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常用汉字同音字语文游戏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儿童的汉字文化(包括汉语)智力玩具。
随着文教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近年出现过一些汉字文化方面的玩具,如“汉语拼音扑克”、“标点符号棋”以及作者发明的“汉字字根积木”等。“汉语拼音扑克”只是一种汉字注音工具的游戏,严格来说还不是汉字文化智力玩具;“标点符号棋”的功能极其有限,只能作汉语断句的游戏。我们知道,汉字具有笔画、字根和整字三个层次,笔画是组合字根的元件,字根是组合整字的元件,而整字是汉语词汇的基本元件(词素)。“汉字字根积木”是以字根为元件做组合整字的玩具,因为结构层次的限制,它很难越俎代疱做汉语语文的游戏。作为汉语的记录工具的汉字,其结构极其繁难复杂,也使汉语语文游戏工具的制作难度变得很大,迄今为止,可以说还没有一样成功的儿童汉语智力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提供一种以汉字整字为元件、具有立体功能(一子多用)的汉语语文游戏工具,使他们能在游戏过程中由浅入深地学习汉语的基础知识。
本实用新型包括正多面体棋子和趣味性棋盘两部分。正多面体棋子(正六面体或正十二面体),每个表面印有一个常用汉字,并注上这个汉字的带调汉语拼音。这些棋子上的汉字都是经过汉语音节和汉字实用频率筛选出来的高频音节中的最常用汉字。音节相同的汉字,印在同一枚棋子上。如果一个高频音节中的常用汉字不多,不能覆盖一枚棋子的所有表面,则把2~3个音节的常用汉字印在同一枚棋子上,用不同的底色把不同的音节区分开来。例如“de”音节的实用频率最高,将近占了四百多个音节在书面语里总出现次数的7%,然而这个音节常用字一共只有“的、得、德”三个,“de”这个音节的常用汉字则可用“di”等音节的常用汉字印在同一枚棋子上。
趣味性棋盘分为趣味边权图、趣味点权图和矩阵图三种。儿童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在棋盘上进行组合单词、词组、成语、短句、联词造句、围棋式对弈等等游戏。
正六面体棋子以80~100枚为宜,正十二面体棋子大小以20mm×20mm×20mm或25mm×25mm×25mm为宜,正十二面体棋子,可用边长来确定大小,边长18mm或20mm为宜。
棋盘的大小视棋子的大小决定,以最小格的边长可并列三枚棋子为准。
因为本实用新型棋子是立体的,能够一子多用。同时棋盘的设计也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用几种鲜明的色彩绘制而成的趣味图,图形虽然简单,但是能够分解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图案。汉语音节和汉字实用频率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一付含有100个高频音节所有常用字的棋子,可以组成近60%的汉语常用词。
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浅入深地用棋子在棋盘上,一边摆出美丽图案,一边进行识读同音字,学习普通话,组合单词、成语、短句,简单语法训练,纠正语病和错别字等2游戏;也可以进行复杂的围棋式遣词造句对弈,在游戏和竞博中学习汉语的基础知识,同时也练习了几何作图。
附图图1为正六面体和正十二面棋子模型,图2为几何趣味棋盘(举例)。
本实用新型可用木材、塑料、陶瓷等多种材料制成。用木材做最简单,先机械加工出棋子模块(如附图1),同时按模块表面尺寸在纸上印刷出汉字贴花,然后将贴花粘贴于模块表面,这样棋子就做成功了。棋盘则只有印刷一道工序。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童游戏用的正多面体棋子和趣味图形棋盘,其特征是同一枚棋子的各个表面印有同一音节的高频汉字,每种图形都能分解成其他的图案。
专利摘要
一种儿童汉语智力棋具。棋子为正六面体或正十二面体。每个表面印有一个高频音节中的常用字,并注有带调汉语拼音,音节相同的字印在同一枚棋子上。棋盘由趣味边权图、趣味点权图和矩阵图组成。中小学生能够用棋子在棋盘上,一边摆出各种各样美丽图案,一边进行识读同音字,学习普通话,组合单词、成语、短句,语法训练,围棋式遣词造句对弈等游戏,在游戏中由浅入深地学习汉语基础知识,同时也练习了几何作图。
文档编号A63F9/14GK87204034SQ87204034
公开日1988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23日
发明者田志祥 申请人:田志祥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