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特瓶的提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9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特瓶的提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特瓶(pot,亦称水壶)的提带结构,尤指一种可以结合保特瓶容器的提带设计。
背景技术
通常,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系惯用的第一种保特瓶提带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二呈对称的座体40,该二座体40一体射出成型,该座体40的中央部位设有配合保特瓶颈部(图中未示)大小的半圆形围体41,其两侧向外延伸成板状体42,该两侧板状体42的内缘各设有一钩状体421及一插固孔422;当该二成对称的座体40通过钩状体421与插固孔422嵌合后,使用者可利用长细针棒类物体(图中未示),自钩状体421边缘的贯孔423插入,并扳动该针棒,即可令整个座体40变形,而令该钩状体421退出插固孔422,而将该二对称座体40拆解分离,以利更换保特瓶。
虽然,此类惯用的提带结构可以供使用者夹束保特瓶,以随身背行使用,但是,这类提带结构欲进行拆解更换保特瓶时,使用者需另外寻找长细针棒之类的杆体,而利用长细针棒,自钩状体421边缘的贯孔423插入,并扳动该针棒,使整个座体40变形,而令该钩状体421退出插固孔422,如此才能将二对称座体40拆解分离。整体的拆卸方式,极为繁复,且使用者为了将二座体40拆卸分离,而需要另外寻觅长细针棒之类的杆体,更增添使用者的不便;另外,针对前述惯用提带结构所产生的缺陷,更有人创作出第二种提带结构;请接着配合参阅图9所示,该提带结构的整体亦一体射出成型,其具有一弧形体50,该弧形体50的周缘两侧分别相对延伸出一凸片51,各凸片51分别具有一穿孔511,各穿孔511分别供一带体(图中未示)的两端穿设;当使用者欲将弧形体50与保特瓶(图中未示)结合组配时,以双手扳开弧形体50,使弧形体50的开口略微变大,之后,便直接将弧形体50扣设于保特瓶的颈部,而当欲拆卸该弧形体50时,亦同样利用双手扳开弧形体50,使弧形体50的开口略微变大,如此,便得以取下弧形体50;虽然,该等提带结构较前述的提带结构组配、拆卸上容易许多,但是,由于该等弧形体50与座体40皆系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整体之外型系呈坚硬型态,容易令使用者不经意刮伤;
此外,此二种惯用的提带结构更有一共同的缺点,即无法适用不同颈部尺寸的保特瓶组配使用,故使得其适用领域变小;因而,针对前述惯用保特瓶提带的使用缺陷,实有将之作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目前惯用保特瓶用的提带,在使用上仍有改进的地方,所以就从事相关产品的多年产销经验,且针对目前保特瓶用的提带存在的相关问题,深思改善的方法,在经过多次改进与测试后,终于创造出一种保特瓶的提带结构。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配拆卸简单方便、快速,且可方便供使用者携行使用的保特瓶的提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任何厂牌的保特瓶组配使用的保特瓶的提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系软质橡胶制成,故不会令使用者不经意刮伤的保特瓶的提带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保特瓶的提带结构,该提带结构主要由一软质橡胶制成的本体及一带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中央位置处设有供一瓶体的颈部穿设的一容置孔,而该本体位于该容置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供使用者背带的带体两端穿设的勾孔。
有利的是,该带体的一端固设于该本体的勾孔中,且该带体的另端设置一勾扣,该勾扣勾设于该本体的另一勾孔内。
以下配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图示进一步说明如下,以期能使熟悉本实用新型相关技术之人士,可依本说明书的陈述据以实施。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3-3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保特瓶的外观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带使用的外观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游泳使用的外观示意图。
图8惯用第一种保特瓶提带的外观示意图。
图9惯用第二种保特瓶提带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特瓶的提带结构,该提带结构主要由一本体10及一带体20所组成;该本体10为软质橡胶材质,该本体10的整体概呈长方形,且该本体10的中央位置处设有一容置孔11,该容置孔11供一瓶体30的颈部31穿设(如图5所示),而该本体10位于该容置孔1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弧形之勾孔12;该带体20的一端固设于该本体10的勾孔12中,且该带体20的另端设置一勾扣21,该勾扣21勾设于该本体的另一勾孔12内,供使用者背带携行。
通过上述的组合构成,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组配时,以双手直接对本体10的两侧施力,并向两边拉开,由于本体10系软质橡胶制成,故可使本体10受拉产生变形,使本体10的容置孔11变大,而可直接套设于瓶体30的颈部31,放开本体10之后,利用本体10的弹性回复力,即可将本体10束套于瓶体30的颈部31(如图5所示),如此,使用者便得以利用带体20,将瓶体30随身背带携行(如图6所示),整体的组配方式简单方便、快速,极具实用性。
由于本体10系软质橡胶制成,故当本体10受拉产生变形后,可使本体10的容置孔11变大,而可直接套设于瓶体30的颈部31,如此一来,便可以与任何厂牌的保特瓶组配使用,同时,使用者仅需对本体10的两侧施以侧向拉力,即可完成组配,整体的操作组配简单,极适合上班、上学、郊游…的场合使用,适用的领域极广。
此外,由于本体10系软质橡胶制成,故不会如惯用的提带结构系一体塑料射出成型,整体的外型呈坚硬型态,容易令使用者不经意刮伤,同时,因为本体10由软质橡胶制成,所以使用者在背带携行时,具有吸震的缓冲效果,使之整体背带上更为轻盈。
另外,当使用者欲更换不同瓶体30时,仅需以双手对本体10的两侧施以侧向拉力,使得本体10的容置孔11变大,如此,便得以将本体10取下,以利套设于不同的瓶体30上,整体的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除此之外,请续配合参阅图7所示,当使用者进行游泳运动时(尤其是长泳运动时),可先将带体20一端的勾扣21解开,并利用该勾扣21勾设于游泳者的活动浮标(图中未示)上,如此,便得以供游泳者解渴,深具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保特瓶的提带结构,不仅可有效改善惯用保特瓶提带所存在的缺点,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未见于任何相关的刊物中,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素,遂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保特瓶的提带结构,该提带结构主要由一软质橡胶制成的本体及一带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中央位置处设有供一瓶体的颈部穿设的一容置孔,而该本体上位于该容置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供使用者背带的带体两端穿设的勾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特瓶的提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体的一端固设于该本体的勾孔中,且该带体的另端设置一勾扣,该勾扣勾设于该本体的另一勾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保特瓶的提带结构,其主要由一本体及一带体所组成;本体系软质橡胶材质,本体的中央位置处设有一容置孔,且本体位于容置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弧形的勾孔,各勾孔分别供带体的两端勾设,供使用者背带携行;据此,利用软性橡胶材质的本体套设于瓶体上,使之拆卸组装更为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A45F5/00GK2744220SQ200420087950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3日
发明者周得彰 申请人:周得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