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动物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12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动物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娱乐器材,特别是一种儿童用的健身动物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游乐场所可见到一种称作“木牛流马”的动物玩具,它是靠骑乘者坐下和蹬起动作模仿马的行走,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玩具,在游乐场所具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种玩具存在以下缺点1、马的行走只是靠人的坐下和蹬起,上肢基本不动,这种一步一步的行走缺少一种快马奔腾的感觉。
2、上肢基本不运动,只是手扶把手,这样全身得不到锻炼。
3、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转弯半径大、价格偏高,不便在儿童乐园、幼儿园推广,更难以在家庭中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动物行走形象逼真,骑乘者全身得到锻炼的健身动物玩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健身动物玩具,由动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动物外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造型骨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马头及把手部分、轮架及行走轮部分、滑套双摆杆机构、四拉杆回位机构、及转向机构;在框架的两侧铰接着前、后轮架,前、后轮架呈“「”型,下端分别固定着单向离合器作用方向相同的导向轮,轮架侧端固定着轴承,所述的轴承位于滑套动架两侧的水平滑槽内;在前后轮架上铰接着四个拉杆,框架纵向中心线每一侧的两个拉杆的中部铰接着设有脚蹬的脚蹬架;在框架的中部固定着滑套,在滑套中有一导柱,导柱上端连接鞍座,下端连接动架;在框架和后轮架之间沿框架纵向中心线两侧分别设有倾斜拉簧。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了梯形转向机构,在前轮前立管中贯通着前轮螺栓,在前轮螺栓下端固定连接U型轮架,在U型轮架中固定着前轮;在前轮螺栓的上端固定着小摇臂,两小摇臂由连接杆相连;在马头的下部固定有大摇臂,大摇臂的中部连接立管螺栓,立管螺栓可在立管中转动,大摇臂的后部有一开口槽,在连接杆中部焊有的一圆柱销位于大摇臂的开口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脚蹬架上的脚蹬位置离地高度可调。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滑套纵向开有槽,在滑套中的导柱上设有两端位于滑套槽的圆柱销,导柱通过圆柱销可在滑套中上下自由滑动。此种方式可使鞍座方向固定,不发生转动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框架一侧焊接一滑套,在前轮架上焊接一同轴心的丝套,螺栓通过滑套紧固在丝套上;框架另一侧连接方式与此对称。
当人坐在鞍座上,并同时用手拉马头上的把手时,人的重力由导柱通过动架压两个轴承,从而使前后轮架向外张开,张开的最大角度为四拉杆拉直为止。由于前后轮架上安装着单向轮,在张开时后轮原地不动,而前轮向前转动,这样可实现向前行走。当脚蹬脚蹬架而手推把手时,力便作用在拉直的四拉杆中部,这时通过铰链会对前后轮架产生拉力,这个拉力会使前后轮架迅速合拢,直至动架接触到滑套下平台为止,这时前轮原地不动,而后轮向前转动,从而也实现了向前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靠,重量轻,乘骑者上下肢同时参与动作,使全身得到锻炼,乘骑时有一种快马奔腾的新奇感,融健康与娱乐为一体,转弯半径小,不但能够在儿童乐园幼儿园奔跑,还能应用在家庭中。
本发明有几个独立的部件组装而成,如果某一部件出现故障,只需更换该部件即可,便于生产和维修。


图1是本发明骨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C-C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1左视图。
图中,1.前轮架,11.导向轮,12.轴承,13.前轮前立管,14.立管,141立管螺栓,15.前轮架转轴,16.丝套,17.滑套,18,螺栓,2.框架,3.把手,4.马头,5.滑套动架,51.滑套,52.导柱,53.圆柱销,6.鞍座,7.后轮架,71.拉簧,72.后轮,8.拉杆,9.脚蹬架,101.前轮螺栓,102.轮架,103.小摇臂,104连接杆,105.圆柱销,106大摇臂,107连接轴,108前轮架上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健身动物玩具,由动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动物外皮组成,动物外皮可依是仿真动物毛皮或者玻璃钢卡通动物造型,根据需要有关厂家均可加工。
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的动物造型骨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马头及把手部分、轮架及行走轮部分、滑套双摆杆机构、四拉杆回位机构、及转向机构等部分。
在框架2的两侧通过前轮架转轴15铰接着前轮架1、后轮架7,前、后轮架呈“「”型,下端分别固定着单向离合器作用方向相同的导向轮11,在前轮前立管13中贯通着前轮螺栓101,在前轮螺栓101下端固定连接U型轮架102,在U型轮架102中固定着导向轮11。后轮架7与前轮架1结构稍有不同,它不必承担转向的任务,因而,采用后轮架直接连接U型后轮的结构,U型后轮架中通过轮轴置有后轮72。由此构成轮架及行走轮部分。
各轮架侧端固定着轴承12,所述的轴承12位于滑套动架5两侧的水平滑槽内,可在水平滑槽内滚动。在框架2的中部固定着滑套51,在滑套51中有一导柱52,导柱52上端连接鞍座6,下端连接滑套动架5。为使鞍座方向固定,不发生转动现象,滑套51纵向开有槽,在滑套中的导柱52上设有两端位于滑套槽的圆柱销53,导柱通过圆柱销可在滑套中上下自由滑动。当人座在鞍座6上时,重力通过导柱施加在滑套动架5上,从而使轴承12滚动,轮架的拐臂受力,使轮架转动。此利用的是滑套双摆杆机构。
在前、后轮架上通过连接轴107铰接着四拉杆机构及回位机构,框架2纵向中心线每一侧的两个拉杆8的铰接点处活动联接着设有脚蹬的脚蹬架9。当重力通过导柱施加在滑套动架5上,从而使轮架反向转动,转动的最大角度为四拉杆机构呈直线状态。当滑套动架5上的重力消逝,而在脚蹬架9上施加重力时,四拉杆机构回位,前、后轮架回位。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人使用,脚蹬架9设有的脚蹬可设置上下多层,一般2-3层即可满足要求。
如图3、图4,本发明采用了梯形转向机构,在前轮前立管13中贯通着前轮螺栓101,在前轮螺栓101下端固定连接U型轮架102,在U型轮架中固定着前导向轮11;在前轮螺栓101的上端固定连接着小摇臂103,两小摇臂由连接杆105铰接相连。由前轮架上梁108为底,两小摇臂为腰,连接杆105为顶,构成梯形转向机构。在马头4的下部固定有大摇臂106,大摇臂106的中部连接立管螺栓141,立管螺栓141可在立管14中转动,大摇臂106的后部有一开口槽,在连接杆中部焊有的一圆柱销105位于大摇臂的开口槽内。马头4两侧设有把手3,转动把手3,马头便绕立管螺栓141转动,大摇臂106绕立管螺栓141转动,通过圆柱销105带动小摇臂转动,由小摇臂103带动前轮螺栓101直至轮架102,实现转向。由于采用了梯形结构,可使两轮转动不同角度,加之前两轮在安装时具有前束定位,这样可使转向灵活,转弯半径小,同时梯形转向机构可省掉转向角度限位。
在框架2和后轮架7之间斜安着两个拉簧71,拉簧71的初始拉力使滑套动架5接触着滑套51的下平面,不仅保持了前轮架1、后轮架7的初始位置,还能起到蓄能推动加速的作用。
如图2,对于前轮螺栓101与前轮架转轴15的相交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即在框架2上焊有两个滑套17在前轮架上含有两个丝套16,四个套由工艺上保证同轴度,由两个螺栓18各自通过滑套拧紧在丝套上,螺栓保证适当的轴向间隙,为防止螺栓转动在前轮架上可固定限位螺钉。从而保证了各自的转动。
当人坐下用手拉马头把手时,人的重力通过动架压两个轴承,从而使前后轮架张开,张开的最大角度为四拉杆拉直为止。由于前后轮架上安装着单向轮,在张开时后轮原地不动,而前轮向前转动,这样可实现向前行走。当脚蹬脚蹬架而手推把手时,力便作用在拉直的四拉杆中部,这时通过铰链会对前后轮架作用了极大的拉力,这个拉力会使轮架迅速合拢,直至动架接触到滑套下平台为止。这是前轮原地不动,而后轮向前转动,从而也实现了向前运动。
本发明所述的马头,并不单指马这一动物。其动物外皮可以是虎、豹、羊、鹿等多种动物的仿真外皮,也可以是玻璃钢卡通动物造型。
权利要求
1.健身动物玩具,由动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动物外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造型骨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马头及把手部分、轮架及行走轮部分、滑套双摆杆机构、四拉杆回位机构、及转向机构;在框架的两侧铰接着前、后轮架,前、后轮架呈“「”型,下端分别固定着单向离合器作用方向相同的导向轮,轮架侧端固定着轴承,所述的轴承位于滑套动架两侧的水平滑槽内;在前后轮架上铰接着四个拉杆,框架纵向中心线每一侧的两个拉杆的中部铰接着设有脚蹬的脚蹬架;在框架的中部固定着滑套,在滑套中有一导柱,导柱上端连接鞍座,下端连接动架;在框架和后轮架之间沿框架纵向中心线两侧分别设有倾斜拉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机构为梯形转向机构,在前轮前立管中贯通着前轮螺栓,在前轮螺栓下端固定连接U型轮架,在U型轮架中固定着前轮;在前轮螺栓的上端固定着小摇臂,两小摇臂由连接杆相连;在马头的下部固定有大摇臂,大摇臂的中部连接立管螺栓,立管螺栓可在立管中转动,大摇臂的后部有一开口槽,在连接杆中部焊有的一圆柱销位于大摇臂的开口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健身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滑套纵向开有槽,在滑套中的导柱上设有两端位于滑套槽的圆柱销,导柱通过圆柱销可在滑套中上下自由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一侧焊接一滑套,在前轮架上焊接一同轴心的丝套,螺栓通过滑套紧固在丝套上;框架另一侧连接方式与此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脚蹬架上的脚蹬位置离地高度可调。
全文摘要
一种健身动物玩具,它涉及一种健身娱乐器材。其技术方案是,由动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动物外皮组成,所述的动物造型骨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马头及把手部分、轮架及行走轮部分、滑套双摆杆机构、四拉杆回位机构、及转向机构。当人坐在鞍座上并用手拉把手时,重力通过滑套双摆杆机构使前后轮架向外张开,四拉杆拉直为止。当脚蹬脚蹬架而手推把手时,四拉杆回位,前后轮架迅速合拢。由于前后轮架上安装着单向轮,可实现持续向前行走。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重量轻,乘骑者上下肢同时参与动作,使全身得到锻炼,乘骑时有一种快马奔腾的新奇感,转弯半径小,不但能够在儿童乐园幼儿园奔跑,还能应用在家庭中。
文档编号A63G19/00GK1911480SQ20061006983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6日
发明者秦若輗 申请人:秦若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