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轮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9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排轮滑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旱冰鞋,特别是关于一种直排轮滑鞋。
背景技术
旱冰运动是利用一种滑轮产生滑移效果的休闲娱乐,借由轮座下诸如四轮结构以及单排结构的旱冰鞋,在追逐奔跑间提高滑移速度,令使用者可享受追求速度的快感。
目前进行旱冰运动的旱冰鞋以结合四轮结构以及单排结构的直排轮滑鞋最为畅销。同时,因为直排轮滑鞋进行的直排轮滑运动对场地的限制少,只要平坦场地即可使用,且也无年龄、性别、季节的限制,因而成为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运动。相关的专例技术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58375号案。一般的直排轮滑鞋则如图7所示。
直排轮滑鞋10包括鞋本体101以及设在该鞋本体101纵长向底面的轮座103,该轮座103具有四个滑轮1031。当使用者穿着该直排轮滑鞋10进行滑移时,将身体向前倾斜,并令该轮座103的滑轮1031内侧着地,借由快速移动双脚使该滑轮1031内侧摩擦地面,加速滑行移动。
然而,这种直排轮滑鞋虽具有滑行速度较快的优点,但对使用者而言平衡性较差。尤其是现有的直排轮滑鞋在单脚着地时实质上仅有两个支点,因此在单脚站立时不易保持重心的平衡。
对于初学者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使用上述直排轮滑鞋时仍能够保持重心的稳定,所以无法保持平衡的情况会成为学习此项运动的阻力,同时也容易因此产生危险。因此令很多初学者放弃该项运动,不利这项运动的发展及该产品的进步。
台湾专利公告第358375号是提出一种直排与四轮可互换的旱冰鞋,该旱冰鞋包括鞋本体以及设置在该鞋本体纵长向底面的轮座。该轮座包括底板、两个转换件、四个限位块以及四个滑轮。其中,该底板设在该鞋本体纵长向底面且前后分设有固位孔及数个透空引导槽;该两个转换件借由锁固组件枢固在该底板且前后凹设有容纳部;该四个限位块两个一组地枢设在各该转换件,并向上延伸两个导杆而穿置在该引导槽;该四个滑轮枢接在各该限位块下半部,通过转换切换该转换件,可令使用者按照需求调整滑轮的排列结构。
但是,该专利技术必须使用结构复杂且数量较多的构件,并需要相对复杂的组装过程制造滑轮组的轮座。这样,除了在制造时必须精确控制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公差,且成本也相对地提高。因此,这种现有技术受限于成本,无法广泛地应用在产品中。
同时,当结构复杂的滑轮组的构件损坏或脱落时,由于不易发现这些问题,这会对使用者产生不可预知的危险。所以,该专利技术还存在相当的潜在危险,从而也限制该产品的使用。
此外,该专利技术将滑轮的排列结构调整为单排结构时,即转换成直排轮滑鞋时,同样会产生无法保持平衡的情况。因此,该专利技术采用单排结构排列的滑轮时,仍存在单脚站立时不易保持重心平衡以及易产生危险的问题。
由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着种种缺点,会造成不易保持平衡、易产生危险、不利制造与组装以及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所衍生的问题,已成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保持重心平衡的直排轮滑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与组装的直排轮滑鞋。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产业利用价值的直排轮滑鞋。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设计灵活性的直排轮滑鞋。
为达到上述以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排轮滑鞋,该直排轮滑鞋包括鞋本体、第一轮座以及第二轮座。该第一轮座沿该鞋本体的纵长方向设在该鞋本体的底面上,并且具有多个第一滑轮;该第二轮座也沿该鞋本体的纵长方向设在该鞋本体的底面上并平行地与该第一轮座间隔开适当距离,且该第二轮座也具有多个第二滑轮;同时,该第一轮座与该第二轮座之间还可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滑轮。
较佳的选择是,该第一轮座还具有第一隔板以及第一固定板。该第一滑轮是以轴承枢接至该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是截面呈ㄇ字型的结构,其中,该距离至少大于该第一滑轮的轴向直径。在具体实施时,该第一隔板可选择为由两片彼此分离的片体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的结构。
较佳的选择是,该第二轮座还具有第二隔板以及第二固定板。该第二滑轮是以轴承枢接至该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是截面呈ㄇ字型的结构,其中,该距离至少大于该第二滑轮的轴向直径。在具体实施时,该第二隔板可选择是由两片彼此分离的片体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可将不同数量、形状以及设置数量的滑轮设置在两排轮座上或两排轮座之间,令直排轮滑鞋底面形成三点以上且可为不同组合的着地支点,达到易于保持重心平衡的效果,提供较佳的使用安全性。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轮座结构简单,不存在现有技术使用结构复杂且数量较多的构件以及需要以相对复杂的组装手续进行制造的问题,达到易于制造与组装的效果。
此外,制造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滑鞋时,无须像现有技术必须精确控制各构件间的配合公差或受限于成本的缺点,可提高产业利用价值。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不同的组合结构,所以可根据需要加以变化,提高设计灵活性。
所以,应用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提供易于保持重心平衡、较佳使用安全性以及易于制造与组装的直排轮滑鞋,可提高产品品质,使直排轮滑鞋的设计更具有灵活性以及提高产业利用价值。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直排轮滑鞋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图1A结构简化的仰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示意图;以及图7是现有技术的直排轮滑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其中,为便于说明,在下列实施例中仅以右脚穿着的直排轮滑鞋为例说明,以使附图更简单易懂。
实施例1图1A以及图1B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滑鞋的实施例1绘制的。如图所示,直排轮滑鞋1包括鞋本体11、第一轮座13以及第二轮座15。其中,图1A中的鞋本体11为低筒(Low cuff)结构,该鞋本体11也可以是高筒(High cuff)或任何现有结构,并非局限于此。而且,由于该鞋本体11的结构并非本案的主要特征,所以在以下实施中所显示的有关鞋本体结构与形状的图形,仅用于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第一轮座13以及第二轮座15沿该鞋本体11的纵长方向设在该鞋本体11的底面上,且两者平行地间隔开适当距离,该适当距离在此大致是指第一轮座13及第二轮座15之间的距离须根据轮滑鞋的尺寸及设计方式而定。该第一轮座13及第二轮座15分别具有多个第一滑轮131与第二滑轮151、第一隔板133与第二隔板153以及第一固定板135与第二固定板155。
如图1A所示,该第一轮座13以及第二轮座15用来连接该鞋本体11及该第一滑轮131与第二滑轮151。如图1B所示,该第一滑轮131与第二滑轮151是以轴承(Bearing)1311、1511枢接至该第一隔板133与第二隔板153。该第一隔板133与第二隔板153则为两侧相距一定距离的结构,且该距离至少大于该第一滑轮131与第二滑轮151的轴向直径。其中,为使图形更简洁易懂,所以在显示轮座与鞋本体间的设置关系的图1B中省略或简化其它结构,以下的实施例也同样省略或简化其它结构。
该第一滑轮131与第二滑轮151的直径范围可选择为56mm至81mm,硬度(A)则可例如是74A至93A。一般而言,直径较小的滑轮在转弯时的动作比较灵活,直径较大的滑轮则速度比较快;滑轮硬度的数值越大,表示滑轮的硬度越高,所以通常在平坦路面上滑行可选择硬度较高的滑轮,反之在粗糙不平的路面滑行,则可选择硬度较低、灵活性较佳的滑轮。较佳的选择是,该滑轮131以及151可例如是PU材料或其它具有良好适地性、抓地性及避震效果的材料制成的结构。其中,虽本实施例中是以直径相同的滑轮为例说明,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同时装配直径大或直径小的滑轮;换言之,可按照设计的款式或用途搭配适当直径大小及硬度的滑轮。另外,该轴承俗称培林,培林的规格大致可分为608ZB、608ZZ、ABEC-1、ABEC-3、ABEC-5、ABEC-7、SWISS等级数。以ABEC-1、ABEC-3、ABEC-5、ABEC-7而言,后面的数字愈大就表示品质越好,精确度越高,续滑力愈好,但成本也越高。其中,由于一般培林是以国际轴承协会制定的标准为准,属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第一隔板133与第二隔板153是通过该第一固定板135与第二固定板155固定至该鞋本体11,且该第一隔板133与第二隔板153以及该第一固定板135与第二固定板155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结构。其中,该材料可例如是一般的塑料、杜邦(DU PONT)公司的尼龙(Zytel)或其它适当材料,但并非以此为限。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的隔板133、153是以截面呈ㄇ字型的结构为例说明,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该隔板133、153也可分别是两片彼此分离的片体构成的结构,且也可在其它实施例中令该隔板133、153与该固定板135、固定板155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而非以本实施例中所述为限。
当使用者穿着该直排轮滑鞋1进行滑移时,可将身体向前倾斜,并令该第一轮座13的第一滑轮131内侧着地,借由快速移动双脚使该第一滑轮131内侧摩擦地面,以加速滑行移动。同时,当使用者以单脚着地时,该第一轮座13以及第二轮座15可以其滑轮131以及151形成多个支点,保持使用者的重心平衡。
这样,便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排轮滑鞋在单脚着地时实质上仅有两个支点造成的缺点。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轮座13以及第二轮座15的结构相同,在制造时可将各构件模块化,且没有制造与组装上的困难,除了不存在现有技术不利制造与组装的问题,还以简单且模块化的构造降低制造与组装的成本。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保持使用者重心平衡的同时达到易于制造与组装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且可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及产业利用价值。
实施例2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滑鞋1的实施例2绘制的。其中,与实施例1相同或近似的组件是以相同或近似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叙述,以使本案的说明更清楚易懂。
实施例2与实施例1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是形成具有四个第一滑轮131以及四个第二滑轮151的第一轮座13以及第二轮座15,实施例2的鞋本体11底面则可形成例如具有两个第一滑轮131的第一轮座13以及四个第二滑轮151的第二轮座15。
如图2所示,该第一轮座13是在前后各形成一个第一滑轮131。这样,使用的滑轮比实施例1少,仍可形成足以保持使用者重心平衡的多支点。
实施例3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变化例的示意图。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件是以相同或近似的组件符号表示,并不再详加叙述,仅说明修改之处,以使本案的特征更为明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将上述实施例具有四个第二滑轮151的第二轮座15修改为具有两个第二滑轮151的第二轮座15。在本实施例中,可使用比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少的滑轮保持使用者重心平衡。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可按照需要形成所需要的轮座结构,不仅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且可提高设计灵活性。
实施例4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滑鞋的实施例4绘制的。其中,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组件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叙述。
实施例4与实施例1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形成有第一轮座13以及第二轮座15,实施例4则可在该第一轮座13与该第二轮座15之间形成例如两个第三滑轮17。其中,虽本实施例是以形成两个第三滑轮17为例说明,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一轮座13与该第二轮座15之间也可设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三滑轮。
这样,可采用一般穿着直排轮滑鞋进行滑移的方式,将身体向前倾斜,并令该第一轮座13的第一滑轮131内侧着地,借由快速移动双脚使该第一滑轮131内侧摩擦地面,以加速滑行移动。同时,也可采用一般穿着四轮旱冰鞋的方式进行滑移。而且,当使用者以单脚着地时,以该第一轮座13与第二轮座15的滑轮131与151以及第三滑轮17形成多支点,以保持使用者的重心平衡。
实施例5图5是实施例4的变化例的示意图。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件以相同的组件符号表示,且省略相关的叙述,而仅说明修改之处。
如图5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4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形成有四个第二滑轮151的第二轮座15,实施例5则可形成具有例如三个第二滑轮151的第二轮座15。
实施例6图6是实施例4及实施例5的变化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实施例6与实施例4以及实施例5最大不同之处在,在实施例6中形成具有三个第二滑轮151的第二轮座15。
因此,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滑轮的数量与设置位置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只要可形成至少三点以上的多支点,令使用者保持平衡者,都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同时,虽然上述实施例中未设置刹车器,但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都应该知道,本实用新型也可在两个轮座之间、其中一个轮座或两个轮座上设置该刹车器,以降低滑移速度达到刹车的目的。而且,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可互为变换。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滑鞋可有多种实施与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上述实施例可进行各种简单的替换,且各构件的形状、数目与设置位置,可按照实际所需进行互换或修改。所以,所有替换的内容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滑鞋不仅可达到易于保持重心平衡的效果,且本实用新型不存在制造上的困难,易于制造与组装,更可有效提高产业利用价值,并可提高设计灵活性,所以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直排轮滑鞋至少包括鞋本体;第一轮座,沿该鞋本体的纵长方向设在该鞋本体的底面上,具有多个第一滑轮;以及第二轮座,沿该鞋本体的纵长方向设在该鞋本体的底面上,且平行地与该第一轮座间隔开一适当距离,并具有多个第二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轮座还具有第一隔板以及第一固定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轮是以轴承枢接至该第一隔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隔板是截面呈ㄇ字型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隔板是一体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轮座还具有第二隔板以及第二固定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滑轮是以轴承枢接至该第二隔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隔板是截面呈ㄇ字型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隔板是一体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轮滑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轮座与该第二轮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滑轮。
专利摘要一种直排轮滑鞋包括鞋本体、第一轮座以及第二轮座,其中,该第一轮座设在该鞋本体纵长向底面并且具有多个第一滑轮,该第二轮座也设在该鞋本体纵长向底面并平行于该第一轮座,且该第二轮座也具有多个第二滑轮,令直排轮滑鞋的鞋本体底面形成三点以上且不同组合的着地支点,达到易于保持重心平衡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滑鞋易于保持重心平衡,易于制造与组装,可提高产业利用价值,并且可提高设计灵活性。
文档编号A63C17/00GK2750834SQ20042012037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洪发生 申请人:洪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