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保龄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99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桌上保龄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桌上保龄球,它由球桌、小球瓶、台球、球杆组成,其辅助器材还有摆列小球瓶的竖瓶器和垫盘。
本申请人的一份在先申请(申请日2003年11月10日,申请号2003101120708,申请国别中国)曾经描述过一种桌上保龄球,它由球桌、小球瓶、台球、球杆组成,其辅助器材还有摆列小球瓶的三角盖。以上成套的产品中,其重点部分是球桌的设计与制作。由于原球桌设计的某个细节欠佳,并且球桌的台面板只限制木材制作,造成如下缺陷(1)台面板安装在框架上时,一般的作法是采用钉子使台面板紧固在框架上,这样会造成台面出现钉孔的痕迹,只有经过技术处理,才能使整个台面平滑,以达到设计要求。这种安装方法不但不理想,而且工作效率低。(2)球桌的台面要求木质结构,并且台面板只限制枫木、松木或其它优质木材制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台面板的材料来源。还有,在先申请中描述的摆列小球瓶的三角盖,由于其盖面上的通孔是圆柱形的,造成装入小球瓶时不太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球桌存在的缺陷,改进与提供一种装配简便、取材便利、产品多样化的桌上保龄球球桌。本发明还增补一种便于摆列小球瓶的装置——竖瓶器(在先申请叫三角盖)和垫盘,这样桌上保龄球的成套产品就更齐全、更理想,更有利于桌上保龄球这一新的体育项目的实施、推广与发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桌上保龄球,它由球桌、小球瓶、台球、球杆组成,所述球桌的台面大致为长方形,台面四周有左岸、右岸、底岸、顶岸环绕,球桌的高度与现有台球桌相当;所述小球瓶摆列在台面顶端的竖瓶区上,小球瓶当做比赛者以球杆撞击台球去撞击的目标;桌上保龄球所述的台球、球杆的形状、大小、质量、性能分别与现有台球所述的台球、球杆相当;所述球桌台面的长度比现有台球桌台面要长得多,球桌的台面顶端与顶岸之间有一个比台面低陷的球瓶槽;所述小球瓶的形状近似子弹头或近似现有保龄球所述的球瓶,小球瓶的大小与所述台球的大小相匹配、相协调,小球瓶实心或空心,其采用木材或塑料等坚韧耐撞的硬质材料制作。
所述球桌的台面由框架和若干台面板装配成一体,所述框架由两根长的板条并排做帮,中间横穿若干根短的板条,构成梯子形状的牢固框架,框架顶面上安装若干台面板,形成牢固而平滑的台面。
所述台面板采用木材为制作材料,台面板也可以采用人造木板、塑料、玻璃钢、玻璃、人造水晶、人造玛瑙等适用的硬质材料制作。
所述球桌台面两旁的板条分别拼接左岸、右岸,左岸和右岸均由长条形的内侧板、外侧板、顶盖板构成,内侧板和外侧板的顶边上连接顶盖板,三者连接成一体,左岸、右岸的内侧板分别与台面两旁的板条拼接,左岸、右岸均高出台面一个适合的高度;所述左岸和右岸内设有返球通道,通道靠近球瓶槽的一端开有台球入口,而通道靠近底岸的另一端开有台球出口,通道的底面有一或二根长条形板条,板条从入口到出口形成一个由高向低的斜面,当台球从入口放入时,台球自动从入口处滚转到出口处停放。
所述球桌台面两旁的板条分别拼接左岸和右岸,台面两旁与左岸、右岸的交界上均有返球沟,返球沟从台面顶端到底岸由浅逐渐变深,其底面形成一个由高向低的斜面。
所述球桌台面两旁的板条分别拼接左岸和右岸,左岸和右岸的外侧面上安装若干支架,支架上安装长条形的槽子,其当作台球的返球通道;支架上也可以安装若干笔直细长且相互平行的棍子,形成台球的返球通道。
一种桌上保龄球的辅助器材,即摆列小球瓶的竖瓶器和垫盘。所述竖瓶器的底部为三角形,其大小与三角形标识相当,竖瓶器的顶面上开有10或15个直通其底面的通孔,通孔为圆柱形或漏斗形,通孔与小球瓶松动配合,所有通孔形成正三角形排列,通孔与通孔之间的中心间距和台面上的圆点与圆点之间的中心间距是一样的。所述垫盘像无盖的盒子,其底壁平而薄,垫盘的某一边沿没有围墙,形成一个大于竖瓶器底部的缺口。
桌上保龄球有如下的积极作用与意义1、打桌上保龄球时,小球瓶按倒正三角形排列形式摆列在台面终端的竖瓶区上,比赛者在球桌底岸边以球杆撞击台球的方式去撞击小球瓶,因此,桌上保龄球既有保龄球的趣味,又有台球的特点,人们打桌上保龄球时既能让人沉醉于击倒小球瓶的快乐中,又能让人感受到打台球的韵味与功效,这对心神体都很有益处。2、桌上保龄球是老中青都适宜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综合性运动,不仅能锻炼全身的经络、关节和筋骨,而且能锻炼人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开发人的智力,尤其通过比赛和对打球技术的研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打球的技艺,使人打出高难度、高水平的球,使人在运动中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更大的乐趣,并给观众带来快乐。3、桌上保龄球球桌造价低,它的造价估计与英式斯诺克台球桌相当,可以说,实施桌上保龄球就像实施台球那样容易,家里拥有一张桌上保龄球球桌,好比“把保龄球馆搬回家”,人们打桌上保龄球就更方便了。4、桌上保龄球的问世,将为全人类增添一项独特而有趣的体育运动,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4是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四种不同形状的小球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球桌第一种实施方式(其台面上放置小球瓶、台球、球杆时)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球桌其台面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台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中A-A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沿图8中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0是图5所示球桌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C-C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D-D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3是图5所示球桌其台面的平面设计图。
图14是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球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球桌与其右岸分开时的透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球桌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辅助器材——竖瓶器的透视图。
图18是用来装置竖瓶器的三角形垫盘。
图19是图17所示竖瓶器装置图2所示小球瓶(两者放在图18所示三角形垫盘中时)的透视图。
图20是另一种竖瓶器(其装置图1所示小球瓶放在三角形垫盘中时)的剖视图。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四种不同形状的小球瓶1的剖视图。图1、图2所示的小球瓶1的形状近似弹头,其外形曲线圆滑、匀称。图3、图4所示的小球瓶1的外形曲线优美、圆滑、匀称。图3所示的小球瓶1上端像弹头,其下部形状近似图2、图4所示的小球瓶1的下部形状。图4所示的小球瓶1的形状近似现有保龄球的球瓶,所不同的是保龄球的球瓶的下部看起来瘦一些,而小球瓶1的下部看起来要肥一些,这是为了保证细小的小球瓶1站得稳。图1至图4所示的小球瓶1的剖视图中,H表示小球瓶1的高度,D表示小球瓶1与台球2直接碰触的腹部直径,而R的高度相当于台球2的半径。图1至图4所示的小球瓶1,尽管其造型有所不同,但它们的高度H是一样的,腹部直径D也是一样的,以及底面大小也几乎是一样的。小球瓶1还可以是空心(图中未画出)。小球瓶1必须具有坚韧耐撞的特性,不易损伤,因此,小球瓶1应采用坚硬而强韧的枫木或其他适宜的坚硬木材制作,也可采用塑料等适宜的硬质材料制作。小球瓶1的表面再涂以塑质化合物,表面光滑呈白色或黄色或蓝色,或其他适宜颜色。小球瓶1的底面大小恰当,其底面尽可能平稳,以免发生稍遇震动即倒的现象。小球瓶1的大小与台球2的大小相匹配、相协调,比如,采用直径为5.7厘米的台球(美式台球即主球)当做桌上保龄球的比赛用球(即台球2)时,小球瓶1的高度H大约为10厘米,其腹部直径D大约为3.2厘米,其底面直径大约为2.2厘米。桌上保龄球尝试阶段,小球瓶1与台球2之间的量的对比关系,几乎参照保龄球的球瓶(高37.5厘米,腹部直径12.1厘米)与保龄球(直径2 1.5厘米)之间的量的对比关系,比如,10∶5.7≈37.5∶21.5,或3.2∶5.7≈12.1∶21.5,这是学习和借鉴保龄球多年的实践成果,随着桌上保龄球运动的发展,小球瓶1和台球2的大小、轻重、性能等将有统一的标准。
图5至图13示出了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球桌的第一种实施方式。首先指出的是,如图5所示,球桌台面上放置的台球2、球杆3的形状、大小、质量、性能分别与现有台球所述的台球、球杆相当,比如台球2的直径一般5.2~7厘米,球杆3的长度一般1.25~1.55米。如图5所示,球桌的台面为长方形,台面四周有左岸9、右岸10、底岸11、顶岸12(位于防护框27下方)环绕,球桌的高度与现有台球桌相当。球桌台面的长度比现有台球桌台面要长得多(比如,球桌台面的长度大约6米左右),球桌的台面顶端与顶岸12之间有一个比台面低陷的球瓶槽5,球瓶槽5是台球2和小瓶球1滚落、倾倒后归落的低陷区。下面就球桌的各个构成部分逐一做进一步详细的叙述。1、台面结构及制作程序。如图6、图7所示,球桌的台面由框架和多条台面板4装配成一体,框架采用优良、坚硬的适用木材为制作材料,框架由两根长的长条形的矩形板条6并排做帮,中间横穿若干根短的长条形的矩形板条7和板条8,三者由铁钉或其他适用方法紧固连成一体,构成梯子形状的牢固框架。板条6的厚度比板条7、板条8相对厚一些,以保证框架坚硬而不易变形,板条7的宽度与板条6一样,而板条8的宽度比板条7小一些,板条7与板条8长度一样。制作框架时,如图6、图7所示,先将两根板条6和两根板条7紧固连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并在两根板条6之间从框架头端到末端按一定的间隔横穿连接若干根板条7,使框架形成多个并列的矩形格子,每个格子中再按一定的间隔横穿连接若干根板条8,其与板条7平行,板条8的作用是增加框架对台面板4的承受力。在框架的顶面上,板条6、板条7、板条8的顶面均同在一个平面上。如图7至图9所示,台面板4为长条形的矩形板,但台面板4有三种不同的造形,一种是其两侧面上有突起的长条形边的,另一种是其两侧面上开有长条形槽的,再一种是只有一侧面上开有长条形槽的。这样,台面板4与台面板4相拼接时,突起的长条形边与长条形槽相配合(如图8所示),而台面板4的顶端与另一台面板4的顶端相对接时,也是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接模式(如图7所示),这是比较常用的连接方法。如图9所示,台面板4与台面板4之间由销子30连接,每条台面板4侧边突起的长条形边或长条形槽开有相互对应的并且与销子30相配的安装孔,这样台面板4之间的连接就更加稳固。台面板4与台面板4的拼接完毕后(即合成一整块的多条台面板4的总面积相当于框架顶面的面积),将多条相拼接的台面板4紧固在框架顶面上时,比较好的方法是将形成一整块的多条台面板4盖在准备好的平地板上,台面板4的背面朝上,接着将框架压在台面板4上(即框架的顶面与台面板4的背面相连),将框架与台面板4调整时对齐后,最后将螺钉29使若干角钢28(角钢28的两条直角边上开有与螺钉29相配的安装孔)分别紧固在台面板4和板条7、板条8上(如图7、图8所示)。角钢28的作用有(1)使多条相拼接的台面板4紧固在框架上,不需要铁钉安装,避免台面板4的表面出现钉孔的痕迹。(2)使多条相拼接的台面板4的表面同在一个平面上。台面板4采用木材为制作材料,台面板4也可以采用人造木板、塑料、玻璃钢、玻璃、人造水晶、人造玛瑙等适用的硬质材料制作。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台面板4采用木材制作时,台面应由多条台面板4拼成,台面板4之间必须紧紧拼接,没有明显的缝条,并且台面的表面无论前后左右都必须刨平,不允许有1毫米以上的凹凸;如果台面板4采用人造木板或塑料制作时,台面应由多条成型的台面板4拼成,或是只采用一块面积相当于框架顶面面积的台面板4制作;如果台面板4采用玻璃钢、玻璃、人造水晶、人造玛瑙等类似的硬质材制作时,台面最好只采用一块面积相当于框架顶面面积的台面板4制作。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材料制作,台面必须搞得十分光亮平滑。并且,制作台面时,应按台面设计图(如图13所示)的标准在台面上标上圆点35、开球线37、瞄准点38等台面标识(下文将详细叙述)。2、台面四周的左岸9、右岸10、底岸11、顶岸12等。如图5、图10、图11、图12所示,左岸9、右岸10的大小一样,左岸9、右岸10均由长条形的矩形内侧板13、外侧板14、顶盖板15构成,内侧板13和外侧板14大小一样,内侧板13和外侧板14的顶边上拼接长方形顶盖板15,三者由钉子或螺钉连成一体,为长方体形状,内侧板13和外侧板14之间的距离大于台球2的直径。为了使左岸9、右岸10保持长方体形状和使其更坚固一些,内侧板13和外侧板14之间按一定的间隔横穿连接若干短木条33,短木条33由钉子(或用其它方法)连接在内侧板13和外侧板14的底部边沿上(如图12所示)。如图5、图10所示,左岸9或右岸10的长度相当于台面的长度加上球瓶槽5的宽度和底岸11的宽度。底岸11由长方形的内侧板20、外侧板21、顶盖板22构成。台面四周安装左岸9、右岸10、底岸11、顶岸12时,首先在台面两旁安装左岸9、右岸10,内侧板13上开有若干安装孔,其与板条6上开的若干安装孔一一对应,内侧板13和板条6之间由若干螺钉31紧固连成一体(如图11所示),然后接着安装外侧板14和顶盖板15,左岸9、右岸10均高出台面一个适合的高度(其高度一般不大于台球2的直径);左岸9和右岸10的顶端超出台面顶端的长度相当于球瓶槽5的宽度,而左岸9和右岸10的底端超出台面底端的长度相当于底岸11的宽度。安装底岸11时,先将内侧板20与台面底端的板条7拼接(如图10所示),内侧板20的长度和台面的宽度一样,然后在左岸9和右岸10的底端之间连接外侧板21,即外侧板21的两头分别与左岸9和右岸10的内侧板13、外侧板14、顶盖板15的底端连接(采用螺钉紧固),外侧板21的长度相当于台面的宽度加上两个顶盖板15的宽度,最后在内侧板20和外侧板21的顶边上安装长方形顶盖板22,其长度和台面的宽度一样,顶盖板22和顶盖板15在一个平面上。在左岸9、右岸10的顶端之间连接长方形顶岸12,顶岸12的顶边与顶盖板15同在一个平面上,顶岸12的长度和外侧板21的长度几乎一样。如图10所示,在顶岸12的底边和台面顶端的板条7之间,有一块长方形状的底板23,其两个相对的边分别由螺钉连接在顶岸12的底边上和板条7的侧面上,底板23另两个相对的边分别由螺钉连接在左岸9和右岸10的内侧板13的底边上,这样,球瓶槽5基本形成。为了便于清理球瓶槽5内的灰尘等,底板23上可以开有若干小孔。以上所述的左岸9、右岸10、底岸11、顶岸12及底板23均采用适用的木材或人造木板制作。3、返球通道16。如图5、图11、图12所示,左岸9和右岸10均设有返球通道16,通道16靠近球瓶槽5的一端开有台球入口17,其开在顶盖板15上,而出口18开在通道16对应的底岸11的外侧板板21上。出口18口径比入口17大,尤其出口18要比成年人的拳头大,以便手掌能从出口18伸入抓球。通道16的底面有一或二根长条形的板条19,其由不同宽度的若干短木条33承托,从入口17到出口18顺序排列的短木条33,一根比一根窄,即短木条33的顶面一个比一个低,形成一个斜面,这样,架接在若干短木条33顶面上的板条19从入口17到出口18形成一个由高向低的斜面,出口18的底部还有一块小底板34,其横穿连接在内侧板13的底边和外侧边14的底边之间,板条19的底端架接在底板34顶面的边缘上。底板34的作用和短木条33相当。这样,当台球2从入口17放入时,台球2自动从入口17处滚转到出口18下方的底板34上停放(如图12所示)。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道16的底面只采用一根板条19时,板条19的宽度相当于内侧板13和外侧板14之间的间距,而通道16的底面采用二根板条19时,板条19比较细长,二根板条19按适合的间距平行架接在若干短木条33上,就像铁轨一样,这样,从入口17放入的台球2就沿着二根木条19构成的缝条滚转到出口18处停放。从以上情况来看,后者的方式比较省料,返球效果也较好。4、桌足。如图5所示,因球桌比较长,球桌一般有4至6对桌足26,以保证桌面不会变形。如图11所示,桌足26与框架的板条6连接,其连接方式是桌足26上端开有与板条6相配的槽,在桌足26与板条6之间采用螺钉32使两者紧固连成一体。桌足26与框架的连接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法。需要强调的是,桌足26与框架的连接必须稳固,即使球桌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桌足26没有任何松动,以保证球桌不易摆动,防止比赛时发生球桌摆动而导致小球瓶1遇震动即倒的现象。5、防护框27和缓冲板24等。如图5、图10、图11所示,防护框27为“门”字形,防护框27由螺钉或胶水拼接在球瓶槽5周边三个侧面的顶面即顶岸12顶面、左岸9终端顶面、右岸10终端顶面上,防护框27的作用是防止台球2、小球瓶1(比赛时)弹出球瓶槽5。防护框27只要起到防护作用即可,其高度不宜太高,以免影响观众的视线。防护框27既可采用木材等硬质材料制作,也可采用透明的硬质材料制作。为了防止台球2、小球瓶1与顶岸12、防护框27(正面)发生直接的硬碰撞,以减轻顶岸12、防护框27、台球2、小球瓶1的损伤程度,并避免因硬碰撞产生的较大噪音,应在顶岸12的内侧面(即球瓶槽5内侧面上)上贴附一块长方形缓冲板24,缓冲板24高出顶岸12的部分贴附在防护框27上(如图5、图10所示)。缓冲板24采用橡皮、海棉或泡沫塑料等适用的弹性材料制作(采用海绵或泡沫塑料做材料时,还可采用皮革或布料包装)。另者,为了避免台球2和小球瓶1落在底板23上产生较大的噪音,应用球瓶槽5的底面上铺一块长方形弹性垫子25(如图10所示),垫子25采用橡皮或海绵或毯子等适用材料制作。
图13示出了图5所示球桌其台面的平面设计图。台面终端的竖瓶区,是摆到小球瓶1的地方,为使其位置固定,竖瓶区上标有15个圆点35,它们形成倒正三角形排列,圆点35与圆点35之间的中心间距是相同的。确定其中心间距时,本设计人参照了现代保龄球球瓶的排列规格,即根据保龄球的球瓶(腹部直径12.1厘米)与其球瓶的中心间距30.48厘米的关系,因此,假如采用腹部直径为3.2厘米的小球瓶1时,圆点35与圆点35之间的中心间距大约为8.1厘米,其计算方法为12.1∶30.48≈3.2∶8.1。15个圆点35的外围还标有一个倒正三角形标识36,以配合竖瓶器46(下文将叙述)排列小球瓶1。底岸11附近的台面上,标有一条平行于底岸11并与左岸9和右岸10相交的开球线37,开球线37与底岸11之间的区域为开球区。开球区的台面上需要粘贴台面布,以保证台球2站稳在确定的点上,以达到更好的击球效果。同时,台面布具有减轻开球区台面的受损伤程度。开球区以外台面的适合位置上标有呈“∧”形排列的若干瞄准点38,其形状为圆点标记,瞄准点38的功用与步枪的准星一样,是为瞄准小球瓶1而设定的。
图14、图15示出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球桌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除去其左岸39、右岸40的结构不同于第一种实施方式外,球桌的其他结构几乎是相同的。左岸39、右岸40均为一根长的木制板条,板条的长、宽、厚与外侧板14相当,左岸39、右岸40的内侧面均与一根木制沟底板42拼接成一体(如图1 5所示),沟底板42比左岸39、右岸40窄,沟底板42的长度与台面的长度相当,其厚度比台球2直径稍大一些,沟底板42一头宽一头窄。将左岸39、右岸40安装在台面两旁时,先用钉子使沟底板42拼接在左岸39、右岸40的内侧面上(如图15所示),然后在沟底板42和左岸39或右岸40之间开有若干通孔,其与板条6上开的若干通孔一一对应,最后使用稍长一些的螺钉使板条6、沟底板42和左岸39或右岸40等三者拼合成一体,这样,台面两旁与左岸39、右岸40之间形成返球沟41,其沟底面为沟底板42,返球沟4 1从台面的顶端到底岸11由浅逐渐变深,其底面形成一个由高向低的斜面(如果不采用沟底板42,返球沟41可以开设在台面两旁的边沿上)。台面两旁安装左岸39、右岸40后,接着将底岸11和顶岸12分别安装在左岸39、右岸40的底端和顶端,并安装上底板23、防护框27、缓冲板24等。
球桌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采用的左岸39、右岸40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不但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左岸39、右岸40与台面两旁形成的返球沟41也有它的优点(1)当用球杆3撞击台球2去撞击小球瓶1时,若不幸让台球2滚入返球沟41中,则毫无得分机会,台球2将沿返球沟41落入球瓶槽5中或返回底岸11这边。(2)通过人工使台球2返回底岸11那边时,返球沟41比图5采用的返球通道16相对方便一点。不过,从球桌台面的外观看,球桌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左岸9、右岸10与底岸11的搭配比较协调,并且其返球通道16的设计比较隐蔽,因此,球桌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看起来比第二种实施方式美观一些。
图16示出了本发明桌上保龄球其球桌的第三种实施方式,除去其返球通道的设置不同第二种实施方式外,球桌的其他结构几乎是相同的。左岸39和右岸40内侧的上部边沿均开有长条形槽,其与伸出板条6外侧面的台面板4的长条形边相配合,这样,采用螺钉使左岸39和右岸40分别安装在框架两旁的板条6上时,左岸39和右岸40上的长条形槽正好夹紧台面板4,使其与框架装配成一体。这种类型的台面一般采用一块面积稍大于框架顶面面积的台面板4制作,这种台面板4适合采用玻璃钢、玻璃、人造水晶、人造玛瑙等材料制作。如图16所示,为了简便起见,左岸39和右岸40的外侧面的支架43上各示出不同的返球通道,其实制作成产品时,左岸39和右岸40外侧面上的设置一般是相同的(当然,如图制作也可以)。左岸39和右40的外侧面上按一定的间隔和不同高度安装若干支架43,即从顶岸12到底岸11排列的若干支架43一个比一个底,形成一个适合的倾斜度。如图16所示,左岸39上的若干支架43上安装长条形的槽子44,其断面为半个圆筒形,槽子44当作台球2的返球通道。槽子44采用塑料制作。而右岸40上的若干支架43上安装四条笔直细长且相互平行的棍子45,四条棍子45形成台球2的返球通道。棍子45采用金属或塑料制作。
球桌的第三种实施方式采用的左岸39、右岸40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不但结构比较简单一些,而且返球效果也比较好。但是,从外观上看,左岸39和右岸40的设计看起来比第一实施方式逊色一些。
图17至图20示出了本发明桌上保龄球的辅助器材——竖瓶器46和垫盘48的实施方式。图17所示的竖瓶器46的顶面为正三角形,竖瓶器46的三个侧边围成的正三角形框的大小与图13所示的三角形标识36相当。竖瓶器46的顶面上开有15个圆柱形通孔47,15个通孔47形成正三角形排列,通孔47与通孔47之间的中心间距和台面上的圆点35与圆点35之间的中心间距是一样的。通孔47与小球瓶1松动配合。如图18所示,垫盘48像无盖的三角形盒子,其底壁平而薄,垫盘48的某一边沿没有围墙,形成一个大于竖瓶器46底部的缺口。如图19所示,垫盘48中装放竖瓶器46,竖瓶器46中装放图2所示小球瓶1,竖瓶器46和垫盘48的作用是比赛前,管理人员预先在球桌的球瓶槽5旁边安置一张桌子,桌子上放垫盘48,垫盘48中装放竖瓶器46和小球瓶1(如图19所示),将小球瓶1摆列在球桌竖瓶区的圆点35(如图13所示)上时,先将垫盘48连同竖瓶器46和15个小球瓶1一齐端到竖瓶区附近的台面上放,然后将竖瓶器46和小球瓶1从垫盘48上的缺口处推出来,接着将竖瓶器46推着15个小球瓶1移动到竖瓶区上并使竖瓶器46下部的正三角形框与三角形标识36(如图13所示)对应时,应将竖瓶器46向上平举,直到竖瓶器46与15个小球瓶1分离为止,这样,15个小球瓶1便摆列在15个圆点35上。然后,管理人员又将垫盘48和竖瓶器46放到球桌旁边的桌子上,重新装放小球瓶1(如图19所示)。这种摆列小球瓶1的方法是采用两套小球瓶1轮流使用,就是说,每一局没有打完时,垫盘48中已装好竖瓶器46和15个小球1,一旦每一局打完后,就可以直接将小球瓶1端到球桌的竖瓶区上摆列,提高了摆列小球瓶1的速度。图20是另一种竖瓶器46(其装置图1所示小球瓶1放在三角形垫盘48中时)的剖视图。与图17所示的竖瓶器46明显不同的是,其装置小球瓶1的通孔47为漏斗形,即通孔47上部形状为倒立的圆台形,下部形状为圆柱形,通孔47下部的圆柱形与小球瓶1松动配合,由于通孔47上部是张开的,因此使用图20所示的竖瓶器46装置小球瓶1时,比使用图17所示的竖瓶器46方便、快捷。
使用图5、图14、图16所示的球桌打桌上保龄球时,一般遵循如下程序及规则1、摆列小球瓶1。球桌管理人员将小球瓶1摆列在台面终端竖瓶区的圆点35上时,既可摆列10个小球瓶1,也可摆列15个小球瓶1。确定摆列10个小球瓶1时,如图13所示,除了最后一排的5个圆点35上没有摆列小球瓶1外,其余10个圆点35上全部摆列小球瓶1,这种摆列形式和保龄球球瓶的摆列形式相似;确定摆列15个小球瓶1时,在15个圆点35上全部摆列小球瓶1。小球瓶1的摆列有两种方法(1)直接用手将小球瓶1一个一个立在圆点35上。(2)采用竖瓶器46和垫盘48辅助摆列小球瓶1(摆列方法如上文所述)。
2、开始比赛时,如图13所示,比赛者将台球2放在开球线37以内的开球区上,准备撞击摆列在竖瓶区上的小球瓶1时,可以借助开球线37以外台面上的瞄准点38瞄准目标,以球杆3撞击台球2的方式去撞击小球瓶1。如果竖瓶区上摆列10个小球瓶时,经试验,第一次击球能打全中的概率一般45%左右,如果第一次击球未能打全中,应需要第二次击球时,此前,倒在竖瓶区上的小球瓶1由管理人员将其拾起来扔进球瓶槽5,未击倒的小球瓶1应保持原来状态。并且,落入球瓶槽5内的台球2由管理人员通过返球通道传送到底岸11那边。如果第二次击球,还是没有将残留的小球瓶1全部击倒,应进行第三次击球,直到竖瓶区上的小球瓶1全倒为止。这种每局可以超过二次击球的规定与保龄球每局只允许二次击球的规定不同。如果竖瓶区上摆列15个小球瓶1时,经试验,第一次击球能打全中的概率一般20%左右。这样,摆列15个小球瓶1造成全中概率小的好处有(1)虽然全中概率较低,但当一球能交将15个小球瓶1全部击倒时更让人激动。(2)当第一次击球后,竖瓶区上未击倒的小球瓶1,容易出现数百种分散式残局状态(如图5所示的小球瓶1可谓残局状态),这种分散式残局将考验比赛者的意志与球技,如果第二次击球能将残局状态的小球瓶1全部击倒,不但比赛者为之兴奋与激动,而且观众也为之喝彩与激动。(3)可以增加每一局的击球次数,使比赛者打得过瘾。
3、计分方法及终局规则(1)每一局胜负的评判,以击球次数少的一方为胜者,而以击球次数多的一方为负者。例如,甲、乙为比赛双方,甲方在第一局的比赛中击倒全部小球瓶为二次击球,而乙方在第一局的比赛中击倒全部小球瓶为三次击球,那么,甲方在第一局的比赛中为胜者。
(2)终局规则可采用两种评判规则。
①以终局击球累计次数确定胜负的规则,例如,甲乙双方每人各打九局球,其终局击球累计次数为甲方九局击球累计25次,乙方九局击球累计23次,那么,乙方为胜者。
②以每一局胜负累计次数确定胜负的规则,例如甲乙双方各进行九局球比赛后,其结果是甲方胜了5局,乙方胜了4局,则甲方为胜者。
从以上①、②两种评判规则来看,①种规则比较科学合理。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比如,所述小球瓶1还可有若干种近似于图1至图4的不同造型;所述球桌的底岸11的顶面还可以低于左、右岸的顶面等等,这些也应该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以球桌、小球瓶、台球、球杆等基本器材开展的桌上保龄球运动只是初期的实施与尝试阶段,随着桌上保龄球运动的发展,桌上保龄球的基本器材将日趋合理化,并且每种器材的形状、大小、性能等将有统一的标准,同时,竞赛规划也不断完善,这将为桌上保龄球的普及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权利要求
1.一种桌上保龄球,它由球桌、小球瓶、台球、球杆组成,所述球桌的台面大致为长方形,台面四周有左岸、右岸、底岸、顶岸环绕,球桌的高度与现有台球桌相当;所述小球瓶摆列在台面顶端的竖瓶区上,小球瓶当做比赛者以球杆撞击台球去撞击的目标;桌上保龄球所述的台球、球杆的形状、大小、质量、性能分别与现有台球所述的台球、球杆相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桌台面的长度比现有台球桌台面要长得多,球桌的台面顶端与顶岸(12)之间有一个比台面低陷的球瓶槽(5);所述小球瓶(1)的形状近似子弹头或近似现有保龄球所述的球瓶,小球瓶(1)的大小与所述台球(2)的大小相匹配、相协调,小球瓶(1)实心或空心,其采用木材或塑料等坚韧耐撞的硬质材料制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桌的台面由框架和若干台面板(4)装配成一体,所述框架由两根长的板条(6)并排做帮,中间横穿若干根短的板条(7、8),构成梯子形状的牢固框架,框架顶面上安装若干台面板(4),形成牢固而平滑的台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台面板(4)采用木材为制作材料,台面板(4)也可以采用人造木板、塑料、玻璃钢、玻璃、人造水晶、人造玛瑙等适用的硬质材料制作。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桌台面两旁的板条(6)分别拼接左岸(9)、右岸(10),左岸(9)和右岸(10)均由长条形的内侧板(13)、外侧板(14)、顶盖板(15)构成,内侧板(13)和外测板(14)的顶边上连接顶盖板(15),三者连接成一体,左岸(9)、右岸(10)的内侧板(13)分别与台面两旁的板条(6)拼接,左岸(9)、右岸(10)均高出台面一个适合的高度;所述左岸(9)和右岸(10)内设有返球通道(16),通道(16)靠近球瓶槽(5)的一端开有台球入口(17),而通道(16)靠近底岸(11)的另一端开有台球出口(18),通道(16)的底面有一或二根长条形板条(19),板条(19)从入口(17)到出口(18)形成一个由高向低的斜面,当台球(2)从入口(17)放入时,台球(2)自动从入口(17)处滚转到出口(18)处停放。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桌台面两旁的板条(6)分别拼接左岸(39)和右岸(40),台面两旁与左岸(39)、右岸(40)的交界上均有返球沟(41),返球沟(41)从台面顶端到底岸(11)由浅逐渐变深,其底面形成一个由高向低的斜面。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桌台面两旁的板条(6)分别拼接左岸(39)和右岸(40),左岸(39)和右岸(40)的外侧面上安装若干支架(43),支架上安装长条形的槽子(44),其当作台球(2)的返球通道;支架(43)上也可以安装若干笔直细长且相互平行的棍子(45),形成台球(2)的返球通道。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瓶槽(5)周边三个侧面的顶面即顶岸(12)顶面、左岸终端顶面、右岸终端顶面上同时安装一个“门”字形防护框(27)。
8.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岸(12)内侧面上贴附弹性缓冲板(24),缓冲板(24)高出顶岸(12)的部分贴附在防护框(27)上。
9.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桌有多条桌足(26),其与台面的框架紧固连成一体。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桌上保龄球,其特征在于台面顶端的竖瓶区上,标有10或15个圆点(35),所有圆点(35)形成倒正三角形排列,圆点(35)与圆点(35)之间的中心间距是相等的,所有圆点(35)的外围还标有一个倒三角形标识(36);底岸(11)附近的台面上,标有一条平行于底岸(11)并与左岸、右岸相交或靠近的开球线(37);开球线(37)与底岸(11)之间的区域为开球区,开球区的台面上需要粘贴台面布;开球区以外台面的适合位置上标有布局恰当的若干瞄准点(38)。
11.一种桌上保龄球的辅助器材,即摆列小球瓶的竖瓶器和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瓶器(46)的底部为三角形,其大小与三角形标识(36)相当,竖瓶器(46)的顶面上开有10或15个直通其底面的通孔(47),通孔(47)为圆柱形或漏斗形,通孔(47)与小球瓶(1)松动配合,所有通孔(47)形成正三角形排列,通孔(47)与通孔(47)之间的中心间距和台面上的圆点(35)与圆点(35)之间的中心间距是一样的。所述垫盘(48)像无盖的盒子,其底壁平而薄,垫盘(48)的某一边沿没有围墙,形成一个大于竖瓶器(46)底部的缺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桌上保龄球,它由球桌、小球瓶1、台球2、球杆3组成。球桌台面为平滑的木质台面,台面的长度比现有台球桌台面要长得多,台面顶边与顶岸板12之间有一个球瓶槽5。比赛时,10或15个小球瓶1呈倒正三角形摆列在球瓶槽5附近的竖瓶区上,比赛者在底岸11那边以球杆3撞击台球2的方式去撞击小球瓶1,每一局以击倒全部小球瓶1所用的击球次数的多少确定胜负,以击球次数少的一方为胜者。桌上保龄球既有保龄球的趣味,又有台球的特点,它可以像台球那样易于实施与开展,人们打桌上保龄球就更经济、更有趣、更方便了。
文档编号A63D5/00GK1618492SQ20041008787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钟一鸣 申请人:钟一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