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65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吹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泡机,可用作室内外场景布置或舞台气氛烘托的舞台效果器械。
背景技术
在一些节庆活动或者舞台演出中,经常要用泡泡发生器吹出的泡泡来渲染气氛,烘托现场效果。而作为舞台器械的吹泡机产品,除了造价昂贵、外型冰冷外,只会躲在角落吹泡泡;造价高昂的特点限制了它在更平常更广泛的活动中的应用。而随着现代舞台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吹泡机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廉,可以作为一种现场景观,类似园林式庭院中的假山流水一样性质的吹泡机,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吹泡机,包括转盘、若干张膜圆环、盛液槽、风机、电机、齿轮箱;盛液槽、风机、电机、齿轮箱安装在一机座上,若干张膜圆环通过支杆呈放射状固定在转盘周围,转盘键设在齿轮箱的输出轴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联接,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风机工作,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张膜圆环的后面并正对着张膜圆环;盛液槽内盛有泡泡液,转盘带动若干张膜圆环逐个通过盛液槽内的泡泡液。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通电的电机一方面通过齿轮箱带动转盘转动,使固定在转盘外围的张膜圆环逐个通过盛液槽内的泡泡液,对盛液槽里的泡泡液进行搅动并使泡泡液粘附在张膜圆环上。另一方面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风机工作。当粘有泡泡液膜的张膜圆环在转盘的带动下转到风机的出风口位置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张膜圆环上的泡泡液膜脱离张膜圆环后变成泡泡被吹出。本实用新型除了会吹泡泡外,还增加了与现场人员的一种互动,大家可以直观地欣赏到整个泡泡的吹出过程,更是童年美好回忆的一种再现,很容易拉近受众与活动主题的距离,更易渲染气氛。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吹泡机,包括转盘1、若干张膜圆环2、盛液槽3、风机4、电机5、齿轮箱6;盛液槽3、风机4、电机5、齿轮箱6安装在一机座7上,若干张膜圆环2通过支杆8呈放射状固定在转盘1周围,转盘1键设在齿轮箱6的输出轴9上,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箱6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10联接,电机5通过带传动机构11带动风机4工作,风机4的出风口12位于张膜圆环2的后面并正对着张膜圆环2;盛液槽3内盛有泡泡液,转盘1带动若干张膜圆环2逐个通过盛液槽3内的泡泡液。若干张膜圆环2搅动盛液槽3内的泡泡液并使每个张膜圆环2上粘附有泡泡液膜,当粘有泡泡液膜的张膜圆环2在转盘1的带动下转到风机4的出风口12位置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张膜圆环2上所粘泡泡液膜脱离张膜圆环2后就实现了泡泡的生成。
随着电机5的持续转动,旋转的转盘1上分布在周围每一处的张膜圆环2都实现了制造泡泡的功能,张膜圆环2的大小和颜色可控,转盘1可以另加装饰。张膜圆环2与转盘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张膜圆环2为单圆件或多圆组合件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吹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若干张膜圆环、盛液槽、风机、电机、齿轮箱;盛液槽、风机、电机、齿轮箱安装在一机座上,若干张膜圆环通过支杆呈放射状固定在转盘周围,转盘键设在齿轮箱的输出轴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联接,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风机工作,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张膜圆环的后面并正对着张膜圆环;盛液槽内盛有泡泡液,转盘带动若干张膜圆环逐个通过盛液槽内的泡泡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张膜圆环与转盘为一体结构,圆环为单圆件或多圆组合件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张膜圆环与转盘之间采用分离结构,若干张膜圆环为单圆件或多圆组合件形状,若干张膜圆环通过支杆插附在转盘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泡机,包括转盘、若干张膜圆环、盛液槽、风机、电机、齿轮箱;盛液槽、风机、电机、齿轮箱安装在一机座上,若干张膜圆环呈放射状固定在转盘周围,转盘键设在齿轮箱的输出轴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联接,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风机工作,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张膜圆环的后面并正对着张膜圆环;盛液槽内盛有泡泡液,电机一方面通过齿轮箱带动转盘转动,使固定在转盘外围的张膜圆环逐个通过盛液槽内的泡泡液,使泡泡液粘附在张膜圆环上。另一方面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风机工作。当粘有泡泡液膜的张膜圆环在转盘的带动下转到风机的出风口位置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张膜圆环上的泡泡液膜脱离张膜圆环后变成泡泡被吹出。
文档编号A63J5/02GK2813042SQ20052004396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日
发明者陆诗婷 申请人:嘉定区南翔镇中心小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