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7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关一种运动健身器,尤指一种能够让使用者同时达到踏步以及拉筋双重健身运动效果的踏步机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室内健身器材大多仿真户外运动的动作模式,以让使用者得以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达到与户外运动相当的健身效果;例如,踏步机(或称踏步健身器)即系利用使用者双脚之踩踏施力作用,让双脚所踩踏之踏板总成配合相对上下运动,进而以仿真踏步行走的方式达到运动、健身之目的。
现有技术普遍习见的踏步机,其基本的构造大致相同,主要在一个底座上设有两个可相对交互上下运动的踏板;其中,两个踏板的前端枢设在底座上,两踏板并且分别与油压缸联结,利用油压缸的阻尼作用使两踏板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以及维持踏板动作的协调,以期能够让操作者达到仿真踏步行走的运动、健身效果。
然而,类似的踏步机仅能够让踏板上、下交互运动,不但操作方式呆板、无趣,而且使用者经常会因为要用力踩踏踏板而反而无法让腿部的筋肉获得舒展,故所能够产生的运动、健身效果相当有限,因此仍具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仅具有踏步运动功能的习用踏步机构造加以改良,提供一种让使用者在进行踏步运动时,同时自然的拉引双腿后侧的筋肉,使双腿筋肉能够完全获得舒展的踏步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底座上设有两个可相对交互上下运动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选择性的在前侧或后侧位置设有一组可调整高度的脚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组脚体由两个轴设在底座的垫高块所构成,该两个垫高块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每一个垫高块上至少相对应设有两个平切面,以及在两个相对应的平切面的中线上设有一个偏向其中一个平切面的轴孔。所述其中每一个垫高块由螺栓穿过华司、垫片、轴孔的方式轴设底座上,并且可以螺栓为轴心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由两个分别配置在前、后位置的杆体为主要的支撑结构体,该组脚体由两个轴设在其中一个杆体两端的垫高块所构成,该两个垫高块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每一个垫高块上至少相对应设有两个平切面,以及在两个相对应的平切面的中线上设有一个偏向其中一个平切面的轴孔。所述的杆体两端设有一中心具有螺孔的固定片,而每一个垫高块由螺栓穿过华司、垫片、轴孔进而锁固于固定片中心的螺孔中的方式轴设杆体的端部,并且可以螺栓为轴心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其中两个踏板分别与油压缸联结,利用油压缸的阻尼作用使两踏板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以及维持踏板动作的协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其中两个踏板也可以分别与气压缸联结,利用气压缸的阻尼作用使两踏板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以及维持踏板动作的协调。所述的两个踏板系分别与摩擦片联结,利用摩擦片之阻尼作用使两踏板相对交互上下运动,其中两踏板后侧与脚后跟接触位置形成有挡止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其中两组脚体由两个轴设在底座的垫高块所构成,该两个垫高块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每一个垫高块上至少相对应设有两个平切面,以及在两个相对应的平切面的中线上设有一个偏向其中一个平切面的轴孔,而垫高块上异于该两平切面为两平贴边,其两平贴边与轴孔之距离系小于两平切面与轴孔之距离。所述的垫高块的平切面上设有防滑沟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实施时,系选择在踏步机的底座前侧或后侧设有一组可调整高度的脚体,让使用者依照需要将底座调整成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亦即让使用者利用踏步机进行踏步运动时,身体会自然前倾以维持重心的稳定,进而拉引双腿后侧的筋肉,而能够同时达到踏步以及拉筋的双重健身运动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步机正面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步机背面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垫高块与底座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垫高块与底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步机将垫高块转动成为让距离轴孔较短的平切面与地面接触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踏步机将垫高块转动成为让距离轴孔较长的平切面与地面接触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踏步机将垫高块转动成为让距离轴孔最短的平贴边与地面接触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踏步机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为了进一步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以及整体运作方式,说明如下图面标号如下10——底座311—平切面11——杆体312—轴孔12——油压缸 313—平贴边13——摩擦片 32——螺栓20——踏板33——华司21——挡止部 34——垫片30——脚体35——固定片31——垫高块 351—螺孔
本实用新型其整个踏步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在一个底座10上设有两个可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之踏板20,由踏板20做为操作者双脚踩踏的结构体,而能够在操作者的施力作用下让两个踏板20相对交互上、下运动,让操作者达到仿真踏步行走之运动、健身效果。
请同时配合图2及图3所示,其中底座10的前侧(或后侧)系设有一组可调整高度的脚体30,在本实施例当中,底座10系由两个分别配置在前、后位置的杆体11为主要的支撑结构体,两个踏板20的前端枢设在底座前侧的杆体11处,并且分别与油压缸12(或是气压缸)联结,利用油压缸12之阻尼作用使两踏板20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以及维持踏板动作的协调。
至于,上述的脚体30则由两个分别轴设在其中一个杆体11两端的垫高块31所构成,请同时配合参照图3及图4所示,两个垫高块31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每一个垫高块31上至少相对应设有两个平切面311,其平切面311上进一步设有防滑沟纹用以做为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以及在两个相对应的平切面311的中线上设有一个轴孔312,此轴孔312偏向其中一个平切面311,而垫高块31上异于该两平切面311为两平贴边313,其两平贴边313与轴孔312之距离系小于两平切面311与轴孔312之距离。
整体组装时,先将一固定片35与杆体11组合成一体,再由螺栓32穿过华司33、垫片34、轴孔312的方式,将螺栓32锁固于固定片35中心的螺孔351中,进而将垫高块31轴设在杆体11的端部,并且可以螺栓32为轴心转动。
因此,使用者即可以依照实际需要转动垫高块31以调整脚体30的高度,如图5所示,即将垫高块31转动成为让距离轴孔312较近的平切面311与地面接触的使用状态,此时整个脚体30的高度保持在较小倾斜度的状态,让使用者能够进行较小角度的拉筋运动;另外,当使用者将垫高块31转动成为让距离轴孔312较长的平切面311与地面接触的使用状态,此时整个脚体30的高度系可让底座10成为较大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俾让使用者利用踏步机进行较大之踏步拉筋运动,身体会自然前倾以维持重心的稳定,进而拉引双腿后侧的筋肉;另外,当使用者将垫高块31转动成为让距离轴孔312最短的平贴边313与地面接触的使用状态,如图7所示,此时整个脚体30的高度系可让底座10保持在较趋向于水平的状态,让使用者能够进行一般的踏步运动,同时达到踏步以及拉筋的双重健身运动效果。
两踏板20后侧与脚后跟接触位置形成有挡止部21,其挡止部21系略高于踏板20的平面,令使用者将踏步机调整为拉筋之形式时,如图6所示,可由挡止部21之挡止作用使双腿不致下滑。
另外,如图8所示,两个踏板20分别与摩擦片13联结,利用摩擦片13之摩擦作用使两踏板20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以及维持踏板动作的协调。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踏步机,在一个底座上设有两个可相对交互上下运动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选择性的在前侧或后侧位置设有一组可调整高度的脚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组脚体由两个轴设在底座的垫高块所构成,该两个垫高块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每一个垫高块上至少相对应设有两个平切面,以及在两个相对应的平切面的中线上设有一个偏向其中一个平切面的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每一个垫高块由螺栓穿过华司、垫片、轴孔的方式轴设底座上,并且可以螺栓为轴心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由两个分别配置在前、后位置的杆体为主要的支撑结构体,该组脚体由两个轴设在其中一个杆体两端的垫高块所构成,该两个垫高块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每一个垫高块上至少相对应设有两个平切面,以及在两个相对应的平切面的中线上设有一个偏向其中一个平切面的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两端设有一中心具有螺孔的固定片,而每一个垫高块由螺栓穿过华司、垫片、轴孔进而锁固于固定片中心的螺孔中的方式轴设杆体的端部,并且可以螺栓为轴心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两个踏板分别与油压缸联结,利用油压缸的阻尼作用使两踏板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以及维持踏板动作的协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两个踏板分别与气压缸联结,利用气压缸的阻尼作用使两踏板相对交互上下运动,以及维持踏板动作的协调。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踏板系分别与摩擦片联结,利用摩擦片之阻尼作用使两踏板相对交互上下运动,其中两踏板后侧与脚后跟接触位置形成有挡止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两组脚体由两个轴设在底座的垫高块所构成,该两个垫高块的结构相同,并且在每一个垫高块上至少相对应设有两个平切面,以及在两个相对应的平切面的中线上设有一个偏向其中一个平切面的轴孔,而垫高块上异于该两平切面为两平贴边,其两平贴边与轴孔之距离系小于两平切面与轴孔之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高块的平切面上设有防滑沟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踏步机在底座的前侧或后侧设有一组可调整高度的脚体,可让使用者依照需要将底座调整成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亦即让使用者利用踏步机进行踏步运动时,身体会自然前倾以维持重心的稳定,进而拉引双腿后侧的筋肉,同时达到踏步以及拉筋的双重健身运动效果。
文档编号A63B21/008GK2825002SQ200520064088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