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椭圆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5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椭圆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缩减体积,方便使用者收藏,并可改变二踏板运动的椭圆轨迹行程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为现有的椭圆踏步机6,其具有一架体61,该架体61的前、后方分别竖立一前杆611及一支撑段612,该前杆611下段具有一连接支撑段612的固定杆613,该固定杆613与支撑段612分别枢设有一阻力轮62及一传动轮63,该阻力轮62与传动轮63是由一传动链64连接。该前杆611的左、右二侧分别枢接有二踏杆65,各踏杆65分别设有一滑踏座66,各滑踏座66中容设有数个滚轮661,各踏杆65的二侧面分别设有一槽沟651,该槽沟651供容置各滚轮661,使滑踏座66可沿踏杆65前、后位移;该传动轮63的二侧分别枢接有一曲柄631,各曲柄6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滑踏座66,让二踏杆65可做上、下起伏摆动。
借助上述构件的组合,踩动二滑踏座66使二踏杆呈上、下起伏摆动,且二滑踏座66因受二曲柄631的限位,使其可在踏杆65上做前、后滑移的运动,而使二滑踏座66形成一椭圆轨迹的运动,进而让使用者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
但是该椭圆踏步机6的椭圆轨迹为一固定的轨迹,因此,无法依照使用者的体型、身高不同而调整椭圆轨迹,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为此,有人设计一种可调整踏板椭圆轨迹行程的椭圆运动机7,如


图10所示,该椭圆运动机7包含有一基座71、一传动装置72、二摆动装置73、一调整装置74及二移动装置75。
该基座71为一略呈工字的形态,其前端立置有一立杆711,而后端设有一传动装置72,该传动装置72具有一轮组721及二曲柄722,二曲柄722与轮组721同轴,并分别位于轮组721的左、右两侧;二摆动装置73分别具有相互枢接的一握杆731与一传动杆732,各握杆731分别枢接于立杆711中段的左、右二侧,并分别与各传动杆732的一端枢接,各传动杆732的另一端则分别与二曲柄722相枢接,使二握杆731在立杆711二侧往复摆动时,带动传动杆732前、后摆动;调整装置74具有一马达741、一可沿立杆711上、下位移的调整杆742及一可经由马达741驱动而带动调整杆742位移的移动件743;而移动装置75分别具有一相互枢设的一摆臂751、一踏杆752及一连接件753,二摆臂751分别连接该调整杆742的二端,二踏杆752分别连接二摆臂751及二曲柄722,且二连接件753分别连接摆臂751与传动杆732,使移动装置75可随摆动装置73的摆动而连动。
二踏杆752借助传动装置72的二曲柄722做旋转运动。摆动装置73带动踏杆752前、后滑移的移动,因此,形成一椭圆轨迹的运动。当驱动马达741而使该移动件743上、下位移时,可改变调整杆742的高度并连动二踏杆752,进而改变该二踏杆752的高度及摆荡的幅度,而改变该椭圆运动机7的椭圆运动轨迹。
该椭圆运动机7可借助该驱动移动件743,而改变椭圆运动的轨迹,但是此椭圆运动机7的结构复杂,且其体积无法改变,因此,造成保养不易及收藏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椭圆踏步机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可缩减体积,方便使用者收藏,并可改变二踏板运动的椭圆轨迹行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包括基座、传动组、二摆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一端至少具有一向上延伸的立杆,另一端具有一可沿基座前、后调整长度的调整部;所述传动组具有一设置于该基座的立杆的阻力轮,二曲柄以一端同轴分别设置于该阻力轮的二侧,该二曲柄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二传动杆的一端,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的踏板,所述基座的调整部分别枢接于二调整杆的一端,各传动杆与各调整杆分别呈并列的形态,该二踏板借助曲柄与调整杆的连动而做一椭圆轨迹的运动;所述二摆动组件分别具有一握杆及一连杆,二握杆是分别枢设于立杆的二侧,各连杆的前、后二端分别连接二握杆的底端及二踏板,使踏板运动时可连动二摆动组件的运动。
前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中基座的前端具有一抵撑于地面的横杆。
前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中立杆延伸有一衔接于基座中段的倾斜段,以支撑该立杆固定于基座。
前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中二调整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一滚动座,各滚动座分别具有一靠抵轮,而靠抵轮与滚动座之间供传动杆穿置,该二传动杆在二踏板的底面分别设有一滚轮座,各滚轮座中分别具有一滚轮,各滚轮分别跨置于二调整杆。
前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中二传动杆的踏板下方分别设有一容置座,各容置座供一调整杆穿置,各容置座于踏板底缘分别具有一滚轮,滚轮位于踏板与调整杆之间,二调整杆前端的滚轮座供传动杆穿置,可使传动杆与调整杆做相互滑移并进行限位的动作。
前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中调整部设有数个横向贯穿调整部的固定孔,供一设置于基座的插销穿置定位,使该调整部固定于基座。
前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中基座与调整部中由一螺杆连接,该螺杆与马达输出轴传动连接而受马达驱动,可前、后调整该调整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缩减该踏步机的体积,方便使用者收藏,并可改变二踏板运动的椭圆轨迹行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部伸长状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部缩短状态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部伸长椭圆轨迹行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部缩短椭圆轨迹行程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椭圆踏步机调整体积后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9是现有椭圆踏步机的第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10是现有椭圆踏步机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至图6,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一架设于地面上的基座1中架设一传动组2,供带动二摆动组件3,而二摆动组件3可产生椭圆轨迹的运动。
上述基座1的前端具有一T形的架体11,供该基座1抵撑于地面,该横杆架体11设有一向上延伸的立杆12,该立杆12延伸有一衔接于架体11的倾斜段13,以支撑该立杆12固定于架体11,该架体11的后端具有一可沿架体11前、后移动的调整部14,该调整部14设有数个横向贯穿的固定孔141,供一设置于架体11的插销15穿置定位,使该调整部14固定于架体11。
上述传动组2具有一阻力轮21、二曲柄22、二传动杆23及二调整杆24,该阻力轮21设置于该基座1的倾斜段13,而二曲柄22是同轴设置于阻力轮21的二侧,二曲柄22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传动杆23的一端,各传动杆2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的踏板231,二调整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一滚动座241,各滚动座241分别具有一靠抵轮242,而靠抵轮242与滚动座241之间供传动组2的传动杆23穿置,而传动杆23的另一端则分别枢接于该调整部14,且在二踏板231的底面分别设有一滚轮座232,各滚轮座232中分别具有一滚轮233,而各滚轮233分别跨置于二调整杆24上缘,因此,二踏板231借助曲柄22与调整杆24的连动可做一椭圆轨迹的运动。
二摆动组件3分别具有一握杆31及一连杆32,二握杆31的中段分别枢设于该立杆12的二侧,而二连杆32的前端分别枢接于二握杆31的底端,其后端则枢接于滚轮座323的外侧。因此,当使用者在该踏步机运动时,借由二连杆32的驱动,使二握杆31可作往、复摆动的运动。
借此,当使用者站立于二踏板31上踩踏时,会驱动二传动杆23带动二曲柄22做旋转运动,并使传动杆23与曲柄22相接处呈绕圈的动作,而传动杆23后端的滚轮233则会在调整杆24上前、后滚动,进而使二踏板231形成椭圆轨迹的运动。二踏板231运动时,会连动二连杆32而驱动二握杆31做往复摆动的运动,使得使用者在该踏步机上做踏步运动时,双手握于二握杆31的上段位置,而可随二握杆31的摆动使二手臂做摆动运动。
而要调整二踏板231的椭圆轨迹行程时,如图2及图3所示,只需将该插销15取出,再将该调整部14沿架体11移动,将该插销15插置于其中一个固定孔141中,使该调整部14固定于架体11,进而可改变曲柄22至调整部14之间的间距。而此间距的长、短会影响踏板231所形成的椭圆轨迹的短轴a1、a2长度,如图4与图5所示,因此借助移动该调整部14可改变二踏板231运动的椭圆轨迹行程。
再者,如图6所示该基座1的调整部14可沿着架体11前、后位移,因此,如使用者不使用该踏步机时,可将该架体11的插销15取出,再将该调整部14前移至靠抵于架体11的位置,将该插销15穿置固定孔141,固定该调整部14,而缩减该踏步机的体积,进而可方便使用者收藏。
当然,本实用新型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7,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基座4设有一马达41,该马达41可驱动一螺杆411,该螺杆411是设于基座4与调整部42之间,所以,借由该马达41驱动螺杆411,带动该调整部42沿架体43前、后位移,进而可调整该调整部43与二曲柄44间的间距。
如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中二传动杆5的后端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容置座51,各容置座51上方分别设置一踏板511,各容置座51在踏板511底缘分别具有一滚轮512,且各容置座51供调整杆52穿置,且二调整杆52前端的滚轮座521分别供传动杆5穿置,因此,借助容置座51与滚轮座521的形态,可使传动杆5与调整杆52相互滑移并进行限位的动作。而且调整该调整部53亦可改变调整部53至曲柄54之间的间距,进而可改变二踏板511运动的椭圆轨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部24沿基座1做前、后位移的形态,而改变曲柄22至调整部24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二踏板231运动的椭圆轨迹行程。该踏步机在不使用时,可将该调整部14往基座1的方向内推,而缩短该踏步机的基座长度,使踏步机收折后缩小体积以便于收藏。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包括基座、传动组、二摆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一端至少具有一向上延伸的立杆,另一端具有一可沿基座前、后调整长度的调整部;所述传动组具有一设置于该基座的立杆的阻力轮,二曲柄以一端同轴分别设置于该阻力轮的二侧,该二曲柄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二传动杆的一端,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的踏板,所述基座的调整部分别枢接于二调整杆的一端,各传动杆与各调整杆分别呈并列的形态,该二踏板借助曲柄与调整杆的连动而做一椭圆轨迹的运动;所述二摆动组件分别具有一握杆及一连杆,二握杆是分别枢设于立杆的二侧,各连杆的前、后二端分别连接二握杆的底端及二踏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前端具有一抵撑于地面的横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延伸有一衔接于基座中段的倾斜段,以支撑该立杆固定于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调整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一滚动座,各滚动座分别具有一靠抵轮,而靠抵轮与滚动座之间供传动杆穿置,该二传动杆在二踏板的底面分别设有一滚轮座,各滚轮座中分别具有一滚轮,各滚轮分别跨置于二调整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传动杆的踏板下方分别设有一容置座,各容置座供一调整杆穿置,各容置座于踏板底缘分别具有一滚轮,滚轮位于踏板与调整杆之间,二调整杆前端的滚轮座供传动杆穿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设有数个横向贯穿调整部的固定孔,供一设置于基座的插销穿置定位,使该调整部固定于基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调整部中由一螺杆连接,该螺杆与马达输出轴传动连接而受马达驱动。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椭圆踏步机,包括基座、传动组、二摆动组件;基座一端至少有一向上延伸的立杆,另一端有一调整部;传动组具有一设置于基座的立杆的阻力轮,二曲柄以一端同轴分别设置于阻力轮的二侧,二曲柄另一端分别枢接二传动杆的一端,二传动杆另一端分别设置一供使用者踩踏的踏板,基座的调整部分别枢接于二调整杆一端,各传动杆与各调整杆分别呈并列形态,二踏板借助曲柄与调整杆的连动而做一椭圆轨迹的运动;二摆动组件分别具有一握杆及一连杆,二握杆分别枢设于立杆的二侧,各连杆的前、后二端分别连接二握杆的底端及二踏板,使踏板运动时可连动二摆动组件的运动。本实用新型可缩减体积,方便收藏,并可改变二踏板运动的椭圆轨迹行程。
文档编号A63B22/00GK2698401SQ200420028468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5日
发明者郑加祥 申请人:郑加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