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立体拼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066阅读:18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柱立体拼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有关于一种圆柱立体拼图,尤其是一种在利用呈弧形的多个拼片完成一圆柱体结构后,再于其上方设置一连接环,以可在圆柱体的上方加设一盖体,并在圆柱体的下方设置一底座,以组装成一钱筒,或是在将盖体去除后而形成为一笔筒。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圆柱形拼图在完成圆柱体的结构后,因为各拼片间的相互结合,所以能够自行的站立在一平面上;然而,由于各拼片间的联结力是仅靠拼片间的凹凸相配合,所以整个圆柱体在其上、下两边缘的结合力因为并没有其它拼片的支持,所以其在结构的强度上会显得相当的脆弱,以致于其在遭受一外力的作用下即无法维持完整的外观,极易产生损坏的情形。
为解决此类的问题,则有业者提出了在立体拼图结构的外边缘处加设边框,并藉由此边框而得以强化立体拼图整体的结构强度。然而,藉由边框的设计故然是可以强化整体在结构上的强度,但却又因为其在加设了边框后,整体的结构即丧失了延伸性,亦即是说,在加设了边框后,整体结构的用途即完全的受到了限制。例如是原本是一立体的拼图在加设了边框后,其仅能作为一观赏用的拼图,而无法再作为其它的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是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圆柱形拼图,而且此拼图在加设了边框后,仍能藉由不同的组合而延伸其用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即是在于提供一种圆柱拼图,藉由拼片不同组合,而可在整体拼图上下边缘形成平滑的线条,并在平滑的线条上可分别的加设一联结环以及一底座;一盖体则可设置在联结环上,以作为整体结构的盖子,而底座则可作为整体结构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是在底座以及联结环的内部均设置有相对于圆柱立体拼图轴线而呈倾斜、并以间歇性设置的凸肋,藉此凸肋的设置,在联结环的上方则可设置该盖体,同时,在底座处则可延设另一组的圆柱立体拼图,而将整体的长度予以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是可将联结环分别地设置在圆柱立体拼图的上、下两边线,以可分别地和其它的圆柱立体拼图予以连接。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主要是具有多片呈弧形的拼片、一底座、一联结环以及一盖体;其中,该拼片是区分成上方拼片、中介拼片以及下方拼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则在于加了边框后,不但其在整体结构上得以强化了,同时,亦因为在边框上的特殊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在使用上得以有延展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上方拼片和下方拼片在不同方向的立体图;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中介拼片在不同方向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在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将盖体去除成为笔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不同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本实用新型所附图式的图1,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完成的圆柱立体拼图主要是具有多片呈弧形的拼片1、一底座2、一联结环3以及一盖体4。其中,该拼片1是区分成上方拼片11、中介拼片12以及下方拼片13。该底座2是为一环形座体,且具有一,以及一和外环缘21一体形成,且是形成在该外环缘21内部的内环缘22,而在外环缘21以及内环缘22之间则是形成一第一间隙23。值得注意的是在内环缘22中是设有多个弹片231,亦即,在内环缘22处以切割的方式形成该数个弹片231,并同时和外环缘21相互接合在一起;且在各弹片231的外部表面上则是形成有一凸出232。
该联结环3同样地具有一环体31,且在环体31的内部则是一体形成有一向底座2方向延伸的固定环32;并且,在环体31和固定环32之间则是形成有一第二间隙34。在固定环32上则是以切割的方式形成多片的夹持弹片321,同时,在每一夹持弹片321的外部表面上则是形成有一固定肋322;再者,于环体31相对于固定环32的另一侧则是延伸着有一延伸环33,且在延伸环33的外部表面则是形成有多条相对于联结环3中心轴线而呈现倾斜的第一卡掣肋331。
该盖体4具有一封闭端以及一开放端,而在封闭端处则是设有一长孔41,并且,在盖体4的内壁面处则是设有多个相对于盖体4中心轴线而呈倾斜,并且对应于第一卡掣肋331的第二卡掣肋42。
请参看图2A以及图2B所示,其中,可见及该上方拼片11或是下方拼片13均具有相同的结构,并同时具有一平滑、且可分别对应于该底座2的第一间隙23或是该联结环3的第二间隙34的组合边111,131,同时,在组合边111,131的一侧则是形成有一阶梯112,132。除此之外,在上方拼片11或是下方拼片13的其余侧边则是分别地具有可和相邻的上方拼片11或是中介拼片12呈互补的连接臂113,133以及/或凹槽114,134;在此实施例中,可见及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方拼片11或是下方拼片13相邻于组合边111,131的两个侧边是各设有一连接臂113,133,而在相对于组合边111,131的侧边则是设有一凹槽114,134。再者,尤其是显示在图2B中,该上方拼片11或是下方拼片13的背面是设有一凹陷115,135,致使每一上方拼片11或是下方拼片13的组合边111,131的上方表面到界定该凹陷115,135,且是最靠近该组合边111,131的上方表面的一个侧面间的厚度恰相等于夹持弹片321或是弹片231的顶缘到固定肋322或是凸出232间的距离,所以当一上方拼片11或是下方拼片13分别地在插入其所对应的联结环3的第二间隙34或是底座2的第一间隙23后,凸出232以及固定肋322则可分别地将该下方拼片13和上方拼片11予以夹持并固定。
请参看图3A以及图3B所示,其中可见及本实用新型的中介拼片12分别地在其相对的两侧边均具有一延伸臂121以及一连接槽122。该延伸臂121是分别地可和该上方拼片11或下方拼片13的凹槽114,134为互补;且该连接槽122则可分别地和该上方拼片11或下方拼片13的连接臂113,133为互补。各中介拼片12亦是具有相同于该上方拼片11或下方拼片13的厚度。
请同时参阅本实用新型的图1、图2A、图3A和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于组合时,首先是将各中介拼片12依各中介拼片12外部表面所预设的图样(未显示)而予以拼凑起来,亦即,利用呈互补延伸臂121和连接槽122而将各中介拼片12先行予以组合在一起,尔后,则是分别地将上方拼片11和下方拼片13利用其连接臂113,133以及凹槽114,134和呈互补的中介拼片12的连接槽122以及延伸臂121相互组合在已组装在一起的中介拼片12的上、下方而完成如在图1中所示的中空圆柱形体。其后,则分别地将底座2以及联接环3分别地组装在中空圆柱形体的下方和上方。值得注意的是当底座2在和下方拼片13组合时,该下方拼片13的组合边131是插入该底座2的第一间隙23的内,并设置在弹片231上的凸出232则是可卡掣在凹陷135相邻于该组合边131的一个侧面;藉由该凸出232的卡掣以及底座内环缘22的限制,完成组装的下方拼片13则可具有相当的结构强度。
再者,当本实用新型的联结环3欲组装在上方拼片11的上方时,各上方拼片11的组合边111是插入联结环3的第二间隙34之内,并使得该夹持弹片321的固定肋322夹持住凹陷115相邻于该组合边111的一个侧面,藉由该固定肋322的卡掣以及固定环32的限制,完成组装的上方拼片11则可具有相当的结构强度。
再者,将盖体4组合在该联结环3上方时,则可直接地利用该联结环3的第一卡掣肋331以及该盖体4的第二卡掣肋42相互间的卡掣,而达成将盖体4紧锁在联结环3上方的目的,此时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外观结构则如同在图5和图6所示。而藉由上方拼片11、中介拼片12以及下方拼片13所组成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则可经由该底座4以及该联结环3的相互对组合边111,131的卡掣而达到巩固的目的。同时,在将上方拼片1的组合边111插入该联结环3的第二间隙34后,即可见到整个上方拼片11是被该联结环3的环体31和固定环32所夹持于其中,故而每一片拼片上方拼片11、中介拼片12、下方拼片13不但可因为藉由互补的连接臂113,133、凹槽114.134以及延伸臂121和连接槽122间的相互结合,同时亦可藉由底座2以及联结环3的分别夹持下方拼片13和上方拼片11而形成一坚固的结构。藉由在图6所示的结构,使用者可将该结构视为一笔筒。
请同时参看图7以及图8所示,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立体拼图可直接也利用上方拼片11、下方拼片13、底座2、联结环3和盖体4而组合成一存钱筒;又或者,使用者可以利用一联结环3来连接上方拼片11、下方拼片13和盖体4的组合以及上方拼片11、中介拼片12、下方拼片13、底座2和盖体4的组合。
再者,请参看图4所示,其中,于该底座2的内侧是具有多个相对于该底座2的中心经向轴而呈倾斜的第三卡掣肋24,藉此,该第三卡掣肋24则可和该第一卡掣肋331或是该第二卡掣肋42相互结合。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结构,使用者可以任意的组合所需要的结构,而且在整个结构完成后,亦可因为有联结环3的设置以及底座2的设置而可将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予以维持;再者,又因为上方拼片11、中介拼片12以及下方拼片13的相互组合,使用者在拼凑过程中亦可享受到拼图的乐趣。
权利要求1.一种圆柱立体拼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其具有一体形成的内环缘以及外环缘,且在底座外环缘以及内环缘之间是形成有一第一间隙;一联结环,其是具有一环体,以及在环体内部延伸并且一体形成的固定环,并在环体和固定环之间是形成有一第二间隙;多个上方拼片,每一个上方拼片是具有多个相对形成的连接臂以及凹槽,其中,该连接臂以及凹槽是以间隔的方式而形成在每一上方拼片中,并且该连接臂是和该凹槽形成互补,在上方拼片对应于凹槽/连接臂的一侧则是形成有一相对应于第二间隙的组合边,并且,在该组合边的旁侧则是形成有一阶梯,如此则可将上方拼片组合于该联结环的第二间隙中,并由该阶梯和该环体的外部下缘相互接触;多个下方拼片,每一个下方拼片是具有多个相对形成的连接臂以及凹槽,其中,该连接臂以及凹槽是以间隔的方式而形成在每一下方拼片中,并且该连接臂是和该凹槽形成互补,在下方拼片对应于凹槽/连接臂的一侧则是形成有一相对应于第一间隙的组合边,并且,在该组合边的旁侧则是形成有一阶梯,如此则可将下方拼片组合于该底座的第一间隙中,并由该阶梯和该环体的外环缘外部端缘相互接触,其中,该上方拼片的连接臂是和下方拼片的凹槽互补,且该上方拼片的凹槽则是和该下方拼片的连接臂形成互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立体拼图,其特征在于,多个具有和上方拼片或下方拼片的凹槽成为互补的连接槽,以及和上方拼片或下方拼片的连接臂成为互补的延伸臂的中介拼片是设置在上方拼片以及下方拼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立体拼图,其特征在于,该联结环在的固定环上是形成有多个夹持弹片以可将上方拼片予以夹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立体拼图,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上方拼片以及下方拼片均具有一凹陷,且在每一夹持弹片的外侧则是形成有一固定肋,如此,当上方拼片于插入该联结环的第二凹槽内时,该联结环的夹持弹片上的固定肋则可卡掣于凹陷的一侧而将上方拼片予以紧紧结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立体拼图,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内环缘上亦具有多个夹持弹片以可将下方拼片予以夹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立体拼图,其特征在于,一具有一长孔的盖体是可和该联结环而相互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立体拼图,其特征在于,多个具有和上方拼片或下方拼片的凹槽成为互补的连接槽,以及和上方拼片或下方拼片的连接臂成为互补的延伸臂的中介拼片是设置在上方拼片以及下方拼片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圆柱立体拼图,主要是有关于一种利用拼片完成一圆柱状的立体结构后,再于圆柱体的上下方以选用的方式各设置一盖体以及一底座,以可将圆柱立体拼图作为存钱筒或是笔筒使用。
文档编号A63F9/06GK2805856SQ20052005973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4日
发明者庄世鸿 申请人:庄世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