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10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登山背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游或运动用品,一种适于旅行登山使用的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业的流行和发展,旅游用品也跟随着不断地增多与更新,旅游背包特别是双肩背包的花色品种繁多,功能和用途也不断扩充。步行旅游,特别是登山活动随带物品都需放于背包内,背负重量与激烈的运动,使人发热流汗,“汗流夹背”,是人们对运动出汗的确切表述,但是背包却压在肩背上既不能移动又不能透风,汗水既湿透衣服还渗透入背包,使背包内物品带汗渍及气味难闻,为解决双肩背包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CN2534871Y提出在包体的背面设透气网,但这层透气网仍然存在背包紧贴背部而不通风透气,汗水渗透入背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双肩背包存在背包紧贴背部,不通风透气等问题,设计一种通风透气的双肩背包,减少背部流汗和提高背包清洁卫生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登山背包,它包括背袋、背带、腰带和扣紧带,其特征在于背袋的内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上下两端由平行杆固定,平行杆之间由弦向带拉紧形成弓形腔,弓形腔的内凹面为与人体背部接触的网眼透气面。
上述设计独特之处在于把与人体接触的背袋的一个面设计成一个弓形或拱形空腔,且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为网眼状的透气面,此弓形空腔的上下左右与空气相通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人在行走特别是爬山运动时,容易在此弓形空腔中产生冷热空气对流加快散热速度,使人感觉凉爽,而少流汗。再是由此弓形空腔将人体与背包袋隔离,阻止汗水与背袋直接接触,可防止背袋物品被汗渍污染,保持背袋物品清洁卫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拉紧的弦向带。
图3为将背面的透气网眼和腰带上的网眼垫去除时的弓形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为背包主袋,2为背带,3为腰带,4为扣紧带,5为网眼,6为左网眼垫,7为中网眼垫,8为右网眼垫,9为横袋,10为弦向带,11为弧形金属片,12为弓形腔,13为横向金属片,14为拉链,15为隔热保温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登山背包由背包主袋1、背带2、弓形腔12、腰带3和扣紧带4组成,双肩背包有两条平行的背带2固定在背包袋上下两端,腰带设在背包袋1下部横向扣紧在腰身上以保持行走时不摆动,扣紧带4则将各个背包袋口相互扣紧,也有将背带与腰带之间相互扣紧,本实用新型除上述常见的结构外,还有一个弓形腔12将背包与人的背部隔离开来以形成空气对流腔,此空气对流腔的结构如图3所示,弧形面由二条弯成弧形的金属片11、上下两端由二条平行的横向金属片13固定组成,二条横向平行金属片13之间由弦向带10拉紧形成弓形或拱形的空腔,金属片一般选用不锈钢,外包加密色边丝带,弓形腔的一面为背包袋布料。
此布料选用PU涂层布,弓形腔的另一面为一层网眼透气面,此网眼为滴塑料网眼罩,网眼透气面由设在弦向带10外上网眼5,设在两侧的左右网眼垫6、8和左右网眼中间的中网眼垫7组成。左、右或中网眼垫由底层的PU涂层布,中间发泡珍珠棉和上层滴塑料网眼罩组成。左、右或中间网眼罩的网孔为正六角形,中间网眼垫7的背面与上网眼5相连通形成空气对流的通道。当此背包背在肩上后,由设在背袋两侧左右网眼垫6、8和左右网眼垫连接的扣紧带4组成护腰带3并相互扣紧,此时,左、右网眼垫6、8和上网眼5与人体背部之间形成弓形的空腔,此空腔通过中间网眼垫7的通道形成上下与左右空气对流通道,空气的上下或左右流动将背部运动产生热量带走,从而减少背部的流汗。
本背包的背袋除了设在弓形空腔一侧容积最大的背包主袋1外,还可按距离人体背部远近设一隔热保温袋15,此袋设在背包主袋1的最外面中间隔层及外层为EVA保温棉,可用于放置保温食物或饮料。在主袋1的上面设平放横袋9,便于存放一些紧急使用的物品,以便随时伸手即可拉开拉链14取到物品。
权利要求1.登山背包,它包括背袋、背带、腰带和扣紧带,其特征是背袋的内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上下两端由平行杆固定,平行杆之间由弦向带拉紧形成弓形腔,弓形腔的内凹面为与人体背部接触的网眼透气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背包,其特征是背袋的弧形面由两条弯成弧形的金属片(11)与其上下两端相固定的二条横向平行金属片(1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登山背包,其特征是网眼透气面由设在弦向带(10)外上网眼(5),设在两侧左右网眼垫(6、8)和左右网眼垫中间的中网眼垫(7)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背包,其特征是腰带(3)由设在背袋两侧左右网眼垫(6、8)和与左右网眼垫连接的扣紧带(4)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山背包,其特征是背袋包括设在弓形空腔一侧的主袋(1)设在主袋(1)外的隔热保温袋(15)和设在主袋上端横袋(9)。
专利摘要登山背包,它包括背袋、背带、腰带和扣紧带,其特征在于背袋的内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上下两端由平行杆固定,平行杆之间由弦向带拉紧形成弓形腔,弓形腔的内凹面为与人体背部接触的网眼透气面。此弓开腔与外界相通,形成上下左右空气对流,加快散热速度,使人在运动时感觉凉爽少流汗。弓形腔将人体与背包袋隔离,阻止汗水直接与背袋接触,防止背袋物品被汗渍污染,保持背袋物品清洁卫生。
文档编号A45F3/04GK2831864SQ20052001303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
发明者王丰润 申请人:宁波市镇海春天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