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缝、手缝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8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缝、手缝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缝或者手缝的球。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玩耍用的车缝或者手缝的球,一般都是由内胆层、缠纱层和外皮套组成的,在外皮套内设有加强布层,这种结构的球体,使用起来弹性较差,而且气密性不是很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慢性的漏气,影响到人们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和气密性更好的车缝、手缝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缝、手缝球,其包括球体,所述球体自内向外依次由第一内胆层、缠纱层、第二内胆层和外皮套结合而成。
所述第一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的厚度可以均为1-3mm。
所述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的厚度可以均为2mm。
所述的第一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可以为PVC层或者热塑性聚氨基甲酸甲脂膜层或者橡胶内胆层。
本实用新型的车缝、手缝球,由于在球体的结构上进行了改变,减少了加强布层,增加了第二内胆层,使球体在弹性效果上大大提升,而且球体的气密性更好,不会出现慢性漏气的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缝、手缝球,包括球体1,其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内胆层2、缠纱层3、第二内胆层4和外皮套5结合而成,其中第一内胆层2和第二内胆层4的厚度为1-3mm,或视所需要重量调整,材料可以为PVC层或者热塑性聚氨基甲酸甲脂膜层或者橡胶内胆层。
本实用新型的层与层之间需要通过加热,并在层与层之间增加胶水的方式来实现贴合在一起,或利用材料本身经高温加热后溶解相结合得特征来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外皮套在利用车缝或手缝后不需要加强贴布的状态下直接放入第一内胆层、缠纱层、第二内胆层一体成形的内胆后,可以降低外皮套的受压力,外皮套圆度因为车缝或手缝所造成的车缝或手缝缝不均匀,这样可以保障圆度,增加气密性,延长使用时间和增强球的弹性。
权利要求1.一种车缝、手缝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球体,所述球体自内向外依次由第一内胆层、缠纱层、第二内胆层和外皮套结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缝、手缝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的厚度均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缝、手缝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的厚度均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缝、手缝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为PVC层或者热塑性聚氨基甲酸甲脂膜层或者橡胶内胆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缝、手缝球,其包括球体,所述球体自内向外依次由第一内胆层、缠纱层、第二内胆层和外皮套贴合而成,所述第一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的厚度可以均为1-3mm,所述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的厚度可以均为2mm,第一内胆层和第二内胆层可以为PVC层或者热塑性聚氨基甲酸甲脂膜层。本实用新型的车缝、手缝球,由于在球体的结构上进行了改变,增加了第二内胆层,使球体在弹性效果上大大提升,而且球体的气密性更好,不会出现慢性漏气的现象。
文档编号A63B39/06GK2796763SQ20052001164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6日
发明者罗传兴 申请人:罗传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