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新式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78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新式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一种踏步机。
技术背景踏步机作为一种健身器材,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使用,其款式和 造型也日益增多。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131949.6申请的一 种新式踏步机,其就是在原有压力缸式踏步机基础上改进的。该新式踏 步机的机架主体设计成弧形结构,以利用跷跷板的原理来实现左右脚踏 板的摇摆,并在机架主体上设置弹性件,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压力缸结 构,来调整使用者踏板的力度,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运行成本,且锻炼效 果也更佳。然而,该踏步机在使用时,左右脚踏板只能随机架主体一起 作为一个整体左右摆动,自身并不发生独立的运动,因而限制了锻炼者 的摆动幅度,特别是腰部、和臀部的摆动幅度不够,锻炼效果不明显,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左右脚 踏板可以转动的改进型踏步机,其不但大大改善了锻炼者腰部及臀部的 锻炼效果,而且平稳性好,使用安全。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踏步机,包括一呈弧形的机架主体、安装在 机架主体中部的圆杆、固定在机架主体左右两端的左右脚踏板及其支架、 设于圆杆下端的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上具有一与所述圆杆平行且处 于同一垂线的短轴,所述圆杆一端通过两弹性件分别与左右脚踏板支架 对应的一端连接,所述左右脚踏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右脚踏板支架上, 所述短轴上远离两弹性件的一端借助两拉杆与分别设置在左右脚踏板下端面的两凸块铰接,且两铰接处的铰接轴均倾斜于左右脚踏板的母线设 置。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踏步机,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左右脚踏板支架的下端面均固定有一金属加强板,所述凸块设 于该金属加强板的下端面,并包括与金属加强板一体成型的小柱体及螺 接在该小柱体下端的吊环。所述两拉杆的铰接端均具有一向外倾斜的弯折部,该弯折部与所述 铰接轴相垂直,并通过两端臂套于铰接轴的两外端,所述的吊环套于所 述铰接轴的中部,且与所述弯折部的两端臂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所述两拉杆的另一端并排套于所述短轴上,且每一拉杆的套接部分 两侧均设有减振垫。所述左右脚踏板支架均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其中 第一横杆的中部上端焊接有一空心套筒,所述金属加强板的下端面焊接 或成型有一内套于该空心套筒的转动轴,且转动轴与空心套筒之间通过 一定位销定位。所述左右脚踏板支架中第一横杆的一侧下端分别焊接有一竖杆,两 竖杆的内侧各设有一内伸杆,所述两弹性件一端套于所述圆杆上,另一 端套于对应的内伸杆上。所述两弹性件的内侧均设有一连动挡板,所述连动挡板一端固定在 所述短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内伸杆的末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踏步机,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该踏步机将左右脚踏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右踏板支架上,并 通过两拉杆与平衡支架上的支撑轴连接在一起,因此在使用中,左右脚 踏板在随着踏步机主体左右摆动的同时,本身也能沿水平方向转动一定 角度,从而可以增加腰部及臀部的摆动幅度,改善腰部及臀部的锻炼效 果。其次,该踏步机结构设计巧妙,两拉杆与两弹性件分立于机架主体 两侧,因而机器的平稳性很好,锻炼时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步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步机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沿B-B方向的示意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l、图2、图3、图4和图5,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踏步机,包 括一呈弧形的机架主体l、安装机架主体1中部的圆杆2、固定在机架主体 l左右两端的左右脚踏板3及其支架5、设于圆杆2下端的平衡支架7。平衡 支架7上具有一与圆杆1平行且处于同一垂线的支撑轴71,圆杆l一端通过 两弹性件8分别与左右脚踏板支架5对应的一端连接,左右脚踏板3可转动 地安装在左右脚踏板支架5上,支撑轴71上远离两弹性件8的一端借助两 拉杆9与分别设置在左右脚踏板3下端面的两凸块31铰接,且两铰接处的 铰接轴32均倾斜于左右脚踏板的母线设置。使用时,呈弧形的机架主体l 利用跷跷板的原理左右摆动,平衡支架7、左右脚踏板3、左右支架5也随 之左右摆动,同时,由于左右脚踏板3与左右脚踏板支架5可转动配合, 因此,左右脚踏板3在摆动的同时,将在拉杆9的作用下,朝摆动方向水 平转动,从而在锻炼时,可以加大臀部和腰部的摆动幅度,改善锻炼效 果。此外,左右脚踏板3的转动角度由铰接轴32与左右脚踏板母线(即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倾斜夹角所决定。如上所述,左右脚踏板3的下端面均固定有一金属加强板34,以增加 脚踏板的强度,提高脚踏板的支承能力。凸块31设于金属加强板34的下 端面,并包括与金属加强板34—体成型的小柱体311及螺接在该小柱体下 端的吊环312,该吊环312在损坏时可拆卸更换。两拉杆的铰接端均具有 一向外倾斜的弯折部91,弯折部91与铰接轴32相垂直,并通过两端臂911 套于铰接轴32的两外端,吊环312套于所述铰接轴32的中部,且与弯折部的两端臂911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以确保左右脚踏板3可以正常转 动。两拉杆9的另一端并排套于支撑轴71上,且每一拉杆9的套接部分两 侧均设有减振垫92。如上所述,左右脚踏板支架5均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 杆52,其中第一横杆51的中部上端焊接有一空心套筒511,金属加强板34 的下端面焊接或成型有一内套于该空心套筒的转动轴341,从而实现左右 脚踏板3与左右脚踏板支架5的可转动配合。转动轴341与空心套筒511之 间通过一定位销10定位,该定位销10可以防止转动轴341与空心套筒511 脱离配合。如上所述,左右脚踏板支架5中第一横杆51的一侧下端分别焊接有一 竖杆512,两竖杆的内侧各设有一内伸杆513,两弹性件8—端套于圆杆2 上,另一端套于对应的内伸杆513上。两弹性件8的内侧均设有一连动挡 板81,所述连动挡板81—端固定在所述支撑轴71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 内伸杆513的末端。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 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新式踏步机,包括一呈弧形的机架主体(1)、安装机架主体(1)中部的圆杆(2)、固定在机架主体(1)左右两端的左右脚踏板(3)及其支架(5)、设于圆杆(2)下端的平衡支架(7),所述平衡支架(7)上具有一与所述圆杆(1)平行且处于同一垂线的支撑轴(7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1)一端通过两弹性件(8)分别与左右脚踏板支架(5)对应的一端连接,所述左右脚踏板(3)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右脚踏板支架(5)上,所述支撑轴(71)上远离两弹性件(8)的一端借助两拉杆(9)与分别设置在左右脚踏板(3)下端面的两凸块(31)铰接,且两铰接处的铰接轴(32)均倾斜于左右脚踏板的母线设置。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脚踏板(3) 的下端面均固定有一金属加强板(34),所述凸块(31)设于该金属加强 板的下端面,并包括与金属加强板(34) —体成型的小柱体(311)及螺 接在该小柱体下端的吊环(312)。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拉杆(9)的 铰接端均具有一向外倾斜的弯折部(91),该弯折部与所述铰接轴(32) 相垂直,并通过两端臂(911)套于铰接轴(32)的两外端,所述的吊环(312)套于所述铰接轴(32)的中部,且与所述弯折部的两端臂(911)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拉杆(9)的 另一端并排套于所述支撑轴(71)上,且每一拉杆(9)的套接部分两侧 均设有减振垫(92)。
5、 按照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脚 踏板支架(5)均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其 中第一横杆(51)的中部上端焊接有一空心套筒(511),所述金属加强 板(34)的下端面焊接或成型有一内套于该空心套筒的转动轴(341), 且转动轴(341)与空心套筒(511)之间通过一定位销(10)定位。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脚踏板支架(5)中第一横杆(51)的一侧下端分别焊接有一竖杆(512),两竖杆 的内侧各设有一内伸杆(513),所述两弹性件(8) —端套于所述圆杆(2) 上,另一端套于对应的内伸杆(513)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件(8) 的内侧均设有一连动挡板(81),所述连动挡板(81) —端固定在所述支 撑轴(71)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内伸杆(513)的末端。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新式踏步机,包括一呈弧形的机架主体、安装机架主体中部的圆杆、固定在机架主体左右两端的左右脚踏板及其支架、设于圆杆下端的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上具有一与所述圆杆平行且处于同一垂线的短轴,所述圆杆一端通过两弹性件分别与左右脚踏板支架对应的一端连接,所述左右脚踏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右脚踏板支架上,所述短轴上远离两弹性件的一端借助两拉杆与分别设置在左右脚踏板下端面的两凸块铰接,且两铰接处的铰接轴均倾斜于左右脚踏板的母线设置。使用时,该踏步机的左右脚踏板不但可以随着机架主体一起摆动,而且本身也能沿水平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因而可以增加腰部及臀部的摆动幅度,改善腰部及臀部的锻炼效果。
文档编号A63B22/00GK201120082SQ20072031061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1日
发明者俞振贤 申请人:俞振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