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7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遥控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玩具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漂移的遥 控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车,尤其是一些赛车,在急速转弯的时候,为了能够更 快的通过弯道,常常采用漂移技术,使得车发生适当的侧滑,迅速 地通过弯道。漂移的原理是使车的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 抓地力,同时前车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是 能够获得额外的抓地力),这时只要前车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 这样便会产生侧滑,而侧滑的线路被车手准确的控制,用来迅速地通 过弯道,这就是漂移。如果车的侧滑是失控的,则不能称为漂移。 为了让车手能够准确的控制车的侧滑线路,准确的漂移过弯,因此 对车的结构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最好采用后轮驱动等。而有些职 业车手为了能够精确地控制车的侧滑,达到准确的漂移过弯的目 的,往往还需要对车进行相应的改装。
而现有的遥控玩具车,其结构与真车存在巨大的区别,经过申请 人实验发现,现有的遥控玩具车都无法象真车一样精确地控制车的侧 滑,进行准确的漂移过弯。经过申请人长期研究发现,现有的遥控玩 具车无法漂移的问题出在遥控玩具车本身的结构设计上,现有的遥控 玩具车的结构设计无法满足漂移的需要。
首先,遥控玩具车的电机功率是固定的,采用后轮驱动的遥控玩 具车车身前部或采用前车轮驱动的遥控玩具车后部的动能不够,因此 难以实现漂移;而四驱的遥控玩具车则和真车存在同样的问题,难以 使得遥控玩具车前车轮和后轮速度不一致,因此比真的四驱车更加难 以实现漂移。其次,现有的遥控玩具车所采用的轮胎都是软胎,并且轮胎圆周面上刻有防滑的花纹,遥控玩具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力较大,这就导致了遥控玩具车难以出现打滑的现象。第三点,现有 遥控玩具车的前车轮与地面是垂直的,因此一旦急速转弯,遥控玩具 车的离心力容易导致遥控玩具车翻车。所以现有遥控玩具车急速转过 一个弯, 一旦打滑则整辆遥控玩具车完全失控,在地面一边滑行一边
转圈,如果不打滑则有可能发生翻车,现有遥控玩具车难以像真车一 样完成漂移过弯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遥控玩具车,可 以实现遥控玩具车漂移过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遥控玩具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两个前车轮、 两个后车轮、驱动机构、遥控电路及转向机构,遥控电路连接驱动机 构,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个后车轮,两个前车轮分别可转动 的固定在车架前半段的两侧,并且两个前车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其 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单向离合器,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 接单向离合器。这就使得驱动机构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单向离合器及 转轴带动前车轮朝前滚动;当驱动机构反转的时候,单向离合器内圈 与外圈自动脱离,因此驱动机构无法带动前车轮朝后滚动。上述前车 轮朝前滚动,也就是从遥控玩具车的右侧看前车轮,前车轮逆时针转 动;而前车轮朝后滚动,则是从遥控玩具车的右侧看前车轮,前车轮 顺时针转动。这样,当使用者控制遥控玩具车朝前开的时候,遥控玩 具车为四轮驱动,为遥控玩具车提供足够的动能,当使用者要控制遥 控玩具车进行漂移过弯的时候,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或者反转,此时遥 控玩具车变为后轮驱动,因此此时前车轮能保持抓地力,转向机构带 动前车轮转过适当的角度,就可以让遥控玩具车鬼尾,这样遥控玩具 车便会产生侧滑,从而实现遥控玩具车漂移过弯的目的。
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案,所述单向离合器采用棘轮式单向离合器, 包括外圈、内圈,内圈固定在转轴上,内圈外套设棘轮,外圈可转动 的套在转轴上,外圈内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棘爪,棘爪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外圈内侧面上,棘爪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外圈内圆周面,棘爪 与棘轮啮合,外圈外圆周面设有环形齿条,环形齿条连接传动机构。 当外圈逆时针转动时,棘爪与棘轮啮合,带动棘轮、内圈逆时针转动; 当外圈顺时针转动时,棘爪被棘轮推开,无法带动棘轮、内圈顺时针 转动,外圈相对内圈顺时针转动,而内圈不动。以上逆时针、顺时针 转动的判断,都是从遥控玩具车的右侧看单向离合器,也就是以遥控 玩具车的右视图为准进行判断。
另一种方案,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外环、内环、三个小齿轮、大 齿轮,内环固定在转轴上,内环与外环相对的侧面中心设有定位柱, 大齿轮固定在定位柱下半段,外环外圆周面设有环形齿条,外环与内 环相对的侧面开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圆周面上设有三个凸块,外 环侧面的中心开有定位孔,外环通过定位孔可转动的套设在定位柱上 半段,内环位于圆形凹槽内,两个相邻的凸块之间形成小齿轮定位槽, 三个小齿轮分别位于三个小齿轮定位槽内,三个小齿轮均与大齿轮啮 合,三个凸块沿着圆形凹槽的周向均匀分布,各凸块朝向大齿轮一端 的一侧设有止回凸角,各凸块朝向大齿轮一端的另一侧为曲面,各凸 块的止回凸角与相邻凸块的曲面相对应。
为了减小前车轮、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前车轮的外 圆周面安装有轮胎,前车轮的轮胎外表面平整光滑,后车轮的外圆周 面也安装有轮胎,后车轮的轮胎外表面平整光滑。也就是说,前车轮 和后车轮的轮胎外表面没有凸起或凹槽等会增加摩擦力的结构设计, 并且前车轮和后车轮的轮胎外表面平整光滑,从而达到减小摩擦力的 目的。
为了进一步减小前车轮、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前车 轮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轮胎,后车轮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轮胎。这样, 遥控玩具车就比较容易实现漂移过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的降 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让遥控玩具车更容易产生侧滑,以便遥控玩 具车漂移过弯,遥控玩具车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地面,扩大了遥控玩 具车的适用范围,因此使用者无需找寻适合漂移过弯的场地。由于遥控玩具车要采用漂移技术过弯,如果采用现有遥控玩具车 的前车轮设计,由于现有遥控玩具车的前车轮与地面是垂直的,因此 一旦急速转弯,遥控玩具车容易翻车,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 改进遥控玩具车的前车轮的固定结构,降低遥控玩具车翻车的概率, 采用的方案如下所述前车轮包括固定座、轮毂、轮胎、连接件,轮 胎固定在轮毂外圆周面上,固定座可转动的固定在车架上,连接件位 于固定座内,并且连接件可相对固定座转动,连接件一端穿过固定座 连接轮毂,连接件另一端连接转轴,两个前车轮顶端的间距小于两个 前车轮底端的间距。由于两个前车轮顶端的间距小于两个前车轮底端 的间距,因此可以适当降低遥控玩具车的重心。当遥控玩具车转弯的 时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身会向与转弯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容 易导致遥控玩具车翻车,因此这种设计能够减少遥控玩具车离心力对 遥控玩具车的影响,减少车身向转弯相反方向倾斜的程度,有效的避 免遥控玩具车翻车。
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固定座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个定位柱,并 且两个定位柱位于一条直线上,车架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定 位环,车架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环,固定座顶端的定位 柱插入车架顶端对应的定位环内,固定座底端的定位柱插入车架底端 对应的定位环内。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球形连接头,球形连接头的侧面设 有两个定位块,所述连接件为万向关节,万向关节的一端穿过固定座 连接轮毂,万向关节另一端开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开有定位槽,转轴 两端的球形连接头分别可转动的设在一个前车轮万向关节的连接孔 内,球形连接头的两个定位块插入连接孔内的定位槽中。这样,转轴 能够带动万向关节、轮毂绕着转轴转动,而万向关节、轮毂又能够跟 着固定座左右摆动,因此转向机构可以精确的控制前车轮摆动,让遥 控玩具车转动合适的角度,这对遥控玩具车漂移过弯是非常重要的。
一种较好的方案,所述连接孔内的定位槽呈类似"一"字形,转 轴的球形连接头侧面的两个定位块均位于一条与转轴垂直的直线上。这样,两个定位块可以插入连接孔内类似"一"字形的定位槽内。
所述两个前车轮的固定座均设有摆杆,并且摆杆远离定位柱所在 的直线,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驱动机构、齿轮组、齿条,转向驱动 机构的输出端连接齿轮组,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转 轴平行,齿条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摆动槽,摆动槽与转轴垂直,两个 前车轮固定座的摆杆分别插入与之对应的齿条的摆动槽内。转向驱动 机构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的输出齿轮将转动转换为齿条沿着与转 轴平行方向的直线运动,齿条带动前车轮固定座的摆杆绕着固定座的 定位柱摆动,使得前车轮转向,从而让遥控玩具车转弯。
为了保护车架上的部件,也为了让遥控玩具车更美观,所述车架 上安装有车壳。
所述驱动机构采用直流电机,所述转向驱动机构采用直流电机。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单向离合器,因 此遥控玩具车前进的时候为四轮驱动,为遥控玩具车提供足够的动 能,后退的时候变为后轮驱动,使得前车轮能保持抓地力,转向机构 带动前车轮转过适当的角度,就可以让遥控玩具车漂移过弯;四个车 轮的表面均平整光滑,并且都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轮胎,可以有效的 降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让遥控玩具车更容易产生侧滑,以便遥控 玩具车漂移过弯,遥控玩具车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地面,扩大了遥控
玩具车的适用范围;两个前车轮顶端的间距小于两个前车轮底端的间
距,可以适当降低遥控玩具车的重心,能够减少遥控玩具车离心力对 遥控玩具车的影响,减少车身向转弯相反方向倾斜的程度,有效的避
免遥控玩具车翻车;转轴和万向关节互相配合的结构,使得转轴能够 带动万向关节、轮毂绕着转轴转动,而万向关节、轮毂能够跟着固定 座左右摆动,以便转向机构精确的控制前车轮摆动,使得遥控玩具车 的转弯可以被精确控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车架与车壳分离的结构示意8图2是实施例1的车架的俯视图3是实施例1的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前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前车轮的正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前车轮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的车架的左视图8是实施例1的车架和前车轮部分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的前车轮和转轴的分解示意图; 图IO是实施例1的转向机构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转向机构的仰视图; 图12是实施例1的转向机构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2单向离合器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2单向离合器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单向离合器除去内环后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遥控玩具车,包括车架l、安装在 车架1上的车壳2、两个前车轮3、两个后车轮4、驱动机构5、遥控 电路(未画出)及转向机构6,遥控电路连接驱动机构。车架l由上 盖101和底架102组成,上盖101安装在底架102上。为了看清其它 机构,图2去除了上盖101。驱动机构5采用直流电机。传动机构7 包括第一传动齿轮701、第一输出齿轮702、第二输出齿轮703、连 接杆704,第二输出齿轮703固定在连接杆704的前端,第一传动齿 轮701、第一输出齿轮702固定在连接杆704的后端。
如图2所示,两个后车轮4可转动的固定在车架1上,两个后车 轮4之间通过连接轴8连接,连接轴8上安装有转盘9,转盘9的圆 周面上设有环形齿条901 。驱动机构5的输出轴安装有输出齿轮501 , 输出齿轮501与第一传动齿轮701啮合,第一输出齿轮702与环形齿条901啮合,将驱动机构5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两个后车轮4。
两个前车轮3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车架1前半段的两侧,并且两 个前车轮3之间通过转轴10连接,所述转轴10上安装有单向离合器 11。
如图2、 3所示,驱动机构5通过传动机构7连接单向离合器11, 所述单向离合器U采用棘轮式单向离合器,包括外圈111、内圈112, 内圈112固定在转轴10上,内圈112外套设棘轮113,外圈lll可转 动的套在转轴10上,外圈111内侧面上设有三个棘爪114,棘爪114 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外圈111内侧面上,棘爪114另 一端通过弹簧115 连接外圈111内圆周面,棘爪114与棘轮113啮合,外圈111外圆周 面设有环形齿条116,环形齿条116与第二输出齿轮703啮合。当外 圈111逆时针转动时,棘爪114与棘轮113啮合,带动棘轮113、内 圈112逆时针转动;当外圈111顺时针转动时,棘爪114被棘轮113 推开,无法带动棘轮113、内圈112顺时针转动,外圈lll相对内圈 112顺时针转动,而内圈112不动。以上逆时针、顺时针转动的判断, 都是从遥控玩具车的右侧看单向离合器11,也就是以遥控玩具车的 右视图为准进行判断。
驱动机构5可以通过传动机构7、单向离合器11及转轴10带动 前车轮3朝前滚动;当驱动机构5反转的时候,单向离合器11内圈 112与外圈111自动脱离,因此驱动机构5无法带动前车轮3朝后滚 动。上述前车轮3朝前滚动,也就是从遥控玩具车的右侧看前车轮, 前车轮3逆时针转动;而前车轮3朝后滚动,则是从遥控玩具车的右 侧看前车轮3,前车轮3顺时针转动。这样,当使用者控制遥控玩具 车朝前开的时候,遥控玩具车为四轮驱动,为遥控玩具车提供足够的 动能,当使用者要控制遥控玩具车进行漂移过弯的时候,驱动机构5 停止工作或者反转,此时遥控玩具车变为后轮驱动,因此此时前车轮 3能保持抓地力,转向机构6带动前车轮3转过适当的角度,就可以 让遥控玩具车甩尾,这样遥控玩具车便会产生侧滑,从而实现遥控玩 具车漂移过弯的目的。如图4-6所示,所述前车轮3包括固定座303、轮毂302、轮胎 301、连接件304,轮胎301固定在轮毂302外圆周面上,连接件304 位于固定座303内,并且连接件304可相对固定座303转动,连接件 304 —端穿过固定座303连接轮毂302,连接件304另一端连接转轴 10,固定座303可转动的固定在车架1上,并且两个前车轮3顶端(也 就是轮胎301顶端)的间距小于两个前车轮3底端(也就是轮胎301 底端)的间距,这样可以适当降低遥控玩具车的重心。当遥控玩具车 转弯的时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身会向转弯相反方向倾斜,容易 导致遥控玩具车翻车,因此这种设计能够减少遥控玩具车离心力对遥 控玩具车的影响,减少车身向转弯相反方向倾斜的程度,有效的避免 遥控玩具车翻车。
如图4-8所示,所述固定座303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柱3031,固定 座303底端设有第二定位柱3032,并且第一定位柱3031、第二定位 柱3032位于一条直线上,车架1的上盖101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 有第一定位环1011,底架102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定位环 1021,固定座303顶端的第一定位柱3031插入上盖101顶端的第一 定位环1011内,固定座303底端的第二定位柱3032插入底架102底 端的第二定位环1021内。
如图4-6所示,所述前车轮3轮胎301外表面平整光滑。如图1、 2所示,后车轮4轮胎外表面平整光滑。也就是说,前车轮3和后车 轮4轮胎外表面没有凸起或凹槽等会增加摩擦力的结构设计,并且前 车轮3和后车轮4轮胎外表面平整光滑,从而达到减小摩擦力的目的。
所述前车轮3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轮胎301,后车轮4采用摩擦 系数较小的轮胎(也就是硬胎)。这样,遥控玩具车就比较容易实现 漂移过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让 遥控玩具车更容易产生侧滑,以便遥控玩具车漂移过弯,遥控玩具车 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地面,扩大了遥控玩具车的适用范围,因此使用 者无需找寻适合漂移过弯的场地。
如图4-6、 9所示,所述转轴10的两端设有球形连接头1001,球形连接头1001的侧面设有第一定位块1002、第二定位块1003,所述 连接件304为万向关节,连接件304的一端穿过固定座303连接轮毂 302,连接件304另一端开有连接孔3041,连接孔3041内开有定位 槽3042,转轴10两端的球形连接头1001分别可转动的设在一个前 车轮3连接件304的连接孔3041内,球形连接头1001的第一定位块 1002、第二定位块1003插入连接孔3041内的定位槽3042中。这样, 转轴10能够带动连接件304、轮毂302绕着转轴10转动,而连接件 304、轮毂302又能够跟着固定座303左右摆动,因此转向机构6可 以控制前车轮摆动,让遥控玩具车转弯。
所述连接孔3041内的定位槽3042呈类似"一"字形,转轴10 的球形连接头1001侧面的第一定位块1002、第二定位块1003均位 于一条与转轴10垂直的直线上。第一定位块1002、第二定位块1003 可以插入连接孔3041内类似"一"字形的定位槽3042内。
如图2、 10-12所示,所述两个前车轮3的固定座303均设有摆 杆3033,摆杆3033远离第一定位柱3031、第二定位柱3032所在的 直线,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转向驱动机构602、齿轮组、齿条601, 转向驱动机构602为直流电机,齿轮组包括同轴固定的大齿轮604、 小齿轮605,转向驱动机构602的输出端安装有输出齿轮603,输出 齿轮603与大齿轮604啮合,小齿轮605与齿条601啮合,齿条601 与转轴10平行,齿条601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摆动槽6011,摆动槽 6011与转轴10垂直,两个前车轮3固定座303的摆杆3033分别插 入与之对应的齿条601的摆动槽6011内。转向驱动机构602带动齿 轮组转动,齿轮组的输出齿轮(小齿轮605)将转动转换为齿条601 沿着与转轴10平行方向的直线运动,齿条601带动前车轮3固定座 303的摆杆3033绕着固定座303的第一定位柱3031 、第二定位柱3032 所在直线的摆动,使得前车轮3转向,从而让遥控玩具车转弯。
实施例2
如图13-1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单向离 合器ll'的结构不一样,实施例2的单向离合器11'包括外环lll'、内环112'、三个小齿轮114'、大齿轮115',内环112'固定在转轴 10上,内环112'与外环lll'相对的侧面中心设有定位柱113',大 齿轮115'固定在定位柱113'下半段,外环lll'外圆周面设有环形 齿条116',外环lll'与内环112'相对的侧面开有圆形凹槽119', 圆形凹槽119'内圆周面上设有三个凸块117',外环lll'侧面的中 心开有定位孔118',外环lll'通过定位孔118'可转动的套设在定 位柱113'上半段,内环112'位于圆形凹槽119'内,两个相邻的凸 块117'之间形成小齿轮定位槽,三个小齿轮114'分别位于三个小 齿轮定位槽内,三个小齿轮114'均与大齿轮115'啮合,三个凸块 117'沿着圆形凹槽119'的周向均匀分布,各凸块117'朝向大齿轮 115' —端的一侧设有止回凸角1171',各凸块117'朝向大齿轮115' 一端的另一侧为曲面,各凸块117'的止回凸角1171'与相邻凸块117' 的曲面相对应。
从图15的方向看过去,当外环111'逆时针转动时,由于小齿轮 114'与大齿轮115'啮合,因此小齿轮114'也要逆时针转动,由于 此时与小齿轮114'接触的是凸块117'的曲面,因此小齿轮114'不 会受到凸块117'的阻碍,可以在小齿轮定位槽内转动,大齿轮115' 与外环lll'脱离;而当外环lll'顺时针转动时,由于小齿轮114' 与大齿轮115'啮合,因此小齿轮114'也要顺时针转动,但是由于 此时与小齿轮114'接触的是凸块117'的止回凸角1171',因此小齿 轮114'会受到凸块117'的止回凸角1171'的阻碍,因此小齿轮114' 无法在小齿轮定位槽内转动,小齿轮114'就会带动大齿轮115'转 动。以上逆时针、顺时针转动的判断,相当于从遥控玩具车的左侧看 单向离合器11',也就是以遥控玩具车的左视图为准进行判断。
权利要求
1、一种遥控玩具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两个前车轮、两个后车轮、驱动机构、遥控电路及转向机构,遥控电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个后车轮,两个前车轮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车架前半段的两侧,并且两个前车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单向离合器,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单向离合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 器采用棘轮式单向离合器,棘轮式单向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内圈 固定在转轴上,内圈外套设棘轮,外圈可转动的套在转轴上,外圈内 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棘爪,棘爪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外圈内侧面上, 棘爪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外圈内圆周面,棘爪与棘轮啮合,外圈外圆 周面设有环形齿条,环形齿条连接传动机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 器包括外环、内环、三个小齿轮、大齿轮,内环固定在转轴上,内环 与外环相对的侧面中心设有定位柱,大齿轮固定在定位柱下半段,外 环外圆周面设有环形齿条,外环与内环相对的侧面开有圆形凹槽,圆 形凹槽内圆周面上设有三个凸块,外环侧面的中心开有定位孔,外环 通过定位孔可转动的套设在定位柱上半段,内环位于圆形凹槽内,两 个相邻的凸块之间形成小齿轮定位槽,三个小齿轮分别位于三个小齿 轮定位槽内,三个小齿轮均与大齿轮啮合,三个凸块沿着圆形凹槽的 周向均匀分布,各凸块朝向大齿轮一端的一侧设有止回凸角,各凸块 朝向大齿轮一端的另一侧为曲面,各凸块的止回凸角与相邻凸块的曲 面相对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的 外圆周面安装有轮胎,前车轮的轮胎外表面平整光滑,后车轮的外圆 周面也安装有轮胎,后车轮的轮胎外表面平整光滑。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采 用摩擦系数较小的轮胎,后车轮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轮胎。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 包括固定座、轮毂、轮胎、连接件,轮胎固定在轮毂外圆周面上,固 定座可转动的固定在车架上,连接件位于固定座内,并且连接件可相 对固定座转动,连接件一端穿过固定座连接轮毂,连接件另一端连接 转轴,两个前车轮顶端的间距小于两个前车轮底端的间距。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 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个定位柱,并且两个定位柱位于一条直线上,车 架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环,车架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 有一个定位环,固定座顶端的定位柱插入车架顶端对应的定位环内, 固定座底端的定位柱插入车架底端对应的定位环内。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 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球形连接头,球形连接头的侧面设有两个定位块, 所述连接件为万向关节,万向关节的一端穿过固定座连接轮毂,万向 关节另一端开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开有定位槽,转轴两端的球形连接 头分别可转动的设在一个前车轮万向关节的连接孔内,球形连接头的 两个定位块插入连接孔内的定位槽中。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 内的定位槽呈类似"一"字形,转轴的球形连接头侧面的两个定位块 均位于一条与转轴垂直的直线上。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 车轮的固定座均设有摆杆,并且摆杆远离定位柱所在的直线,所述转 向机构包括转向驱动机构、齿轮组、齿条,转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 接齿轮组,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转轴平行,齿条的 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摆动槽,摆动槽与转轴垂直,两个前车轮固定座的 摆杆分别插入与之对应的齿条的摆动槽内,车架上安装有车壳。
全文摘要
一种遥控玩具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两个前车轮、两个后车轮、驱动机构、遥控电路及转向机构,遥控电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两个后车轮,两个前车轮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车架前半段的两侧,并且两个前车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单向离合器,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单向离合器。前车轮轮胎和后车轮轮胎表面均平整光滑并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轮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遥控玩具车前进的时候为四轮驱动,能提供足够的动能,后退的时候变为后轮驱动,使前轮能保持抓地力,以便转向机构带动前轮转过适当的角度,实现漂移过弯;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让遥控玩具车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地面。
文档编号A63H17/26GK101428181SQ20081021973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
发明者蔡少扬 申请人:广东飞轮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