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手提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42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用手提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提钩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用手提钩。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购物时一般都是将物品放在塑料袋内,直接用手指钩起 塑料袋,将货物带走。在塑料袋中货物较重时,容易造成手指血液不通,疼痛 不适,甚至会勒坏手指。现有技术设计有手提钩,其结构一般包括一体结构的 手柄和挂钩,由于手柄和挂钩无法转动,使用不方便,在使用中非常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手提钩,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
手柄与挂钩间采用链环连接,使得挂钩可以相对手柄转动,不仅能够挂提物品,
还能将挂钩挂在公交车的手扶横杆上,用以帮助使用者在公交车上站立稳定,
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用手提钩, 包括手柄,手柄中部外壁上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安装链环,链环一端安装 挂钩,手柄外部设置软垫层。
所述手柄中间为通腔,通腔两端分别安装外伸杆,软垫层上开设第一通槽, 沿手柄长度方向上开设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位置相对应,外伸杆上 安装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伸出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一端安装固定螺母。
所述链环的长度是Hl,长度Hl为4cm-6c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手柄与挂钩间采用链环连接,挂钩能够自由转动, 挂提物品更加方便,不易损坏;手柄外设置有软垫层,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更加舒适,不会对手部造成损伤;手柄内设置外伸杆,在对较重物品提挂时, 可使两个人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搬运较重物品;结构简洁合理,不易 损坏,使用寿命久;制造成本低等;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体结构有手柄1,所述手柄1中部外 壁上安装连接杆3,连接杆3—端安装链环4,链环4由多节环扣组成,在链环 4一端安装挂钩5,挂钩5可自由转动。所述手柄1外部设置软垫层2,软垫层 2将手柄1包裹其中,软垫层2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舒适。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体结构有手柄1,所述手柄1中部外 壁上安装连接杆3,连接杆3—端安装链环4,在链环4一端安装挂钩5。所述 手柄1外部设置软垫层2。所述手柄1中间为通腔12,通腔12两端分别安装外 伸杆9,外伸杆9有两根,分别位于手柄1两端。在软垫层2上开设第一通槽6, 沿手柄1长度方向上开设第二通槽7,第一通槽6和第二通槽7位置相对应。所 述外伸杆9上安装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10穿过第一通槽6和第二通槽7,固 定螺栓10伸出第一通槽6和第二通槽7的一端安装固定螺母8。本实施例使用, 正常状态下,外伸杆9均收于通腔12内;需使用时,松开固定螺母8,推动固定螺栓10使外伸杆9分别伸出手柄1,然后上紧固定螺母8,从而增加了手柄1 长度,使两个人可以同时使用,有利于搬运较重物品;使用结束后,松开固定 螺母8,推动外伸杆9,将外伸杆9收回到通腔12,不影响正常使用。固定螺母 9使用中无需使劲上紧,因此采用手动上紧即可。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链环4的长度是H1,长度Hl为4cm-6cm,在该长度 下,本实用新型使用最为方便;长度Hl小于4cm,搬运物品时容易碰伤使用者 手部;长度H2大于6cm,则链环4过长,不容易将搬运物品提起。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手提钩,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手柄(1)中部外壁上安装连接杆(3),连接杆(3)一端安装链环(4),链环(4)一端安装挂钩(5),手柄(1)外部设置软垫层(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手柄(1)中间 为通腔(12),通腔(12)两端分别安装外拉杆(9),软垫层(2)上开设第一 通槽(6),沿手柄(1)长度方向上开设第二通槽(7),第一通槽(6)和第二 通槽(7)位置相对应,外拉杆(9)上安装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10)伸 出第一通槽(6)和第二通槽(7)的一端安装固定螺母(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用手提钩,其特征在于链环(4) 的长度是HI ,长度HI为4cm-6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用手提钩,包括手柄,手柄中部外壁上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安装链环,链环一端安装挂钩,手柄外部设置软垫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手柄与挂钩间采用链环连接,挂钩能够自由转动,挂提物品更加方便,不易损坏;手柄外设置有软垫层,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舒适,不会对手部造成损伤;手柄内设置外伸杆,在对较重物品提挂时,可使两个人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搬运较重物品;结构简洁合理,不易损坏,使用寿命久;制造成本低等。
文档编号A45F5/10GK201393672SQ20092002176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4日
发明者何庆吉 申请人:何庆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