旋路径高低与回旋半径的大小。
文档编号A63H33/18GK2649151SQ0326102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7日
发明者陈英俊 申请人:陈英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