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89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羽毛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毛球,特别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羽毛球。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运动,深受广大爱好者的青睐。家庭中常用的羽毛
球,一般多为室外用球。此种球的底托是用红色橡胶所做的,所以,打起来比较省力,弹力
好,使不了多大劲即能打出很远。另一种是全塑羽毛球,每个球为一个整体,其制造工艺很
简单,不必编线捆绑,也不会发生掉毛问题,成本也比较低,但这两种球比较难以控制,不适
用于比赛。比赛用球则为白头羽毛球,也叫室内羽毛球,其底托的用料,内为软木,外包白色
羊皮,选料、制作都比较严格,但制做成本高,需要用到大量粘合剂,且羽毛一有损害,就会
影响整个羽毛球的使用寿命,规格单一,用完后也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羽毛球的羽毛一有损害,就会影响整个羽毛球的使用寿命; (2)成本较高,要使用比较多的胶水或粘合剂; (3)羽毛球头的大量消耗,造成没必要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可 以循环利用的羽毛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羽毛球,包括 球头装置和羽裙。所述球头装置由上部件、下部件以及连接固定物组成。所述连
接固定物将上部件、下部件连接固定组装成球头装置; 所述的羽裙通过固定连接物与球头装置组装成羽毛球; 所述下部件包括空腔和细孔;所述空腔位于下部件的内部,其深度与羽裙植入球 头装置的深度相对应,其大小可以容纳羽裙与上部件同时植入;所述细孔位于下部件,其位 置高于空腔底部; 所述细孔包括通孔或盲孔; 所述羽裙由毛片、上道线圈、下道线圈以及底道线圈和/或根部通孔组成; 所述连接固定物的直径和长度与细孔的直径和深度相匹配; 所述上部件中通孔的位置与下部件中细孔相对应; 所述根部通孔的位置与细孔相对应;所述羽裙底道线圈与细孔的位置相对应,略 低于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采用可循环利用羽毛球头的构思,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降低羽毛球制造成 本; (2)采用一个球头配多种不同的羽裙的方法,减少羽毛球的球头对粘合剂的需求,打破传统一个羽毛球只用一个羽裙的局限; (3)安装简易,易于实际运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细孔为通孔时的球头装置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细孔为盲孔时的球头装置组装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参见图l,一种羽毛球,包括 球头装置1和羽裙2。所述球头装置1由上部件13、下部件11以及连接固定物12 组成。使用时,连接固定物12将上部件13、下部件11和羽裙2连接固定并组装成羽毛球; 所述下部件包括空腔112和细孔111 ;所述空腔位于下部件11的内部,其深度与 羽裙2植入球头装置1的深度相匹配,其大小可以容纳羽裙2与上部件13同时植入; 所述上部件13中通孔131的位置与下部件11中细孔111相对应; 所述细孔111为通孔均匀的分布于下部件11中,其位置高于空腔112底部; 所述连接固定物12的直径和长度与细孔111的直径和深度相对应; 请参见图2,一种羽毛球,包括 球头装置1和羽裙2。球头装置1与羽裙2组装成羽毛球,羽裙2做了相应的改进 以使连接固定物12更好地固定羽裙2 ; 所述羽裙2由毛片、上道线圈21、下道线圈22以及底道线圈23和/或根部通孔 24组成; 所述根部通孔24的直径与连接固定物12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羽裙底道线圈23与细孔111的位置相对应,略低于细孔111。 所述根部通孔24设置于羽毛毛片的根部,其位置与细孔111相对应; 请参见图3和图4,一种羽毛球中细孔111与连接固定物12的对应关系,包括 1、所述细孔111为通孔,均匀的分布于下部件11中,其位置高于空腔112底部,通
孔在下部件ll内部不相交; 2、所述细孔111为盲孔,均匀的分布于下部件11中,其位置高于空腔112底部,盲 孔在下部件ll内部不相交;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 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一种羽毛球,包括球头装置(1)、羽裙(2),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装置(1)由上部件(13)、下部件(11)以及连接固定物(12)组成。所述连接固定物(12)将上部件(13)、下部件(11)连接固定组装成球头装置(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裙(2)通过固定连接物(12) 与球头装置(1)组装成羽毛球。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件(11)包括空腔(112) 和细孔(111);所述空腔(112)位于下部件(11)的内部,其深度与羽裙(2)植入球头装置 (1)的深度相匹配,其大小可以容纳羽裙(2)与上部件(13)同时植入;所述细孔(111)位 于下部件(ll),其位置高于空腔(112)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111)为通孔或盲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羽裙由毛片、上道线圈(21)、下道 线圈(22)以及底道线圈(23)和/或根部通孔(24)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物(12)的直径和长度与 细孔(111)的直径和深度相匹配。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件(13)中通孔(131)的位置 与下部件(11)中细孔(111)相对应。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通孔(24)的位置与细孔 (111)相对应;所述羽裙底道线圈(23)与细孔(111)的位置相对应,略低于细孔(1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毛球,由球头装置和羽裙组成。所述球头装置由上部件、下部件以及连接固定物组成。使用时,连接固定物将上部件、下部件和羽裙连接固定并组装成羽毛球;采用可循环利用羽毛球头的构思,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降低羽毛球制造成本;采用一个球头配多种不同的羽裙的方法,减少羽毛球的球头对粘合剂的需求,打破传统一个羽毛球只用一个羽裙的局限;同时,本实用新型组装简易,易于实用。
文档编号A63B67/18GK201543195SQ20092005999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8日
发明者曾昭兴 申请人:曾昭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