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03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式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改良式健身椅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式健身椅。
背景技术
目前的健身椅,它包括座椅单元、第一运动单元、第二运动单元、第一弹性单 元、第二单元性单元、握手单元以及搁脚单元。该座椅单元包括基架以及座椅部, 该基架具有位于座椅部之后的后支撑部,该后支撑部设有下挂接部。该第一运动单 元包括一固接座椅部后部的固定軒以及一中部枢接固定杆顶端的旋转杆,该旋转杆
之后端部设有上挂接部。该第一弹性单元接于上挂接部和下挂接部之间;该握手单 元固接该旋转杆之前端部。用户坐于座椅部之上,双手握于握手单元,身体用力前 倾以克服第一弹性单元弹性,该用力前倾可锻炼用户腰腹。由于旋转杆之后端部接 于第一弹性单元,前端部接于握手单元,因此握手单元的运动轨迹是以旋转杆和固 定杆之间的转动轴线为圆心旋转的弧形,于是目前的健身椅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其 一,旋转杆转动的面积大,占用空间大,使得目前的健身椅推广使用受到限制;其 二,用户健身时转动杆容易碰到或碰伤后背,这给用户健身带来不便,给用户健身 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健身椅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它至少 包括座椅单元、运动单元、弹性单元以及握手单元,该运动单元设于座椅单元后部, 该弹性单元接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后与座椅单元之后之间,该握手单元设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前,该运动单元包括依次枢接的若干段关节段。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每相邻两个关节段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关系,且具 有限定相互转动角度的前P艮位部和后P艮位部。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每相邻两个关节段之间第一关节段端部设有第 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上凸设有第一枢接片;第二关节段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 该第二连接座上凸设有第二枢接片,第二枢接片端面包括两相交成末尖形的平面, 该两平面分别形成为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再设有枢轴穿过该第一枢接片和第二枢 接片。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每相邻两个关节段之间第一关节段端部设有第 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上凸设有枢接条;第二关节段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该第 二连接座上凸设有枢接座;该枢接条设于枢接座之内,再设有枢轴穿过该枢接条和 枢接座。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枢接座前部设有一用于限制最大向前转动角度的 抵套部,该抵套部在向前转动到最大角度时抵靠在第 一连接座前部顶面。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枢接座后部设有一用于限制最大向后转动角度的 靠套部,该靠套部在向后转动到最大角度时套接并靠接第一连接座后部。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最下一段关节段固接座椅单元后部,且该最下一 段关节段顶部前面设有靠背垫。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运动单元还包括固接部,该固接部包括一固设在 最上一关节段顶端的固接头、 一设于固接头之后的中间杆以及一设于中间杆端部的 上挂接部;该座椅单元包括基架以及座椅部,该基架具有位于座椅部之后的后支撑 部,该后支撑部设有下挂接部;该弹性单元挂接在上桂接部和下挂接部之间。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中间杆成L形,该上挂接部设于L形中间杆的横杆的后端部。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该关节段段数为四段。
本技术方案最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运动单元,它包括一固设于座椅单元的 前杆、 一下端枢接于前杆前端部的竖杆以及一固设在竖杆顶端的搁脚部,该前杆中 部和竖杆中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单元。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运动单元包括依次枢接的若干段关节段,该 握手单元设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前,因此该若干段关节段的顶端运动轨迹为以最下段 关节段为圆心转动的类似弧形,该握手单元运动轨迹为以最下段关节段为圆心转动 的类似弧形,于是该技术方案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并具有如下的优点 其一,运动轨迹为以最下段关节段为圆心转动的类似弧形,运动轨迹转动的面积小, 占用空间小;其二,用户健身时若干段关节段的活动与后背前倾之间近似吻合,健 身方便,健身安全性能高。抵套部在向前转动到最大角度时抵靠在第一连接座前部 顶面,可安全限制向前转动到最大角度,也不会阻碍各关节段之间的相对转动。靠 套部在向后转动到最大角度时套接并靠接第一连接座后部,可安全限制向后转动到 最大角度,也不会阻碍各关节段之间的相对转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健身椅处于正常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健身椅处于健身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


图1以及图2,它们分别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健身椅处于正常状态和处于 健身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它包括座椅单元IOO、笫一运动单元 200、第一弹性体、握手单元400、第二运动单元500以及第二弹性体300。该座椅单元100包括基架以及座椅部110,该基架包括前、后总共两支撑部, 该每一支撑部均包括横杆120以及从下往上由外向内倾斜的支撑軒130,该支撑杆 130底端固设在横杆120中部之上,该座椅部110固设在该两支撑杆130之上。上 述的该后一个支撑部的4黄杆120的位置位于座本f部IIO后端之后,而且,该后一个 支撑部的横杆120固设有下挂接部140。
该第一运动单元200包括四段横截面成类D字形的关节段210以及一固接部, 该四段关节段210依次枢接。该最下一段关节段210固接座椅部110后部,根据需 要该最下一段关节段210顶部前面还设有靠背垫150。
该每相邻两个关节段之间第一关节段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上 凸设有第一枢接片;第二关节段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上凸设有第二 枢接片,第二枢接片端面包括两相交成末尖形的平面,该两平面分别形成为前限位 部和后限位部。再设有枢轴穿过该第一枢接片和第二枢接片,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 二连接座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关系,使得两关节段210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关系。在向 前转动到最大角度时前限位部的平面抵靠在第一连接座前部顶面,用于限制最大向 前转动角度;在向后转动到最大角度时后限位部的平面抵靠在第一连接座后部顶 面,用于限制最大向后转动角度。前限位部的平面和后限位部的平面使第一连接座 和第二连接座之间构成具有限定转动角度的转动连接关系,使两关节段210之间构 成具有限定转动角度的转动连接关系。
该固接部包括一固设在最上一关节段210顶端的固接头220、一设于固接头220 之后的L形的中间杆230以及一设于中间杆230的L形的横杆的后端部的上挂接部 240。
该第一弹性体挂接在上挂接部240和下挂接部410之间。附
图1和附图2中未 标出该第一弹性体。该握手单元400设于固接头220之前,它具有两握手410和一头部垫420,该
两握手410分別位干第一运动单元200左右侧,该头部垫420位于该武ft手410 之间。
该第二运动单元500包括一固设于座椅单元100的该前一个支撑部的支撑杆 130的前杆510、 一下端枢接于前杆510前端部的竖杆520以及一固设在竖杆520 顶端的搁脚部530,该第二弹性单元300设于前杆510中部和竖杆520中部之间。
另 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每相邻两个关节段之间
下一关节段210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固接于该下一关节段210 的上端口,其中,该第一连接座上凸设有枢接条。
上一关节段210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固接于该上一关节段210 的下端口,其中,该第二连接座上凸设有枢接座。该枢接座成环形墙,其中其前 部形成用于限制最大向前转动角度的抵套部,该抵套部成类L形;中部形成枢接片; 后部形成靠套部。
该枢接^i更于枢接座之内并介于两枢接片之间,再设有枢轴穿过该枢接条和两 枢接片,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关系,使得两关节段210 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关系。在向前转动到最大角度时抵套部抵靠在第一连接座前部顶 面,用于限制最大向前转动角度;在向后转动到最大角度时靠^P套接并靠接第一 连接座后部,用于限制最大向后转动角度。该抵套部和靠套部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 连接座之间构成具有限定转动角度的转动连接关系,使两关节段210之间构成具有 限定转动角度的转动连接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 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它至少包括座椅单元、运动单元、弹性单元以及握手单元,该运动单元设于座椅单元后部,该弹性单元接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后与座椅单元之后之间,该握手单元设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前,其特征是该运动单元包括依次枢接的若干段关节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该每相邻两个关节 段之间构成转动连接关系,且具有限定相互转动角度的前P艮位部和后P艮位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该每相邻两个关节 段之间第一关节段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上凸设有第一枢接片;第 二关节段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上凸设有第二枢接片,第二枢接片端 面包括两相交成末尖形的平面,该两平面分别形成为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再i殳有 枢轴穿过该第一枢接片和第二枢接片。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该每相邻两个关节 段之间第一关节段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上凸设有枢接条;第二关 节段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上凸设有枢接座;该枢接条设于枢接座之 内,再设有枢轴穿过该枢接条和枢接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该枢接座前部设有 一用于限制最大向前转动角度的抵套部,该抵套部在向前转动到最大角度时抵靠在 第一连接座前部顶面;该枢接座后部设有一用于限制最大向后转动角度的靠套部, 该靠套部在向后转动到最大角度时套接并靠接第一连接座后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 该最下一段关节段固接座椅单元后部,且该最下一段关节段顶部前面设有靠背垫,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迷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 该运动单元还包括固接部,该固接部包括一 固设在最上一关节段顶端的固接头、 一设于固接头之后的中间杆以及一设于中间杆端部的上挂接部;该座椅单元包括基架以及座椅部,该基架具有位于座椅部之后的后支撑部,该 后支撑部设有下挂接部;该弹性单元挂接在上挂接部和下挂接部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该中间杆成L形, 该上挂接部设于L形中间杆的横杆的后端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迷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 该关节殺:l爻数为四段。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其特征是 还包括第二运动单元,它包括一固设于座椅单元的前杆、 一下端枢接于前杆前端部 的竖杆以及一 固设在竖杆顶端的搁脚部,该前杆中部和竖杆中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 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式健身椅,它至少包括座椅单元、运动单元、弹性单元以及握手单元,该运动单元设于座椅单元后部,该弹性单元接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后与座椅单元之后之间,该握手单元设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前,该运动单元包括依次枢接的若干段关节段。由于该运动单元包括依次枢接的若干段关节段,该握手单元设于运动单元顶部之前,因此该握手单元运动轨迹为以最下段关节段为圆心转动的类似弧形,于是具有如下的优点运动轨迹为以最下段关节段为圆心转动的类似弧形,运动轨迹转动的面积小,占用空间小;用户健身时若干段关节段的活动与后背前倾之间近似吻合,健身方便,健身安全性能高。
文档编号A63B23/00GK201132038SQ200720008309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0日
发明者余惠南 申请人:余惠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