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拍框的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4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拍框的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护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强度佳、重量轻的球拍拍框的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运动用具中的网球拍,经常会在拍框外周缘(尤其是远离握把的区域)安装护套。护套形式一般如图5、图6所示,拍框40在拍面区域,于其外周面的拍框周面41,钻设数个供网线穿装的线孔42,为保护拍框周面41而安装护套50。该护套50通常是以塑性材料射出成型为弧形体,断面形态通常是近凹字状,以配合拍框周面41的横断面形态,以便伏贴于拍框周面41上,所以护套50中央为主护部51,两侧外张处分别为护檐53,主护部51上钻设数个对准线孔42的穿孔52,而为减轻重量,所以在护檐53上形成数个减料孔54。
但是前述护套50历来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是塑性材料射出成型,厚度有限,至少大于0.4mm,厚度重量无法有效缩减,仅能以镂空方式形成减料孔来减轻重量,故重量轻量化有限,因此球拍整体重量偏大,增加挥拍臂力的负荷,影响施力击球欲求精准的效果。
2、强度不足。护套采取塑性材料,材质易受天气影响而老化,强度不佳。
3、外形单调,由于采取塑性材料射出成型,外形呈现单一色彩、单一质感,球拍的高级感无法突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护套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其具有强度佳、重量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为弧形体状,并且间隔形成数个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断面为层状构造具有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一为树脂形态的塑性覆体,所述基骨架包含数个纤维束单元与数个纤维束单元,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各纤维束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供该塑性覆体形成填置的通孔,并以该塑性覆体披覆结合该基骨架全周面而形成一体。
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纤维束单元为数条纤维丝组成。
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塑性覆体为透明状。
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护套中央位置是具有数个穿孔的主护部,主护部两侧分别往外延伸有护檐。
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护套厚度是在0.25mm~0.3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功效1、护套层状构造包含基骨架与塑性覆体,借由基骨架以数个纤维束单元交织形成织物状形态,通过预定方向的交织来提高各方向的受力强度,不易崩裂,有效地提高支撑强度,配合基骨架耐候性高,强度不受气候影响强度,具有耐用性,使保护拍框的效果更佳。
2、塑性覆体是薄薄地披覆在基骨架周面,并且在未固化成型前,液体状的塑性覆体流穿基骨架的通孔,因此在加热加压固化成型后,形成有如夹合为一体的形式,强化定型基骨架的编织结构,大大提高护套的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基骨架可披覆透明状塑性覆体,借由透明状可显现基骨架编织立体感,使护套造型别具特殊视觉感,与现有的单色的护套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护套的外形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使球拍具有高档质感。
4、本实用新型具备轻薄特性。基骨架的纤维束单元重量很轻,而结合塑性覆体之后进行加热加压,可以让厚度缩减到小于0.4mm,甚至达到0.25mm~0.35mm之间,故而轻薄化特性将使挥拍打击效能,发挥得更加自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护套与球拍分离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骨架俯视放大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骨架与塑性覆体未结合前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现有护套与球拍分离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现有护套立体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0护套 11、52穿孔12、52主护部13、53护檐20基骨架21、22纤维束单元23通孔 210纤维丝30塑性覆体40拍框 41拍框周面42线孔54减料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拍框40的形态与一般球拍相同,具有拍框周面41、线孔42,拍框周面41外侧面供护套10伏贴安装。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护套10在图面显示的是较佳实施例形状,是与现有形状相同,而呈弧形体,中央为主护部12,主护部12两侧向外展伸护檐13,主护部12沿弧形面上穿设数个穿孔11。而本实用新型护套10层状构造包含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20以及一披覆于基骨架20的塑性覆体30,借以改变护套10而使其具备强度高、轻薄化的功效。
请再参阅图2至图4,护套10所包含的基骨架20是由数个纤维束单元21与数个纤维束单元22,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织物状形态,并且在各纤维束单元21、22编织间的空隙形成通孔23,以使基骨架20具有较佳强度。而每一个纤维束单元21、22由数条纤维丝210组成,该纤维丝210是诸如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克拉维纤维等纤维丝线,让每一个纤维束单元21、22所承受力量,由多条纤维丝210来分别承担。
基骨架20在上、下面完全披覆透明液状、黏合性质的树脂的塑性覆体30,使塑性覆体30包覆基骨架20,塑性覆体30流穿通孔23,整体置于设定形状的模具内,经加热加压而固化成型为如图2所示的层状构造,具有主护部12、护檐13形式(形状可变化),尤其,基骨架20在周面结合塑性覆体30为一体状,通孔23即填置塑性覆体30,故确保基骨架20编织的位置,配合塑性覆体30定形而不变动位置。
此外,成型为护套10的厚度可以很薄,控制在0.25mm~0.35mm之间,较现有护套以塑性材料射出成型者薄,具有轻薄特性。
由上所述,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制成的护套10结合于拍框40后,具有轻薄特点,并且如图2、图4所示,护套10的基骨架20是由纤维束单元21、22交叉编织而成,具有极佳的强度,而基骨架20所披覆的塑性覆体30为透明状,更可以表现出基骨架20的编织立体感,使视觉造型别出心裁,提高视觉美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为弧形体状,并且间隔形成数个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断面为层状构造具有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一为树脂形态的塑性覆体,所述基骨架包含数个纤维束单元与数个纤维束单元,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各纤维束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供该塑性覆体形成填置的通孔,并以该塑性覆体披覆结合该基骨架全周面而形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单元为数条纤维丝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覆体为透明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中央位置是具有数个穿孔的主护部,主护部两侧分别往外延伸有护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厚度是在0.25mm~0.35mm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为弧形体状,并且间隔形成数个穿孔;护套断面为层状构造具有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一为树脂形态的塑性覆体,所述基骨架包含数个纤维束单元与数个纤维束单元,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各纤维束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供该塑性覆体形成填置的通孔,并以该塑性覆体披覆结合该基骨架全周面而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佳、重量轻的优点。
文档编号A63B49/18GK2841079SQ20052002720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陈正盛 申请人:陈正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