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爬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83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足爬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玩具领域,涉及一种游艺娱乐机械装置,能够模仿四足爬行动物的行走,背部可载人,供人骑玩。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模仿四足爬行动物的玩具,没有能够通过槽凸轮转动模仿四足爬行动物行走并供人骑玩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足爬行器,能够通过槽凸轮转动模仿四足爬行动物的爬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两槽凸轮在动力带动下转动,分别带动内侧的大腿横动杆和小腿横动杆以及外侧的大腿横动杆和小腿横动杆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因两侧槽凸轮曲线槽轮廓相同,相差90度角安装,所以内外两侧的大腿横动杆和小腿横动杆运动方向相反,一侧推进,另一侧就回拉。大腿横动杆分别带动内外两侧的大腿杆摆动,小腿横动杆分别带动内外两侧的小腿杆摆动,因此大腿杆和小腿杆产生配合摆动。又因内外两侧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本实用新型内外两侧呈交替迈步状运动。
每个槽凸轮设有两组轮廓不同的曲线槽,分别控制大腿杆和小腿杆,即大腿杆曲线槽和小腿杆曲线槽,因大腿杆曲线槽的水平位移量是不变的,而小腿杆曲线槽的水平位移量是变化的,从而使大腿杆和小腿杆在摆动过程中或保持直线或产生夹角,产生大腿杆和小腿杆间或伸直或弯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依靠槽凸轮转动模仿四足爬行动物的爬行运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因其走行部分结构对称,走行部分只画其右端的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因其结构对称,只画其外侧部分。
图3是外侧槽凸轮的主视图,同时也是内侧槽凸轮的后视图。
图4是外侧槽凸轮曲线槽轮廓放大比例的主视图,同时也是内侧槽凸轮曲线槽放大比例的后视图。
图5、图6、图7、图8是大腿杆和小腿杆配合迈步过程的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
图中标记如下101.大腿横动杆,102.小腿横动杆,103.大腿杆,104.摆杆,105.小腿杆,107.联接孔,109.联接孔,110.大腿操纵杆,112.滚子,113.滚子,111.小腿操纵杆,114.滚子,115.滚子,116.操纵轴,117.支撑脚,121.大腿杆,122.摆杆,123.小腿杆,124.操纵轴,118.槽凸轮,401.大腿杆曲线槽,402.小腿杆曲线槽,201.大腿横动杆,202.小腿横动杆,203.大腿杆,204.摆杆,205.小腿杆,218.槽凸轮,304.支架轴,306.支架轴,305.支架杆,302.动力轴,301.轴套。
1.小腿杆(105)与操纵轴(116)铰链点,2.小腿杆(123)与操纵轴(124)铰链点,5.大腿杆(103)与小腿杆(105)铰链点,7.摆杆(104)与支架轴(304)铰链点,9.大腿杆(103)与支架轴(304)铰链点,15.大腿杆(121)与小腿杆(123)铰链点,16.大腿杆(121)与支架轴(306)铰链点,18.摆杆(122)与支架轴(306)铰链点。
图4中O.大腿杆曲线槽和小腿杆曲线槽共同的圆心,H1、H2、H3、H4、H5、H6、H7、H8.小腿杆曲线槽上各段曲线的分界点,G1、G2、G3、G4、G5、G6、G7、G8.大腿杆曲线槽上各段曲线的分界点。图9中501.骑在本实用新型上的人,502.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走行部分的外侧结构和运动关系是槽凸轮(118)顺时针转动,曲线槽(401)控制大腿操纵杆(110)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大腿操纵杆(110)通过联接孔(107)带动大腿横动杆(101)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大腿横动杆(101)又带动大腿杆(103)绕铰链点(9),大腿杆(121)绕铰链点(16)同时摆动;曲线槽(402)控制小腿操纵杆(111)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小腿操纵杆(111)通过联接孔(109)带动小腿横动杆(102)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小腿横动杆(102)又带动摆杆(104)绕铰链点(7),摆杆(122)绕铰链点(18)同时摆动,摆杆(104)通过操纵轴(116)控制小腿杆(105)绕铰链点(5)摆动,摆杆(122)通过操纵轴(124)控制小腿杆(123)绕铰链点(15)摆动。因本实用新型走行部分内外两侧结构对称,其内侧的结构和运动关系与外侧的结构和运动关系相同。
参照图1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曲线槽轮廓相同的槽凸轮(218)和(118)相差90度角固定在动力轴(302)上,槽凸轮(218)控制内侧的大腿杆和小腿杆,槽凸轮(118)控制外侧的大腿杆和小腿杆,因槽凸轮相差90度角安装,所以两侧的大腿杆和小腿杆运动方向相反,形成交替迈步状运动。
参照图3和图4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大腿杆曲线槽(401)控制大腿杆摆动,小腿杆曲线槽(402)控制小腿杆摆动,大腿杆曲线槽(401)的各段曲线槽产生的位移量相等,因此会使大腿杆规则摆动。小腿杆曲线槽(402)的各段曲线槽产生的位移量是变化的,该位移量当与同相角的大腿杆曲线槽(401)的位移量相等时,如图5和图8所示小腿杆和大腿杆保特同步摆动,当小于同相角的大腿杆曲线槽(401)的位移量时,如图6所示小腿杆和大腿杆间呈现夹角,出现小腿杆弯腿状态,当大于同相角的大腿杆曲线槽(401)的位移量时,如图7所示小腿杆由弯曲状态恢复到伸直状态。
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背部载人靠人体左右晃动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平衡,当左侧大腿杆向后摆动时,人往左晃动,使左侧小腿杆支撑地面,右侧的大腿杆和小腿杆向前摆动,当右侧的大腿杆和小腿杆完成向前摆动后,人往右晃动,使右侧小腿杆着地起支撑作用,并向后摆动,同时左侧小腿杆离地向前摆动,左侧大腿杆也同时向前配合摆动,在本实用新型向前运动时,上述晃动反复进行。
权利要求1.一种四足爬行器,包括槽凸轮、支架杆、大腿杆、小腿杆,其特征是设置两个槽凸轮(218)、(118)以及由大腿杆和小腿杆组成的走行部分,每个槽凸轮设置两个曲线槽,这两个曲线槽通过铰链件分别与大腿杆和小腿杆联接,分别控制大腿杆和小腿杆的摆动,曲线槽的轮廓是由等速螺线依次首尾联接组成的封闭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爬行器,其特征是槽凸轮(218)和槽凸轮(118)相差90度角固定在动力轴(302)上,槽凸轮(218)上的和槽凸轮(118)上的曲线槽曲线轮廓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爬行器,其特征是槽凸轮上设置大腿杆曲线槽和小腿杆曲线槽,大腿杆曲线槽和小腿杆曲线槽以同一圆心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爬行器,其特征是大腿杆曲线槽是由4段水平位移量相同的等速螺线依次联接而成的封闭曲线,该曲线槽在槽凸轮转动时控制大腿杆的摆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爬行器,其特征是小腿杆曲线槽是由8段与同相角大腿杆曲线槽相比水平位移量或相等或增大或减少的等速螺线依次联接而成的封闭曲线,该曲线槽在槽凸轮转动时控制小腿杆的伸直、弯曲、以及与大腿杆的同步摆动,各段的特征是同步段曲线槽(H1H2)、同步段曲线槽(H4H5)、同步段曲线槽(H5H6)和同步段曲线槽(H8H1)的水平位移量与同相角对应的大腿杆曲线槽的水平位移量相等,弯曲段曲线槽(H2H3)和弯曲段曲线槽(H6H7)的水平位移量小于同相角对应的大腿杆曲线槽的位移量,伸直段曲线槽(H3H4)和伸直段曲线槽(H7H8)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同相角对应的大腿杆曲线槽的水平位移量,上述水平位移量的增大量等于水平位移量的减少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爬行器,其特征是走行部分设置四组结构相同的大腿杆和小腿杆,其中一组的结构是小腿杆(105)下端的支撑脚(117)接触地面起支撑作用,支架轴(304)与大腿杆(103)铰链,大腿杆(103)和小腿杆(105)铰链,大腿横动杆(101)与大腿杆(103)铰链,操纵轴(116)一端固定在摆杆(104)下端,另一端与小腿杆(105)铰链,摆杆(104)与支架轴(304)铰链,小腿横动杆(102)与摆杆(104)铰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爬行器,其特征是槽凸轮操纵大腿杆和小腿杆的机构内外两侧对称,其中一侧的结构是联接孔(107)固定在大腿横动杆(101)上,滚子(113)插入联接孔(107)内,滚子(112)插入槽凸轮(118)的大腿杆曲线槽(401)内,滚子(112)和滚子(113)分别固定在大腿操纵杆(110)两端,联接孔(109)固定在小腿横动杆(102)上,滚子(114)插入联接孔(109)内,滚子(115)插入槽凸轮(118)的小腿杆曲线槽(402)内,滚子(114)和滚子(115)分别固定在小腿操纵杆(111)两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爬行器,其特征是四足爬行器设置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小腿杆的下端,另一端向远离小腿杆方向伸展,并与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方向垂直。
专利摘要一种四足爬行器,槽凸轮控制大腿杆和小腿杆配合摆动,完成模仿四足爬行动物的迈步动作。它的平衡靠背部所载的人的左右晃动来控制,曲线槽轮廓相同的槽凸轮每侧各一个,相差90度角固定在同一个动力轴上,从而使大腿杆和小腿杆在动力轴带动两槽凸轮转动时摆动方向相反,呈交替迈步状运动,每个槽凸轮设置两组曲线槽,分别控制大腿杆和小腿杆。通过两组曲线槽产生的水平位移量控制大腿杆和小腿杆在摆动的同时产生弯曲和伸直变化。
文档编号A63G19/12GK2843564SQ20032010072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日
发明者曹振明 申请人:曹振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