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棋裁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36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陆战棋裁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陆战棋双方交战之棋子胜负的裁判装置,尤其是能自动指示棋子之间大小而无需人脑判断的电子裁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陆战棋裁判器并不存在。当进行陆战棋游戏时,交战双方的棋子胜负必须依赖人脑判定,即除参与游戏交战的各方外另需一名人工裁判员。由于进行游戏时不太容易找到一名人工裁判员,同时也不能保证人工裁判员在执行判定时始终保持中立,因而进行游戏的可能性和游戏结果的公正性被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陆战棋游戏方式中需要一名人工裁判员以及不能保证人工裁判员公正裁决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裁判器,该裁判器不仅能客观公正地判定交战双方棋子的胜负,而且无需借助第三者人脑判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部分除炸弹和军旗外,将其它所有陆战棋子根据游戏规则按棋力从大到小顺序进行四位二进制编码如下地雷1001,司令1000,军长0111,师长0110,旅长0101,团长0100,营长0011,连长0010,排长0001,工兵0000。该编码中0代表低电平,1代表高电平。在所有参与编码的棋子的正立文字面上方等距分布六个圆孔,其直径均为2毫米,孔间距离也为2毫米,六个圆孔均以导电合金属充填至与原平面持平。以最左侧之圆孔点为高电平引入点,以最右侧之圆孔点为低电平引入点,剩余中间四个圆孔点为编码点。所有参与编码的棋子根据前述编码将其中间四个圆孔点分别电连接至最左侧圆孔点(高电平)或最右侧圆孔点(低电平)。在炸弹和军旗的正立文字面上方均不设置六个圆孔点。在炸弹的正立文字面右侧设置长8毫米宽2毫米之导电金属片条,在军旗的正立文字面左侧设置长8毫米宽2毫米之导电金属片条,这两个导电金属片条分别被用作识别炸弹和军旗之开关。最后,在全部棋子的背面设置一个提示箭头,该箭头由棋子的正立文字下方指向上方,用于提示使用裁判器时正确放置棋子。
第二部分在一块长方形绝缘基板上设置左、右两个与棋子外形尺寸大小相同,深度为2毫米之凹槽。在凹槽内上方、左边和右边分别设置与棋子文字面的金属圆孔点及金属片条相对应之金属接触点,这些接触点均凸出凹槽底平面0.5毫米,它们的直径、位置及间距与棋子对应相等,以方便地交换电信号。每个凹槽内上方的左起第一个圆形金属接触点作为低电平输出点电连接至电源负极;每个凹槽内上方的左起第六个圆形金属接触点作为高电平输出点电连接至电源正极;每个凹槽内上方左起第二至第五个圆形金属接触点作为棋子编码信号引入点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之输入端;如果将左、右两个凹槽中的棋子分别命名为A和B,则四位数值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分别为A>B,A<B和A=B。所有参与编码的棋子之间大小由该四位数值比较器做出初步判断。根据陆战棋实战游戏规则,当工兵与地雷相遇时工兵为胜方,而四位数值比较器作出的初步判断结果却正好相反,因此将四位数值比较器的输出信号A>B和A<B分别电连接至一个校正电路;该校正电路由逻辑门电路组成,引入两个凹槽中的棋子编码作为控制信号,通过棋子编码来判断交战中的两个棋子是否为工兵和地雷;当交战中的两个棋子为工兵和地雷时,四位数值比较器作出的初步判断结果经校正后输出至终端;否则,四位数值比较器作出的初步判断结果无需校正而径行输出至终端。每个凹槽内左边的金属接触点作为不参与编码之炸弹的开关信号引入点,每个凹槽内右边的金属接触点作为不参与编码之军旗的开关信号引入点,它们均直接电连接至终端。参与编码的棋子之间大小由四位数值比较器加上校正电路做出判断,而不参与编码的棋子之间大小以及参与编码的棋子和不参与编码的棋子之间大小则由不参与编码的棋子正立文字面左侧或右侧的金属片条(开关)信号直接做出判断;交战双方棋子之间的大小最终由红、绿、黄三种颜色发光二极管分别予以标示,白色发光二极管则最终标示交战一方的军旗被扛即输棋。
结合附


图1,下面分别阐述具体电连接关系一、如果将左、右两个凹槽中的棋子分别命名为A和B,则四位数值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分别为A>B,A<B和A=B。左边凹槽之四位棋子编码点a0a1a2a3同时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一组输入端和四输入或非门(8)之输入端,左边凹槽之两位棋子编码点a3和a0即最高位和最低位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9)之输入端;右边凹槽之四位棋子编码点b0b1b2b3同时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另一组输入端和四输入或非门(7)之输入端,右边凹槽之两位棋子编码点b3和b0即最高位和最低位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0)之输入端;四输入或非门(7)之输出端和四输入或非门(8)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或门(11)之输入端,两输入与门(9)之输出端和两输入与门(10)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或门(12)之输入端;两输入或门(11)之输出端和两输入或门(12)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3)之输入端,两输入与门(13)之输出端同时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4)之一个输入端、两输入与门(20)之一个输入端和单反相器即非门(16)之输入端;两输入与门(14)之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至单反相器即非门(15)之输出端,单反相器即非门(15)之输入端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两输入与门(20)之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至单反相器即非门(19)之输出端,单反相器即非门(19)之输入端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单反相器即非门(16)之输出端同时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7)之一个输入端和两输入与门(18)之一个输入端,两输入与门(17)之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两输入与门(18)之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两输入与门(14)之输出端和两输入与门(17)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或门(21)之输入端,两输入与门(18)之输出端和两输入与门(20)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或门(22)之输入端,两输入或门(21)之输出端经限流电阻(27)后电连接至三极管(34)之基极,三极管(34)之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负极,三极管(34)之集电极经红色发光二极管(31)和限流电阻(37)后电连接至电源正极;而两输入或门(22)之输出端经限流电阻(28)后电连接至三极管(35)之基极,三极管(35)之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负极,三极管(35)之集电极经绿色发光二极管(32)和限流电阻(38)后电连接至电源正极。
二、将两个凹槽内左边的触点开关(3)和触点开关(4)(用以标示炸弹之开关信号)并联电连接,一端电连接至电源正极,另一端则与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经隔离二极管(24)后并联电连接至限流电阻(26)之一端,限流电阻(26)之另一端电连接至三极管(33)之基极,三极管(33)之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负极,三极管(33)之集电极经黄色发光二极管(30)和限流电阻(36)后电连接至电源正极;将两个凹槽内右边的触点开关(5)和触点开关(6)(用以标示军旗之开关信号)并联电连接,一端电连接至电源正极,另一端经限流电阻(25)和一个白色发光二极管(29)后电连接至电源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没有人工裁判员的情况下方便地判定交战双方棋子的大小,不仅客观公正准确,而且逻辑判断电路仅采用小规模通用逻辑门元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的棋子文字面构造图。
图3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边凹槽构造图。
图4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的右边凹槽构造图。
图5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四位数值比较器4585)管脚布置图。
图6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双四输入或非门4002)管脚布置图。
图7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4二输入与门4081)管脚布置图。
图8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4二输入或门4071)管脚布置图。
图9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4二输入与门4081)管脚布置图。
图10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单反相器即非门4069)管脚布置图。
图11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线路板正面构造图。
图12是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线路板反面构造图。
图中1.左边凹槽,2.右边凹槽,3.触点开关,4.触点开关,5.触点开关,6.触点开关,7.四输入或非门,8.四输入或非门,9.两输入与门,10.两输入与门,11.两输入或门,12.两输入或门,13.两输入与门,14.两输入与门,15.单反相器即非门,16.单反相器即非门,17.两输入与门,18.两输入与门,19.单反相器即非门,20.两输入与门,21.两输入或门,22.两输入或门,23.四位数值比较器4585,24.隔离二极管,25.限流电阻,26.限流电阻,27.限流电阻,28.限流电阻,29.白色发光二极管,30.黄色发光二极管,31.红色发光二极管,32.绿色发光二极管,33.三极管,34.三极管,35.三极管,36.限流电阻,37.限流电阻,38.限流电阻,39.集成电路4002(双四输入或非门4002),40.集成电路4081(4二输入与门4081),41.集成电路4071(4二输入或门4071),42.集成电路4081(4二输入与门4081),43.集成电路4069(单反相器即非门4069),44.电源(三只五号电池),45.输入信号A>B,46.输入信号A<B,47.输入信号A=B,48.输出信号A>B,49.输出信号A<B,50.输出信号A=B。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凹槽(1)、凹槽(2)分别引入棋子身份信号即编码信号或开关信号,其中低电平输出点S-电连接至电源负极,高电平输出点S+电连接至电源正极,编码点a0、a1、a2、a3和b0、b1、b2、b3分别同时电连接至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入端和校正电路中四输入或非门(7)、四输入或非门(8)之输入端,编码点a0、a3同时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9)之输入端,编码点b0、b3同时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0)之输入端,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电连接至校正电路中单反相器(15)和二输入与门(17)之输入端,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电连接至校正电路中单反相器(19)和二输入与门(18)之输入端,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输出端A=B经隔离二极管(24)后电连接至限流电阻(26)之一端;校正电路中四输入或非门(7)之输出端和四输入或非门(8)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二输入或门(11)之输入端,两输入与门(9)之输出端和两输入与门(10)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二输入或门(12)之输入端,二输入或门(11)之输出端和二输入或门(12)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3)之输入端,两输入与门(13)之输出端则同时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4)之一个输入端、两输入与门(20)之一个输入端和单反相器即非门(16)之输入端,单反相器即非门(16)之输出端同时电连接至两输入与门(17)之一个输入端和两输入与门(18)之一个输入端,单反相器即非门(15)之输出端电连接之两输入与门(14)之另一个输入端,单反相器即非门(19)之输出端电连接之两输入与门(20)之另一个输入端,两输入与门(14)之输出端和两输入与门(17)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或门(21)之输入端,两输入与门(18)之输出端和两输入与门(20)之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两输入或门(22)之输入端,二输入或门(21)之输出端和二输入或门(22)之输出端即校正电路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限流电阻(27)和限流电阻(28)之一端;触点开关(3)和触点开关(4)并联电连接,其一端电连接至电源正极,另一端与限流电阻(26)之一端电连接;触点开关(5)和触点开关(6)并联电连接,其一端电连接至电源正极,另一端与限流电阻(25)之一端电连接;限流电阻(25)之另一端经白色发光二极管(29)后电连接至电源负极;限流电阻(26)之另一端电连接至三极管(33)之基极,三极管(33)之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负极,三极管(33)之集电极经黄色发光二极管(30)和限流电阻(36)后电连接至电源正极;限流电阻(27)之另一端电连接至三极管(34)之基极,三极管(34)之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负极,三极管(34)之集电极经红色发光二极管(31)和限流电阻(37)后电连接至电源正极;限流电阻(28)之另一端电连接至三极管(35)之基极,三极管(35)之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负极,三极管(35)之集电极经绿色发光二极管(32)和限流电阻(38)后电连接至电源正极;通常隔离二极管(24)采用硅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采用低功耗单色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采用小功率NPN型开关三极管,限流电阻(25)、(36)、(37)、(38)之阻值取决于发光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阻值为300至500欧,限流电阻(26)、(27)、(28)之阻值取决于三极管放大系数,一般阻值为10至50千欧。
在图2所示第一个实施例的棋子中,除炸弹和军旗外其他棋子均参与编码,在它们的正立文字面上方设置六个与文字表面持平、间距为2毫米之圆形导电金属接触点;最左边接触点作为高电平引入点,其直径为2毫米;最右边接触点作为低电平引入点,其直径也为2毫米;中间四个金属接触点作为编码点,其直径均为2毫米;根据陆战棋实战游戏规则中各个棋子棋力大小不同,每个参与编码的棋子获得0000到1001之间对应的唯一一个编码,按照该编码将其正立文字面上方中间的四个编码点通过印刷电路分别电连接至最左边高电平引入点或最右边低电平引入点;在炸弹和军旗正立文字面上方均不设置六个金属接触点;在炸弹正立文字面右侧设置一个与文字表面持平、长8毫米宽2毫米之导电金属片条,在军旗正立文字面左侧设置一个与文字表面持平、长8毫米宽2毫米之导电金属片条。
在图3所示第一个实施例之左边凹槽中,在一块长方形塑料绝缘基板左侧设置这个凹槽,凹槽大小为正好嵌入棋子,深度为2毫米;在凹槽顶部设置六个圆形导电金属接触点,标注依次分别为S-、a0、a1、a2、a3、S+,它们的直径、间距、位置均与棋子正立文字面上方的六个导电金属接触点相对应,以方便准确地引入棋子编码信号;在凹槽的左边设置两个相距4毫米直径2毫米之导电金属接触点即触点开关(3),其位置与炸弹正立文字面右侧之导电金属片条相对应,在凹槽右边设置两个相距4毫米直径2毫米之导电金属接触点即触点开关(5),其位置与军旗正立文字面左侧之导电金属片条相对应;凹槽内所有导电金属接触点均凸出底面0.5毫米。
在图4所示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之右边凹槽中,其构造与左边凹槽一致,标注依次分别为触点开关(4),低电平输出点S-,编码点b0b1b2b3,高电平输出点S+和触点开关(6)。

图11所示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之印刷线路板中,其正面布置为将具体构造为图3和图4所示之两个凹槽分别布置在印刷线路板最左边和最右边,在两个凹槽之间的区域布置有六组圆形金属焊接孔,除其中一组为16孔外其它五组均为14孔,以备在印刷线路板反面焊接六块集成电路,两个凹槽内部分金属接触点与部分集成电路管脚依据裁判器原理通过印刷电路电连接;将电源(44)布置在两个凹槽之间上方,将隔离二极管(24)布置在四位数值比较器(23)之管脚A=B与最右边凹槽之触点开关(4)之间,将限流电阻(27)、限流电阻(37)、红色发光二极管(31)和三极管(34)设置在最左边凹槽的下方,将限流电阻(28)、限流电阻(38)、绿色发光二极管(32)和三极管(35)设置在最右边凹槽的下方,将限流电阻(25)和白色发光二极管(29)设置在印刷线路板顶部,将限流电阻(26)、限流电阻(36)、黄色发光二极管(30)和三极管(33)设置在印刷线路板底部;图中黑色实线代表印刷电路,黑色圆点表示电连接点。

图12所示陆战棋裁判器第一个实施例之印刷线路板中,其反面布置为将两个凹槽内部分金属接触点与部分集成电路管脚依据裁判器原理通过印刷电路电连接,将两个凹槽内触点开关(3)和触点开关(4)通过印刷电路并联电连接,将两个凹槽内触点开关(5)和触点开关(6)通过印刷电路并联电连接,将集成电路(23)、集成电路(39)、集成电路(40)、集成电路(41)、集成电路(42)、集成电路(43)分别电焊至图中所示相应位置,图中黑色实线代表印刷电路,黑色圆点表示电连接点。
权利要求1.陆战棋裁判器,其特征是在绝缘基板上布置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内上方、左边和右边均分别设有编码信号金属接触点和开关信号金属接触点,编码信号金属接触点与数值比较器和校正电路电连接,校正电路输出端与不同颜色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开关信号金属接触点则直接与不同颜色发光二极管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战棋裁判器,其特征是将所有棋子分成两大类即参与编码的棋子和不参与编码的棋子,在参与编码的棋子正立文字面上方设置六个金属接触点,在不参与编码的棋子正立文字面左侧或右侧设置一个长方形导电金属片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战棋裁判器,其特征是棋子正立文字面之金属接触点或长方形导电金属片条不凸出于文字面,凹槽内金属接触点则凸出于凹槽底面且与棋子正立文字面之金属接触点或长方形导电金属片条位置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判定交战双方棋子大小的陆战棋裁判器。它是将所有棋子分成两类炸弹和军旗不参与编码,其余棋子参与编码。参与编码的棋子文字面上方设置六个金属点,不参与编码的棋子文字面左边或右边设置一个金属片条;在一块布置有逻辑判断电路和红、绿、黄、白色四个发光二极管之绝缘基板上设置两个可以嵌入棋子之凹槽,在每个凹槽内上方布置有六个金属点,左、右侧分别布置有两个金属点;两个凹槽内上方的金属点电连接至逻辑判断电路,逻辑判断电路三个输出端中两个分别直接与红、绿色发光二极管电连接,另一个则经隔离二极管后与黄色发光二极管电连接,两个凹槽内左边的金属点并联后也电连接至黄色发光二极管,两个凹槽内右边的金属点并联后电连接至白色发光二极管。
文档编号A63F3/02GK2933507SQ20052007667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杨兵 申请人:杨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