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19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尤指一种可将一般传统无动力之高尔夫球袋车,轻易改装成电动高尔夫球袋车,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属于高尔夫球袋车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习知传统无动力高尔夫球袋车,可分为推车或拉车两种,其中高尔夫球袋拉车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有主架管1与两侧脚管2,在主架管1上设置有手把11、上承架12底承架13等零组件,在两侧脚管2则利用一轮子结合器21分别连结轮子22;而高尔夫球袋推车大致与上述拉车类似,只是在主架管1底部多增设一前轮14(即第三轮),驱动方式则从拉改为推。
近年来市面上的电动高尔夫球袋车技术逐渐成熟,其是在原传统无动力高尔夫球袋车上再搭配设置马达,电池组、控制电路板与手部控制开关器等电动元件,而此种电动高尔夫球袋车,虽可提供使用者以更省力的方式去打高尔夫球,但却需重新购买一台新车(电动高尔夫球袋车),使原有的无动力高尔夫球袋车遭丢弃或搁置,明显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一般传统无动力之高尔夫球袋车,改装成电动高尔夫球袋车之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包含有一传动装置,具一外壳体内装马达,电池组、控制电路板及传动轴等,传动轴并与袋车轮子连结,及一脚管固定装置,一端与袋车脚管固定,另端则与传动轴套接;藉上述装置可将一般传统无动力之高尔夫球袋车,轻易改装成电动高尔夫球袋车。
其中,外壳组,由外壳主体及左、右侧盖与间隔板组成,彼此间并利用螺丝锁固;马达,设于外壳组内;电池组,设于外壳组内;控制电路板,设于外壳组内;
传动轴,穿过马达度由马达驱动,传动轴两端并分别与袋车轮子连结,使轮子受传动轴驱动;及传动轴护套,设一马达两侧,末端并设有轴承以固定传动轴。
其中,该外壳组之外壳主体外部可设有一手把,以方便携带。
其中,该脚管固定装置可包含一脚管结合器,与袋车脚管固定;一角度调整固定块,与该脚管结合器螺接固定;一固定扳扣,枢设于角度调整固定块之侧端;及一活动块,套设于传动轴上,并藉一定位螺栓锁固,其一端具有凸轴穿入该角度调整固定块内,以被固定扳扣扣紧定位。
其中,该脚管结合器与角度调整固定块之间可设有相互啮接之盘齿,以可调整脚管与传动轴间的角度。
其中,在袋车主架管上端之手把上可装设一手部控制开关器,并藉一传输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其中,该手部控制开关器底部可设有鸠尾槽,以可固定在一开关器基座上,该开关器基座是设于主架管之手把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优点是能将原来无动力的高尔夫球袋车加以改装利用,节省资金,节约原材料。


图1习知动力高尔夫球袋车之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大部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装置之立体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中脚管固定装置之立体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脚管固定装置之大部分解图。
图中序号如下习知部分1主架管11手把 12上承架 13下承架14前轮 2脚管 21脚管结合器 22轮子本实用新型部分标号3传动装置 31外壳组 311外壳本体312左侧盖313右侧盖 314间隔板 315手提把 32马达
33电池组 34控制电路板35传动轴 36传动轴护套37轴承 38电池弃电接头 4脚管固定装置41脚管结合器 411,412,422齿盘 42角度调整固定块421容室 43固定扳扣 44活动块 441定位螺栓442凸轴 5手部控制开关器 51开关器基座 52电源开关53速度控制钮 54传输机6主架管 60单向轴承61轮子 62脚管 63手把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见(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包含一传动装置3及一脚管固定装置4,其中,传动装置3更包含有一外壳组31、马达32、电池组33、控制电路板34及传动轴35等构件,请参阅图3、4所示;该外壳组31是由外壳主体311、左、右侧盖312、313及间隔板314所组成,彼此之间并以螺丝锁固,而可将马达32、电池组33与控制电路板34的电动元件组装整合在外壳组31内,外壳主体311外部设有一手提把315,可以方便携带,左侧盖312设有一电池充电接头38,右侧盖313与间隔板314之间则可收藏一手部控制开关器5,传动轴35穿过马达32并藉以驱动,马达32两则设有传动轴护套36,传动轴护套36末端复设有轴承37,以固定传动轴35,而传动轴35两端分别连结含有单向轴承60的袋车轮子61,使轮子61可受传动轴35驱动。
脚管固定装置4,请参见图4、5、6所示,其一端与袋车脚管62固定,另端则与上述传动轴35套接,包含有一脚管结合器41,利用螺丝与袋车脚管62固定,一端具有上下齿盘411、412;一角度调整固定块42,对应于脚管结合器41之一端具有一齿盘422、该齿盘422上下面皆有盘齿使与脚管结合器41之上下齿盘411、412相互啮接,以供调整管62与传动轴35之间角度,再利用螺丝锁紧压迫齿盘411、412、422以固定角度,另一端则具有一容室421,一固定扳扣43,偏心枢设于角度调整固定块42之一端,其扣合端并可穿入容室421内;及一活动块44,套于上述之传动轴护套36(即传动轴35)上,并可于其上滑动,藉以配合两侧脚管62的距离,再利用一定位螺栓441锁固定位,活动块44一端并设有一具凹环之凸轴442穿入该角度调整固定块之容室421内,且凸轴442之凹环恰与固定扳扣43之扣合端对应,可将活动块44与角度调整固定块42结合固定。
依据上述,如欲将本实用新型之动力机构装置在传统无动力之高尔夫球袋推车上时,先将传统袋车两侧后轮的轮子结合器21卸下(请参见图1)再换装脚管固定装置4,如图6所示,此时分别将脚管结合器41(连同角义调整固定块42及固定扳扣43)与脚管62锁固,及将活动块44套设在传动装置3之传动轴护套36上,再配合传统高尔夫球袋推车脚管的角度与距离,调整角度调整固定块42的夹角及活动块44的位置,即可完成将本实用新型之动力机构装设在传统无动力高尔夫球袋推车上,如图3所示,当改装完成后,只要打开电源,即可透过传动装置的控制电路板34,以遥控器遥控袋车行驶。
再请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可于袋车主架管6之手把63上设有一开关器基座51,基座51上并具有轨条,再从前述传动装置3内取出收藏的手部控制开关器5,藉该手部控制开关器5底部具设的鸠尾槽而套设固定在开关顺基座51上,该手部控制开关器5上并设有电源开关52与速度控制钮53等控制元件(见图4),而且该手部控制开关器5与控制电路板34间并有传输线54连接,如图2所示,可将使用者对动力的控制讯号传至控制电路板34,进而控制马达32的动力输出。
此时,只要打开电源开关52,并调整速度控制钮53,即可将一台传动无动力之高尔夫球袋车,轻易改装升级成电动高尔夫球袋推车。
值得再提的是,当本实用新型如欲运用在传统无动力之高乐夫球袋拉车上时(拉车与上述之推车是成反方向驱动),并不需更改内部电动机构或电子控制程式,只要在改装时,先将脚管固定装置4锁固后,再将传动装置3旋转180度,然后再与脚管固定装置4连结,即可达成反方向驱动轮子。
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传动高尔夫球袋车,不论是推车或拉车,显然皆可适用并能轻易改装升级成电动高尔夫球袋推(拉)车,并且本实用新型之脚管固定装置4更具备可调角度与距离的功能,故可适用于各厂牌的传统无动力之高尔夫球袋车,极具创造性和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传动装置,具一外壳体内装马达,电池组、控制电路板及传动轴,传动轴并与袋车轮子连结,及一脚管固定装置,一端与袋车脚管固定,另端则与传动轴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含有外壳组,由外壳主体及左、右侧盖与间隔板组成,彼此间并利用螺丝锁固;马达,设于外壳组内;电池组,设于外壳组内;控制电路板,设于外壳组内;传动轴,穿过马达,传动轴两端并分别与袋车轮子连结;及传动轴护套,设于马达两侧,末端并设有轴承以固定传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组之外壳主体外部可设有一手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脚管固定装置包含有一脚管结合器,与袋车脚管固定;一角度调整固定块,与该脚管结合器螺接固定;一固定扳扣,枢设于角度调整固定块之侧端;及一活动块,套设于传动轴上,并藉一定位螺栓锁固,其一端具有凸轴穿入该角度调整固定块内,以被固定扳扣扣紧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脚管结合器与角度调整固定块之间设有相互啮接的可调整脚管与传动轴间的角度的盘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袋车主架管上端的手把上装设一手部控制开关器,并藉一传输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手部控制开关器底部设有鸠尾槽,固定在一开关器基座上,该开关器基座设于主架管的手把上。
专利摘要一种通用型高尔夫球袋车之动力机构,它包含有一传动装置,具一外壳体内装马达,电池组、控制电路板及传动轴等,传动轴并与袋车轮子连结,及一脚管固定装置,一端与袋车脚管固定,另端则与传动轴套接;藉上述装置可将一般传统无动力之高尔夫球袋车,轻易改装成电动高尔夫球袋车。
文档编号A63B55/08GK2838699SQ20052012209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廖聪镛 申请人:稳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