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487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旱撬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材,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行用的旱撬板。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旱撬板技术单一,存在导向不灵,移动笨重,滑行安全等问题。雪撬板只能在雪地上滑行,受到季节场地限制,得不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向结构合理,移动轻便,滑行安全的一种旱撬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实新型的旱撬板,由主板、支架、L型导向轮、主轮、牛角靴、手刹撬杆等组成,所述的主板前设有横轴、支架,L型导向轮固定在支架上,后设回位簧。所述的主板后设有主轮、调节导向轮、回位簧。所述的主轮侧面设置有止回装置,前面设有刹闸装置。所述的牛角靴设置有连接架、移动环与主板连接,靴前设有发光装置。所述的手刹撬杆设有调节螺纹,可换式触头,由闸线与刹闸装置连接,控制旱撬板。
所述的调节导向轮设置有调节单导向轮、调节双导向轮,通过更换调节板实现。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结构独特,造型美观;2.移动轻便,滑行安全;3.不受季节场地限制,便于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旱撬板前后罩剖视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旱撬板导向平衡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旱撬板调节导向单轮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旱撬板调节导向双轮俯视图。
图1、图2中,主板1、横轴2、支架3、L型导向轮4、回位簧5、前罩6、主轮7、调节导向轮8、刹闸装置9、止回装置10、后罩11、牛角靴12、连接架13、移动环14、固定架15、发光装置16、手刹撬杆17、闸线18、调节螺纹19、可换式触头20、后回位簧21。
图3中,调节导向单轮8;图4中,调节导向双轮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旱撬板是由主板1、横轴2、支架3、L型导向轮4、回位簧5、主轮7、调节导向轮8、刹闸装置9、止回装置10、牛角靴12、连接架13、移动环14、发光装置16、手刹撬杆17、闸线18、前后罩6、11等组成。
图1、图2中,主板1由钢管制成,框架结构。所示的主板1前设有横轴2、支架3分别与横轴2、主板1连接,L型导向轮4固定在支架3上,后设回位簧5。所示的主板1后设置主轮7,主轮前设置有调节导向轮8、后回位簧21。所示的主轮7侧面设置有有止回装置10,前面设置有刹闸装置9。所示的牛角靴12设置有连接架13、移动环14与主板1相连,牛角靴12设有发光装置16。所示的手刹撬杆17设有调节螺纹19、可换式触头20由闸线18与刹闸装置9连接,所示的前后罩6、11分别固定在主板上1上。
图3中,所示的调节单导向轮8与图4所示的调节双导向轮8,通过更换调节板8实现。
本旱撬板的特点1.主板前设有导向平衡结构,改变了导向的受力点,导向灵活;2.旱撬板设有调节导向轮,靴下设有移动环,移动轻便;3.主轮设有刹闸、止回装置,滑行安全;4.牛角靴设有发光装置,可夜间滑行;5.本旱撬板不受季节场地限制,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旱撬板,由主板(1)、支架(3)、L型导向轮(4)、主轮(7)、牛角靴(12)、手刹撬杆(1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板(1)前设置有横轴(2)、支架(3)、L型导向轮(4)固定在支架(3)上,后设回位簧(5),构成的导向平衡结构,所述的主板(1)后设置有主轮(7)、调节导向轮(8),所述的主轮(7)侧面设置有止回装置(10),前面设置有刹闸装置(9),所述的牛角靴(12)设置有连接架(13)、移动环(14)与主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1)为框架结构,金属型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导向轮(8)设置有调节导向单轮(8)、调节导向双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角靴(12)设置有发光装置(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刹撬杆(17)设有调节螺纹(19)可换式触头(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旱撬板,它由主板、支架、L型导向轮、主轮、牛角靴、手刹撬杆等组成,所述的主板前设有横轴、支架、L型导向轮固定在支架上,后设回位簧。所述的主板后设有主轮,调节导向轮。所述的主轮侧面设置有止回装置,前面设置有刹闸装置。所述的牛角靴设有移动环与主板连接。所述的旱撬板由手刹撬杆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导向灵活,移动轻便,滑行安全,不受季节场地限制,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A63C17/00GK2832236SQ20052008822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8日
发明者吕祥珍 申请人:吕祥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