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645阅读:27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跳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体育运动或比赛所用的器具,尤其涉及到跳高运动中用来搁置横杆的跳高架。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跳高架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底座1、固定立柱2、移动立柱5,固定立柱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在固定立柱2上设置有上连接件6和下连接件4,在下连接件4及固定立柱2上设置有锁紧手柄3,移动立柱5活动穿设上连接件6中,移动立柱5的下端固定在下连接件4上。其使用方法是当需要调整移动立柱5的高度时,拧松锁紧手柄3,然后向上或向下调节下连接件4,带动移动立柱5在上连接件6中上移或下移,调至所需的高度后,再拧紧锁紧手柄3,将下连接件4、移动立柱5与固定立柱2固定住。上述结构的跳高架的缺点是固定立柱2与移动立柱5之间的配合主要依靠上、下连接件6和4,其配合间隙大,并且结构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合相对紧密并且滑动灵活的跳高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跳高架,包括底座、固定立柱、移动立柱,固定立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其特点是移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之间通过燕尾槽式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在固定立柱上还设置有扣环和锁紧手柄,移动立柱穿设在扣环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燕尾槽式滑动结构为在固定立柱上设置有燕尾凹槽,在移动立柱上设置有与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燕尾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之间通过燕尾槽式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其结构简单、配合相对紧密并且滑动灵活。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跳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跳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跳高架包括底座1、固定立柱2、移动立柱3,同定立柱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其特点是移动立柱3与固定立柱2之间通过燕尾槽式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在固定立柱2上还设置有扣环5和锁紧手柄4,移动立柱3穿设在扣环5中。上述的燕尾槽式滑动结构的具体形式为在固定立柱2上设置有燕尾凹槽,在移动立柱3上设置有与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燕尾凸块31。
上述跳高架的使用方法是当需要调整移动立柱3的高度时,拧松锁紧手柄4,然后向上或向下调节移动立柱3,使其在扣环5中上移或下移,调至所需高度后,再拧紧锁紧手柄4,将移动立柱3与固定立柱2固定住即可。
综上所述,在跳高架中使移动立柱3与固定立柱2之间通过燕尾槽式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其结构简单、配合相对紧密并且滑动灵活。
权利要求1、跳高架,包括底座、固定立柱、移动立柱,固定立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移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之间通过燕尾槽式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在固定立柱上还设置有扣环和锁紧手柄,移动立柱穿设在扣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槽式滑动结构为在固定立柱上设置有燕尾凹槽,在移动立柱上设置有与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燕尾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配合相对紧密并且滑动灵活的跳高架,包括底座、固定立柱、移动立柱,固定立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其特点是移动立柱与固定立柱之间通过燕尾槽式滑动结构相互滑动配合,在固定立柱上还设置有扣环和锁紧手柄,移动立柱穿设在扣环中。上述结构的跳高架可广泛应用于跳高运动中。
文档编号A63B5/02GK201139899SQ200720199690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李春荣 申请人: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