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28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躺坐休息与运动锻练功 能的健身椅。
背景技术
参阅图l,现有的一个躺椅ll,主要是供人体躺靠休息用,并具有一椅座 111,分别枢接于该椅座lll前、后二相反侧以相对该椅座lll枢摆并定位于预
定角度的一椅背112及一腿靠113。借由调整该椅背112与该腿靠113相对该椅座 lll的角度,可形成不同的躺靠角度,让该使用者背部、臀部与腿部获得良好 的支撑,以提供较舒适的躺靠功能。
参阅图2,现有的一台室内健身脚踏车12,是适于供使用者锻练其下半身 及腿部的肌肉,并具有前后相间隔的二基座121、 一撑置于所述基座121间的驱 动盒122、 一个穿设于该驱动盒122并具有左右相间隔的二踏板124的踏板组合 体123、呈前后相间隔地自该驱动盒122向上延伸的一把手125、 一座管126,及 一安装于该座管126上的座垫127。使用时,使用者是坐在该坐垫127上,双手 摆靠或扶在该把手125上,并借由双脚持续地踩踏所述踏板124以带动该踏板组 合体123转动,进而达到训练腿部肌肉与运动健身的功能。
虽然该躺椅11与该健身脚踏车12分别提供休息与运动健身的功能,但实际 上仍存有下列缺失
一般会在居家的起居室或客厅中安置该躺椅ll以提供使用者躺坐与休息 的休憩功能,若要在室内进行运动健身,则要另外设置运动器材,例如,借由 设置该健身脚踏车12提供在室内骑脚踏车以训练腿部肌肉群与达到运动健身 的效果,但分别设置该躺椅11与该健身脚踏车12需占用较多的室内空间,且该 健身脚踏车12与该躺椅11分开设置,依一般人好逸恶劳的习性,会导致躺坐在 该躺座11休息的时间远长于使用该健身脚踏车12的时间,使该健身脚踏车12被 使用的机率大为减少,不易达成持续运动健身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提供休息与运动健身功 能,以减少安装空间,并方便随时使用以利于培养持续运动健身习惯的健身椅。 于是,本实用新型健身椅包含一个躺椅单元,及一个枢设于该躺椅单元,以相对该躺椅单元枢摆并定位至不同位置的脚踏车单元。
该躺椅单元包括一个支撑脚架、 一个设置在该支撑脚架上的椅座、分别枢 接于该椅座后、前二相反侧部,以相对该椅座枢摆到预定角度定位的一个椅背 及二个相间隔的腿靠,该椅座具有二个相间隔的前座部,及一个连接所述前座 部的后座部,所述前座部与该后座部并相配合界定出一安装槽,所述腿靠是分 别与该椅座的所述前座部相枢接,并相配合界定出一与该安装槽相对齐且相连 通的通道。
该脚踏车单元包括一个沿一条轴线枢接于该椅座的所述前座部间,并能通 过该安装槽与该通道相对该椅座摆动到预定角度停驻定位的驱动盒,及一个沿 一条平行该轴线的转轴穿设枢接于该驱动盒的踏板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相对该躺椅单元的椅座调整该椅背与所 述腿靠的角度,以形成不同的躺靠角度与姿势,能提供舒适的躺靠功能,并能 配合将该脚踏车单元的驱动盒相对该椅座摆动至不同的使用位置,供躺座于该 躺椅单元上的使用者随时进行脚踏车健身运动,不但有效节省安装空间,且便 于使用者随时以该脚踏车单元进行运动,而有助提升运动机会及培养持续运动 的习惯。


图l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说明现有的一个健身椅; 图2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说明现有的一台健身脚踏车;
图3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健身椅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升举单元对应一个 脚踏车单元设置的情形;
图5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升举单元连动该脚踏车
单元枢摆到一预定位置的情形;
图6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健身椅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7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升举单元为不同设
计型式的情形;
图8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升举单元的一个卡制钩 相对一个定位片摆动到一脱离位置的情形;
图9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升举单元的该卡制钩相
对该定位片摆动到一定位位置的情形;
图10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健身椅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设 置有一个臂力训练单元的情形;
图ll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臂力训练单元被使用的情形;
图12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臂力训练单元的一个负载组合体呈不同设 计型式的情形;
图13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使用该臂力训练单元时,该负载组合体的作 动情形;
图14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健身椅的一个第四较佳实施例设 置有一个位移调整机构的情形;
图15是一个侧视示意图,说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个脚踏车单元受该位 移调整机构连动向前位移一预定距离的情形;及
图16是一个局部的正面剖视图,说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位移调整机构的 一个U型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健身椅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以前,要注意的是,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 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此外,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如"前"、"后"、"左"、 "右"、"顶"、"底"是以乘坐者的使用方向为基准。
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健身椅2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 一个躺椅单元3, 一个枢设于该躺椅单元3,以相对该躺椅单元3枢摆并定位至 不同位置的脚踏车单元4,及一个用以调整并定位该脚踏车单元4的位置的升举 单元5。
该躺椅单元3包括一个支撑脚架31、 一个设置在该支撑脚架31上的椅座32、 分别枢接于该椅座32后、前二相反侧部,以相对该椅座32枢摆到预定角度定位 的一个椅背33及二个相间隔的腿靠34,该椅座32具有二个相间隔的前座部321, 及一个连接所述前座部321的后座部322,所述前座部321与该后座部322并相配 合界定出一安装槽323,所述腿靠34是分别与该椅座32的所述前座部321相枢 接,并相配合界定出一与该安装槽323相对齐且相连通的通道341。其中,相对 该椅座32调整并定位该椅背33及所述腿靠34的枢摆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 详述。
该脚踏车单元4包括一个沿一条轴线I枢接于该椅座32的所述前座部321 间,并能通过该安装槽323与该通道341相对该椅座32摆动到预定角度停驻定位 的驱动盒41、 一个沿一条平行该轴线I的转轴II穿设枢接于该驱动盒41的踏板 组合体42,及一个与该踏板组合体42相间隔地设置于该驱动盒41,用以调整该 踏板组合体42的转动阻力的磁阻调整钮43。其中,该踏板组合体42具有一个穿设于该驱动盒41的曲柄元件421,及二个分别设置于该曲柄元件421二相反端而 位于该驱动盒41二相反侧的踏板422,该曲柄元件421是与一个设置于该驱动盒 41内的飞轮(图未示)相连动,并能透过一个磁阻元件(图未示)磁控以对该飞轮 施加预定的阻力,因此,要转动该踏板组合体42,须提供预定的踩踏脚力,借 此,能达到提升肌力的运动效果,此外,透过转动该磁阻调整钮43还能够改变 该磁阻元件的磁阻力大小,以因应使用者的状况提供不同等级的肌力训练与运 动量。该踏板组合体42与该飞轮的连动关系,及该磁阻元件的作用原理为现有 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升举单元5为电动升举型式,且是设置在该脚 踏车单元4的驱动盒41与一地面10间,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地面10的底座50、 一 个枢接于该底座50的压缸座51、 一个螺接于该压缸座51,并自该压缸座51向上 延伸而枢接在该脚踏车单元4的驱动盒41底部的螺杆52,及一个驱动该螺杆52 相对该压缸座51分别向上旋出与向下旋入,用以连动及推抵该驱动盒41相对该 椅座32枢摆的马达53。借由驱动该马达53正向或逆向转动,就能使该螺杆52向 上或向下位移,进而连动该驱动盒41相对该椅座32枢摆到不同的使用位置,当 该脚踏车单元4不使用时,则可将该驱动盒41枢摆到位于所述腿靠34的下方收 置,如此该健身椅2就能够只提供躺靠休息的功能,且不致干扰使用者脚部的 活动空间。当该脚踏车单元4向下枢摆时,该踏板组合体42的所述踏板422是能 相对该曲柄元件421扳动至与该曲柄元件421相靠合的状态,以减少张开幅度, 进而使该脚踏车单元4能顺利通过该通道341与该安装槽323向下枢摆。
参阅图6、图7与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其升举单元6的设置位置与作动原理,该升举单 元6是采手动升举型式,且是设置于该躺椅单元3与该脚踏车单元4的驱动盒41 间。
其中,该椅座32的安装槽323实质上是由相间隔且分别形成于所述前座部 321上的一个第一内侧面324、 一个第二内侧面325,及一个形成于该后座部322 且与该第一、第二内侧面324、 325相连接的第三内侧面326所配合界定形成。 该升举单元6则包括一个对应该脚踏车单元4的驱动盒41设置在该第一内侧面 324的定位片61、 一个对应该定位片61周缘枢设于该驱动盒41的卡接单元62, 该定位片61具有多数个围绕该轴线I相间隔地形成于其周缘的齿槽611,及该卡 接单元62具有一个自该驱动盒42向外延伸的延伸块621、 一个对应所述齿槽611 枢设在该延伸块621上,并具有反向的一个卡接端623及一个枢接端624的卡制 钩622、 一个与该卡制钩622相间隔并枢设于该驱动盒41的调整把手625,及一 个连接于该卡制钩622的枢接端624与该调整把手625间的引线626,该调整把手 625是相对该驱动盒41分别被扳动到一个第一位置与一个第二位置,以拉动该引线626进而连动该卡制钩622分别摆动到一个与所述齿槽611相脱离的松脱位 置,及一个与其中一个齿槽611相卡接的定位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该升举单元6的卡制单元62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延伸块621 与该卡制钩622间的弹性元件(图未示),且该弹性元件为一个扭力弹簧,并具 有一个固定于该延伸块621的第一端,及一个连接至该卡制钩622的第二端。当 将该调整把手625向外扳动到该第一位置时,会拉动该引线626并连动该卡制钩 622枢摆而使该卡接端623脱离所述齿槽611,及使该弹性元件受扭转变形,此 时,该脚踏车单元4是呈能够相对该椅座32自由枢摆以调整其位置的状态(见图 8),当将该脚踏车单元4调整到预定位置后,例如,将该脚踏车单元4从如图 8所示的位置,升举到如图9所示的位置时,可将该调整把手625向内扳动到 该第二位置,则会放松该引线626,并解除对该弹性元件的作用力,则该弹性 元件的弹性回复力会自动迫使该卡制钩622靠向该定位片61摆动,并使该卡接 端623与该定位片61的其中一齿槽611相卡接,达到使该脚踏车单元4定位的功 能。
参阅图l 0与图1 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三较佳 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还包含二个呈左右相间隔地安装 在该躺椅单元3上的臂力训练单元7。
每一个臂力训练单元7各包括相间隔设置的一个固定在该椅座32底部的负 载组合体71、 一个适于供使用者的手部握持且设置在该椅背33—正面上方的握 把72、 一条连接在该负载组合体71与该握把72间的牵引线73、 二个相间隔设置 且位于该握把72与该负载组合体71间,用以供该牵引线73围绕定位的转轮74, 及一个供所述转轮74枢接以固定在该椅背33上的固定片75。
其中,在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负载组合体71是设计为一能够承载预定 配重的滑轮组型式,该牵引线73是延伸至绕设于该滑轮组,并固定至该椅座32 底部的一个定位点327,该负载组合体71具有一个枢接在该椅座32底部且是位 于该定位点327与该椅背33间的第一滑轮71K —个位于该第一滑轮711与该定 位点327间,并挂设在该牵引线73上,以受该握把72连动而相对该第一滑轮711 上下滑动的第二滑轮712,及一个挂置于该第二滑轮712的配重块713。该配重 块713并能依使用者需求调整为不同重量,例如,改挂重量较轻的配重块713, 或加挂多个配重块713以增加负重,借此,可配合进行不同程度的重量训练。
但是不应该以此限制该负载组合体71的型式,参阅图l 2与图1 3,该负 载组合体71也可以为一个具有预定拉伸弹力的弹簧,同样能够借由更换不同拉 伸强度的弹簧,提供不同程度的重量训练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臂力训练单元7也能搭配如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所示的 升举单元6设置在该躺椅单元3上。除了能够以该躺椅单元3提供躺靠休息的功能外,同样能够透过该升举单元6将该脚踏车单元4调整到预定的位置进行脚踏 运动模式,并配合所述臂力训练单元7分别提供训练脚力与臂力的功能。
此外,该脚踏车单元4除了能够以脚踏模式进行运动健身外,也能被升举
到较高位置,并以手部转动所述踏板422以进行以手臂运动模式,而能额外提 供不同的使用功能。
参阅图14、图l 5与图1 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四较佳实施例,该 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还包含一个与该升举单 元5相配合,且设置于该躺椅单元3的支撑脚架31与该脚踏车单元4的驱动盒41 间的位移调整机构8。
该位移调整机构8是用以驱动该脚踏车单元4沿该椅座32的安装槽323前后 位移,包括一个对应该安装槽323设置于该躺椅单元3的椅座32底面的轨槽座 81、 一个沿该轨槽座81在该椅座32的所述前座部321间前后滑移,并能用以让 该脚踏车单元4的驱动盒41枢接的U型滑座82,及一个设置在该支撑脚架31,并 与该U型滑座82相枢接以驱动该滑座82前后位移的传动单元83。其中,该脚踏 车单元4的驱动盒41是沿该轴线I枢接在该U型滑座82。
较佳地,该轨槽座81具有一个底壁811,及一个平行该安装槽323贯穿该底 壁811的条状通道812,且该位移调整机构8还包括一个自该U型滑座82的一底面 穿过该条状通道812凸伸出该轨槽座81,用以与该传动单元83相枢接的枢接块 84。该传动单元83则具有一个水平设置在该支撑脚架31的基座831、 一个设置 于该基座831的压缸座832、 一个螺接于该压缸座832,并自该压缸座832朝该枢 接块84延伸以枢接至该枢接块84的螺杆833,及一个驱动该螺杆833相对该压缸 座832分别向前旋出与向后旋入,用以连动该U型滑座82沿该轨槽座81前后位移 的马达85。
使用时,同样可如同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利用该升举单元5推 举及连动该脚踏车单元4的驱动盒41相对该椅座32枢摆到不同的使用位置,当 该脚踏车单元4不使用时,也可以利用该升举单元5将该驱动盒41枢摆到位于所 述腿靠34的下方收置,以免干扰使用者脚部活动空间,并使该健身椅2能提供 方便躺靠休息的功能。
进一步地,该脚踏车单元4还能借由该位移调整机构8连动该脚踏车单元4 先沿该安装槽323前后位移到一预定位置,再利用该升举单元5枢摆到预定的使 用位置,因此,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健身椅2能透过该位移调整机构8在一水平 方向上位移调整该脚踏车单元4,使该脚踏车单元4能调整到较符合该使用者体 型的使用位置,借此,使该健身椅2具有能因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调整的弹性 功能。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健身椅2能够获致下述的功效及优点,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 借由将该脚踏车单元4枢设在该躺椅单元3上,使该健身椅2兼具休息 与运动健身功能,让使用者能依喜好与需求进行休息或随时运动健身,例如,
当将该健身椅2摆放在客厅时,除了可调整该躺椅单元3的椅背33与腿靠34角度 而能以较舒适的躺靠姿势休息或观赏视听节目外,还能随时利用空档时间将该 脚踏车单元4调整至适当位置,进行脚部的踩踏运动,或以所述臂力训练单元7 进行手部肌力的锻炼,透过方便且灵活运用的方式增加运动的时间,同时能兼 顾休息的需求,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依使用需求方便地变换为休憩与运动功 能的特性。
二、 相较于分别设置供躺靠休息的躺椅与运动健身的室内健身器材,本实 用新型将休息与运动功能整合在一起,不但有方便变换使用的效果,且能有效 縮减整体安装体积,而能增加空间的使用效率。
三、 借由设置该位移调整机构8,使该脚踏车单元4除了能透过该升举单元 5相对该椅座32枢摆外,还能相对该椅座32前后位移,以因应不同使用者的体 型调整至让使用者方便使用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调整而适于供不同 体型使用者使用的特性与优点。
权利要求1. 一种健身椅,包含一个躺椅单元,及一个枢设于该躺椅单元,以相对该躺椅单元枢摆并定位至不同位置的脚踏车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躺椅单元包括一个支撑脚架、一个设置在该支撑脚架上的椅座、分别枢接于该椅座后、前二相反侧部,以相对该椅座枢摆到预定角度定位的一个椅背及二个相间隔的腿靠,该椅座具有二个相间隔的前座部,及一个连接所述前座部的后座部,所述前座部与该后座部并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安装槽,所述腿靠是分别与该椅座的所述前座部相枢接,并相配合界定出一与该安装槽相对齐且相连通的通道;该脚踏车单元包括一个沿一条轴线枢接于该椅座的所述前座部间,并能通过该安装槽与该通道相对该椅座摆动到预定角度停驻定位的驱动盒,及一个沿一条平行该轴线的转轴穿设枢接于该驱动盒的踏板组合体。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脚踏车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踏板组合体相间隔地设置于该驱动盒, 用以调整该踏板组合体的转动阻力的磁阻调整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健身椅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脚踏车单元的驱动盒与一地面间的升举 单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升举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地面的底座、 一个枢接于该底座的压缸座、 一个螺接于该压缸座,并自该压缸座向上延伸而枢接在该脚踏车单元 的驱动盒底部的螺杆,及一个驱动该螺杆相对该压缸座分别向上旋出与向 下旋入,用以连动及推抵该驱动盒相对该椅座枢摆的马达。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健身椅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躺椅单元的支撑脚架与该脚踏车单元的 驱动盒间,用以驱动该脚踏车单元沿该椅座的安装槽前后位移的位移调整 机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位移调整机构包括一个对应该安装槽设置于该躺椅单元的椅座底面 的轨槽座、 一个沿该轨槽座在该椅座的所述前座部间前后滑移,并供该脚踏车单元的驱动盒枢接的u型滑座,及一个设置在该支撑脚架,并与该u型滑座相枢接以驱动该滑座前后位移的传动单元,且该脚踏车单元的驱动盒是沿该轴线枢接在该u型滑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轨槽座具有一个底壁,及一个平行该安装槽贯穿该底壁的条状通道, 该位移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自该U型滑座的一底面穿过该条状通道凸伸出 该轨槽座,用以与该传动单元相枢接的枢接块。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单元具有一个水平设置在该支撑脚架的基座、 一个设置于该基座 的压缸座、 一个螺接于该压缸座,并自该压缸座朝该枢接块延伸以枢接在 该枢接块的螺杆,及一个驱动该螺杆相对该压缸座分别向前旋出与向后旋入,用以连动该u型滑座沿该轨槽座前后位移的马达。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健身椅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躺椅单元的椅座与该脚踏车单元的驱动 盒间的升举单元。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椅座的安装槽实质上是由相间隔且分别形成于所述前座部的一个第 一内侧面、 一个第二内侧面,及一个形成于该后座部并与该第一、第二内 侧面相连接的第三内侧面所配合界定形成,该升举单元包括一个对应该脚 踏车单元的驱动盒设置在该第一内侧面的定位片、 一个对应该定位片周缘枢设于该驱动盒的卡接单元,该定位片具有多数个围绕该轴线相间隔地形 成于其周缘的齿槽,及该卡接单元具有一个自该驱动盒向外延伸的延伸块、一个对应所述齿槽枢设在该延伸块上并具有反向的一个卡接端及一个枢接 端的卡制钩、 一个与该卡制钩相间隔并枢设于该驱动盒的调整把手,及一 个连接于该卡制钩的枢接端与该调整把手间的引线,且该调整把手是相对 该驱动盒分别被扳动到一个第一位置与一个第二位置,以连动该卡制钩分 别摆动到一个与所述齿槽相脱离的松脱位置,及一个与其中一个齿槽相卡 接的定位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健身椅还包含二个呈左右相间隔地安装在该躺椅单元上的臂力训练 单元。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臂力训练单元各包括相间隔设置的一个固定在该椅座底部的负 载组合体、 一个适于供使用者的手部握持且设置在该椅背一正面上方的握 把、 一个连接在该负载组合体与该握把间的牵引线、二个相间隔设置且位 于该握把与该负载组合体间,用以供该牵引线围绕定位的转轮,及一个供 所述转轮枢接并固定在该椅背上的固定片。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负载组合体为一个具有预定拉伸弹力的弹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健身椅,其特征在于该负载组合体为一个承载预定配重的滑轮组,该牵引线是延伸至绕设于 该滑轮组并固定至该椅座底部的一个定位点,该负载组合体具有一个枢接 在该椅座底部且是位于该定位点与该椅背间的第一滑轮、 一个位于该第一 滑轮与该定位点间,并挂设在该牵引线上,用以受该握把连动而相对该第 一滑轮上下滑动的第二滑轮,及一个挂置于该第二滑轮的配重块。
专利摘要一种健身椅,包含一躺椅单元,及一枢设于该躺椅单元,以相对该躺椅单元枢摆并定位至不同位置的脚踏车单元。该躺椅单元包括一个支撑脚架、一个设置在该支撑脚架上的椅座、分别枢接于该椅座后、前二相反侧部,以相对该椅座枢摆到预定角度定位的一个椅背及二个相间隔的腿靠。该脚踏车单元包括一枢接于该椅座,并能相对该椅座摆动到预定角度停驻定位的驱动盒,及一穿设于该驱动盒的踏板组合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借由调整该躺椅单元的躺靠角度提供舒适的躺靠功能,并能以该脚踏车单元随时进行健身运动,不但节省安装空间且有助增加运动机会。
文档编号A63B22/08GK201244316SQ20082013075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9日
发明者廖明镇 申请人:六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